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20日《弥勒新闻》视频,时长13分21秒
新闻视频内容提示
1.弥勒:山水小城书写“旅居”新答卷 2.“新艺中国”服务团“非遗中国行”走进弥勒 3.弥勒:消防宣传进校园 安全守护伴成长 4.太平湖森林公园:枫红松翠织就冬日浪漫画卷
▽以下是正文
弥勒这里“致富果”丰收!成本低,不愁卖!要卖1千万
近年来,东风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葫芦特色产业,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构建了“立体种植为主、专业种植为辅”的发展格局,让小小葫芦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果”。
近日,东风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的1700亩葫芦迎来丰收季。预计年产值1000万余元。
弥勒市东风农场1700亩葫芦喜迎丰收
走进小平地社区的葫芦种植基地里,郁郁葱葱的藤蔓间缀满形态各异的葫芦,工人们正娴熟地采摘、分拣、装运,欢声笑语与忙碌的身影交织成一幅生动的“丰”景画卷。
![]()
![]()
![]()
在葫芦加工基地,工人们正在对采摘下来的葫芦进行削皮、晾晒等初加工处理。
![]()
![]()


对葫芦进行烘干、分类、存储。↓↓
![]()
![]()
![]()
【小平地社区第三居民小组种植户 李存林】:我今年种了60亩葫芦,预计产量13万个,每亩收入可达1万元,我今年收购了40万个葫芦,预计年产值200万元,我们的葫芦不愁卖,人工成本少,省工省时,种植葫芦还是不错的。
![]()
葫芦的“吸金力”源于其独特优势,生长快、易打理、成本低且销路稳定,是名副其实的“短平快”致富项目。
葫芦产业发展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更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
【火木龙村委会桥头村工人 刘翠】:我来东风这里帮老板加工葫芦,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半结束,为的就是方便接送孩子,一天工资140元,非常划算,在这里干活非常开心。
![]()
精准对接市场,让好葫芦卖出好价钱
据了解,葫芦按照品质优劣和大小规格,主要分为酒葫芦、葫芦丝原料、工艺品原料三个核心品类,不同品类精准对接不同市场需求,销往全国各地。
![]()
![]()
收购价11元左右的酒葫芦销往江浙一带;8元左右的葫芦丝供应云南、四川等地;2元左右的工艺品则深耕省内市场,实现了“好葫芦卖好价”的精准匹配。
![]()
![]()
![]()
除了传统的销售方式之外,种植户还请主播到葫芦基地里开启了直播带货,线上线下齐发力,不仅拓宽了销路,更提高了收入。
![]()
小葫芦大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东风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始终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种植传统,2004年开始引进八宝葫芦种植,在20余年发展带动下,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和“立体种植为主、专业种植为辅”的发展格局。
![]()
![]()
如今,东风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的葫芦种植面积已达1700余亩,其中专业种植200余亩,立体套种1500余亩,预计年产值1000万余元。
![]()
![]()
据了解,专业种植每亩产葫芦3000~4000个,套种每亩产葫芦2000~3000个,亩均产值6000-8000元,单个葫芦均价维持在2~3元的稳定水平。
![]()
【东风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乐青灵】: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培育优质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引导群众扩大种植规模,提升产品品质,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葫芦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让更多群众通过葫芦种植走上致富路。
![]()
小小葫芦
大大希望
东风农场以葫芦产业为抓手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让群众在致富路上越走越宽
总编/杨锐
责编/张云龙
值班编辑/孔德云
记者编排/朱海楠 刘璐 周健(通讯员)
下载弥勒头条客户端
获取更多资讯
![]()
弥勒融媒法律顾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