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19元一碗的羊肉汤,免费续,喝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一入冬,杭州就似冰冻,寒入棉毛裤,北方人叫苦。
正如夏天要喝菜菩头神仙汤,以消暑,冬天就得来碗羊肉汤,以御寒。
![]()
喝羊汤,老底子杭州人欢喜到清河坊的“西乐园羊汤饭店”。
羊汤饭店创于乾隆五十三年,比奎元馆还早几十年,则杭州人喝羊汤之风久矣。
羊汤饭店原先开在羊坝头凤凰寺对面,民国16年因修建中山路而迁至清河坊,至今。
![]()
羊汤饭店以供应一汤一饭(一碗羊汤配一碗米饭)而风靡杭城。老杭州人一直这样吃,也便吃习惯了。
据一些老杭州人讲,老底子的羊汤饭店,一口锅24小时不熄火的,顾客来,每人给一口海碗,羊肉片盛得“毛多”,再打上一大勺羊汤,撒一把葱花,配碗米饭,搭屉羊肉烧麦,搭搭味道。
百年羊汤饭店已成为杭州人的一个标配符号。
![]()
![]()
实则,杭州人吃羊汤的历史,还可再往前倒。
据史考证,杭州城里经营羊汤饭馆,始于南宋,盛于元朝。元时,大批阿拉伯商人来杭,当时的崇新门(清泰门)内荐桥以西,三元坊、羊坝头一带,成为其聚集区,遂而出现许多供应牛羊肉菜肴、小吃的店家。
今天我们去羊坝头、中山中路一带走走,仍可见许多牛羊肉铺,西北餐馆,街头就能闻到牛羊香。
![]()
![]()
清代笔记《杭俗遗风》记有羊汤饭:“羊汤饭店,只卖羊货饭,每碗六文,或有四文。更有羊汤面,每碗六、八文起,听吃客之便。其羊剥皮剔骨,熩烂切块,每件四文。又肠、肺、心等碎块,加汤盛碗,为杂水,单碗六文,夹碗十四文。惟夏天不开,以其时热也。”
然据高阳、俞平伯二人回忆,杭州人夏天也是吃羊汤的。清末时还不大吃,到了民国,夏天吃羊肉亦成常态。
当时,杭州城内羊汤饭店不过两三家,城外则无。爱食羊味者,多趋之若鹜。但这些羊汤饭店一至三月则停市,曰歇夏。实则小羊始胎,货源不足。
迨至六月又开市,天愈热,羊汤之味愈美,并不因热而止。
![]()
有些人会嫌羊膻,有些人却爱之深。
蔡澜也说,“羊肉是很有个性的肉类,喜欢或者不喜欢,没有中间路线。这种喜欢要慢慢栽培,才会爱上这个滋味,中间有些人吃不惯便放弃,非常可惜。”
梁实秋也爱吃羊肉,无奈家里人嫌弃,不许羊肉进门,他便只好下馆子去吃。
![]()
近来,杭州城里转一圈,发现突然开出许多单县羊肉汤店,一打听,原来是两地政府之产业推动,杭州有互联网优势,能将地方特色美食产业更快推向全国市场。
目前全杭州已经开出120家左右单县羊肉汤店。
![]()
![]()
![]()
![]()
单县属菏泽,黄河流域。
此地属黄河冲积平原,历史上因受黄河决口泛滥冲积影响,形成河、滩、岗、坡、洼6种地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黑山羊早年间就养在黄泛区上,一年羊出栏有几十万只。
整个鲁西南地区,水土气候相似,山羊品质也差不多,但以单县最佳。单县山羊,没有膻味,氨基酸含量高,中国农科院做过检测,通过这些年发展,养殖标准化,品质更稳定。
![]()
![]()
熬制羊汤,水不怕多就怕少。先把水烧到响锅,放入羊肉羊骨,热水很快发白,即是好羊肉,浮沫也少。但总有浮沫,有则撇之,撇至干净,复加入大块葱姜佐料。
熬羊汤要开锅盖,大火煮,以便膻味挥发,熬制4个钟头,味清而隽。
另取葱花芫荽,摆碗,碗里预备好熟羊肉片,码好架势。
待汤成,锅保持沸腾,堂倌大勺伺候,一碗热汤加至八九分满,撒些胡椒,汤色乳白,鲜而不膻。再拿一个油酥烧饼,齐活。
![]()
![]()
![]()
![]()
![]()
喝羊汤,总要搭配着一两件主食,有的汤里加粉丝,有的配焙子、烧饼、馍馍、馒头、烧麦。
这家油酥烧饼都是两位大姐现做,饼里裹入油酥,所谓油酥,乃以五香粉、芝麻、盐、大豆油熬制而成,拌入面团,油炸成饼。
酥脆外皮,内馅为油酥,外面贴满白芝麻,香酥诱人,搭配羊汤,则干湿合宜。
![]()
![]()
![]()
暮云远树,凉飙已劲,一碗羊汤,半个油酥饼,嘴角残留白芝麻,满口香,心头暖,翘首四顾,旅人久羁,他乡作故乡,恍然有些近乡,有些情怯。
淳三爷单县羊肉汤(东站店)
地址:上城区新塘路648号
吃什么推荐:羊肉汤、油酥饼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吕磊
编辑 陈筱妍
审核 毛迪 林琳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