山海寻味,产业富民。
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速,农产品消费促进工作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日前,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多措并举扩大农产品消费,带动农民增收”。
在此背景下,青岛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青岛农品”为载体,推动农产品从“产得好”向“卖得好”“品牌响”“消费旺”转型升级,青岛农产品消费已成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
近日,“山海寻味 丰物惠民——2025青岛品牌农业媒体行”走进崂山区,实地探访二月二生态农场、麻辣天下、尊圃茶园、王哥庄大馒头产业园,解码青岛在农产品消费促进中的创新路径与生动实践。
![]()
农文旅融合:让“体验”变“流量”
深秋的崂山,山海相映,层林尽染。
二月二生态农场内,孩子们在田间采摘蔬菜,家长在体验区制作馒头,一旁的展销区摆满了包装精美的农特产品。这个占地百亩的农场,不仅是国家3A级景区,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农耕课堂”。
“我们打造的是‘亲子采摘+农事体验+农品即时购’的沉浸式消费场景。”农场负责人表示,通过游玩带动消费,实现了“农田即卖场、体验即销售”。农场还与社区、学校建立稳定团购合作,将临时客流转化为长期客户,构建起“从地头到餐桌”的快速通道。
![]()
![]()
从一片荒芜之地,到全年营收近2000万元,集民俗文化、研学教育、生态农业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标杆,二月二生态农场在农文旅融合中,找到了“文旅+教育”“文化+生态”的清晰路径,带动了王哥庄大馒头、本地茶品等农副产品销售,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不远处的尊圃茶园,则把“茶文化”做成了文旅融合的亮眼名片。
作为上合组织秘书处指定用茶和多个国际峰会指定用茶,尊圃茶园不仅拥有标准化制茶流程,更打造了集品茗、餐饮、打卡、展销于一体的茶文旅综合体。茶园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茶文化体验提升品牌价值,从源头保障茶农销路,带动茶农增收。”
![]()
![]()
这种“以旅促农、以文兴产”的模式,正是崂山区对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
通过场景再造、业态融合,大馒头、崂山茶等农产品不再是孤立的商品,而是承载地域文化与消费体验的载体,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了消费者的体验感和认同感,更有效激发了城乡消费潜力。
![]()
![]()
特色产品带动:从“特产”到“产业”
在麻辣天下(青岛港东海田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将本地小海鲜加工成麻辣风味零食。这家现代化物联工厂,年产值超亿元,产品远销日、美、澳等国。
“我们用的是本地海鲜,做的是全球市场。”企业负责人说。通过引进全自动生产线、建立WMS物流体系,公司不仅盘活了闲置厂房,还带动了当地就业与海产养殖链延伸,成为乡村振兴的“产业引擎”。
![]()
![]()
同样以“小产品”撬动“大产业”的,还有王哥庄大馒头产业园。
走进王哥庄大馒头产业园,阵阵麦香扑鼻而来,过去受限于作坊式生产,大馒头难以承接大订单。如今,产业园建成自动化生产线,每小时可生产6000至10000个馒头,不仅解决了产能瓶颈,更成为了当地居民致富的密码。
目前,王哥庄街道已集聚相关企业及业户170余家,年产量达3000万斤,直接就业人员近千人,带动相关产业就业人员5000余人。2024年,王哥庄大馒头年产值达约1.5亿元,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提升至1.6亿元,成为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促进富民增收的“金饽饽”。
![]()
![]()
从单价几块钱到产值上亿元,数字背后,是王哥庄大馒头产业规模与价值的双重提升。这一转变,正是《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中“推动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由产品向品牌转变”的生动体现。
“我们不仅要卖馒头,更要打造‘馒头+’生态。”产业园负责人表示,通过整合茶、渔、民宿、婚庆等资源,大馒头正成为推动“农文旅体商”融合的重要支点。
王哥庄大馒头文化节、王哥庄大馒头产业推介会、王哥庄花样馒头大赛……以节庆为媒,王哥庄街道正精心涵养一个丰富多元的“馒头+”产业生态,“王哥庄大馒头”已然成为区域公共品牌,实现了从“田间小麦”到“餐桌美食”的价值跃升。
![]()
![]()
政策引领、场景创新,讲好“青岛农品”故事
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农产品消费作为连接城乡、畅通内需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日益凸显。
从一颗麦子到一个馒头,从一片茶叶到一个茶园,从一块农田到一个景区,崂山区的一个个鲜活案例证明:农产品不仅是餐桌上的食物,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山海之间,藏着青岛农品的品质密码,也蕴藏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
![]()
在此过程中,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协同发力。崂山区农业农村局推动“订单农业+社区团购+景区直供”多渠道联动,不仅拓展了销售半径,更实现了从“产什么卖什么”到“要什么产什么”的转变。
此番2025青岛品牌农业媒体行,以“山海寻味 丰物惠民”为主题,见证了崂山区依托山海资源与民俗底蕴,以“小农场”“茶文化”激活“大消费”,以“小馒头”“小海鲜”撬动“大产业”的生动实践,亦展现了青岛在推动农产品消费、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
这样的实践,也是青岛贯彻落实国家促消费政策、推动乡村振兴的缩影。正如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所说,“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卖产品,更是传递一种生活方式和乡土情怀。”
面向未来,越来越多的“青岛农品”,将继续讲好乡村振兴的“青岛故事”,为全国农产品消费促进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样本”,并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以品质赢得信任。
山海之间,丰物惠民。一场以“品味”带动“品牌”、以“消费”激活“产业”的变革,正在青岛的田野乡间悄然发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