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相较杭州深圳等人工智能前沿城市,西安都被视为AI洼地。
然而,近期的一份榜单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今年前三季度,在AI核心岗位供给中,西安的AI训练师与数据标注职位数占比以9.7%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13.6%),成为该领域岗位供给的“主力军”。
在数据标注领域的异军突起,背后不仅是西安人才优势的集中体现,更昭示着西安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下一个突破口。
01
在西安环普做AI标注
小佳2025年4月通过外包公司进入百度文心一言的AI标注项目。
2024年,小佳从南方一所985高校心理学专业硕士毕业,原本打算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最终因多种因素选择放弃。身为陕西人,那时她恰巧看到西安正在招聘AI标注员,尽管对标注工作并不熟悉,但上学的时候她已接触过不少文本模型,而自己的专业又正好符合招聘要求。
更重要的是,相比其他文科类岗位,这份工作给出的薪资颇具竞争力,税后大约1万元。凭借学历优势及面试中的出色表现,她被分配到了“文本创作组”。
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份工作就像是给AI当“编辑”——核心并非自由创作,而是根据用户的多样化要求,去生成、整理或优化文本,为AI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样板”,教会它如何像人一样思考和表达。
![]()
小佳向金融棒棒糖介绍道:“AI标注是一份计件的工作,一段时间会集中做一个类型的题包,每个题包大约有20-50道题目,根据题目难度的不同,每天需要完成的题包数量不等。如果突然出现新的类型或者很难的题,有可能需要加班。”
她入职初期接触的题包比较简单,比如需要标注人员识别这个题目是否为文本创作,如果不是文本创作就选择抛弃,然后根据每个题包的答题规范去做优化。文本创作不同于其他组别,没有标准答案,但项目负责人会根据题包整体的要求,对作答的内容进行质检。对于不合格的题目,会要求标注员进行返修。
入职大半年的时间里,小佳接触到的题包也开始越来越复杂:比如从单纯的文本到多模态(即加入图片进行分析)、checklist(对用户提出的文本创作类题目进行“庖丁解牛”以便AI能更好地理解用户意图)、1q5r(一个问题由五个模型生成五个答案,选择最优及最差并进行优化)等,有时还会涉及到Python的知识。
![]()
据了解,百度文心一言的AI标注项目去年年底在西安落地,彼时已过秋招,所以截止小佳入职时,这个项目整体人数仍不算多。但现在仅文本创作组的人数就达到了三四十人。“整体来说其实人员流动挺大的,大部分都是应届生。刚来的时候我已经算是学历天花板了,现在清北复交的也有。”小佳笑着说道。
除了西安,百度还在北京设立了AI标注基地,虽然是两个基地,但都在一个系统里,除了小组负责人,其余人员均为外包身份,目前两地加起来的标注人员规模已达到约500人。
02
何以西安
在小佳看来,这一行业的热度真实可感:“5月以来,已有好几位朋友向我咨询AI标注的情况,并且有人已经成功入职。这期间我们也换了更大的办公室。”
与小佳的体感相同,招聘平台数据显示,AI标注中心布局中北京位列第一,西安紧随其后。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大厂均在西安设立了标注基地。
以BOSS直聘平台某千人级外包服务商为例:其招聘的AI标注岗位仅在北京、西安、成都三地。其中北京海淀区的标注岗位薪资为12-17k,英文专项标注方向薪资可达15-24k。反观西安,该岗位薪资为7-11k,约为北京的65%。
![]()
从招聘要求中也可以看出,目前AI标注已经从之前的劳动密集型,走向了“技术+劳动密集型”,对学历的要求至少是一本及以上,这也解释了为何是西安。
1.专业覆盖广:AI标注属于人工智能的底层“养料”,需要的是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人才对其进行“优化”,而不局限于理工科。文科(如汉语言文学、新闻)、商科、艺术等专业都在其招聘之列,打破了“技术岗仅招理工科”的认知。且不限制工作经验,对应届生友好。
2.高校资源支撑:西安坐拥全国领先的高等教育资源,其高校数量与密度仅次于北京,堪称国内“高教第二城”。丰富的高校类型涵盖了综合、理工、文科及艺术等关键领域,每年向社会输送规模可观的应届毕业生。
3.充足的人才供给:西安以9.7%的岗位供给位列全国第二,而该岗位的平均薪资(6162元)却在前十大城市中位列倒数第二,约为北京的67%。
![]()
也就是说,像西安这样同时坐拥大规模毕业生和多元学科体系的城市,才能完美适配这一新模式对“知识密度”与“人力规模”的双重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大厂下注西安之前,陕西县城就掀起了“AI标注热”。
2019年,在国家卫健委的协调引进下,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蚂蚁集团、蚂蚁公益基金会等发起的数字产业孵化项目“AI豆计划”,落地陕西榆林清涧县。不同于小佳教AI像人一样思考,县城宝妈更多是教AI识别文本、认识物品等基础能力。这一项工作既不复杂也没有门槛,考验的是细心与耐心。
目前,“AI豆计划”已经在陕西省清涧县、宜君县、子洲县、绥德县、延川县落地了5个县域数字就业中心,为2600多人提供就业机会。
03
从“岗位供给”到“产业磁极”
西安并不是我国7个数据标注基地之一,却凭一己之力冲到全国第二。
然而,与标注产业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安在“AI工程师”与“产品经理”等岗位上出现的“断档式”缺失。而且,从产业价值链来看,后者才是驱动AI技术创新的核心引擎,前者属于支撑性的底层数据人才。
如果说AI标注是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让AI“更像人”,那AI产品经理就是主攻应用:“做什么、给谁用、怎么用着舒服”,人工智能工程师主攻“怎么用技术把产品经理的想法做出来”。尤其是今年以来,随着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的迅速崛起,AI产品经理职位数同比增速达到了178%。由此可见,底层技术的重大突破,直接推动应用层的开发进入空前活跃的繁荣期。
![]()
虽然在岗位供给中并未上榜,但西安的AI产业生态并非一片空白。
一方面,在企业端,既有华为西安研发中心、科大讯飞丝路总部等外来龙头的区域核心布局,也有欧卡智舶等本土硬科技企业的自主突破。另一方面,依托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建设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在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方向的产学研合作上取得了初步成果。截至2024年底,西安人工智能关联企业已突破50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232家,实现营收464.75亿元。
但短板同样突出:一方面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除华为、荣耀等外来布局企业外,本土头部企业尚未形成量级效应;另一方面产业分布分散,缺乏类似杭州“人工智能六小龙”的集群式爆发,上下游协同的集聚效应薄弱。
![]()
要破解这一难题,除了靶向招商外,更重要的是,挖掘西安庞大的传统产业中的人工智能机遇:比如国际医学等机构对医疗影像数据的智能分类与标注产生了专业需求(详见《》);陕汽集团等制造业龙头在工业质检、预测性维护等场景的AI应用也已起步。
在杭州已跑出“人工智能六小龙”产业格局的当下,以军工与科创实力见长的西安,此前在人工智能领域似乎声量不彰,更多扮演着产品应用端的参与角色。而此次数据标注岗位的突破,却为我们叩开了新的观察契机——从单纯的“岗位供给方”到进阶为“产业磁极”,西安在人工智能赛道上仍蕴藏着不小的发展势能,未来大有可为。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