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拼爹到拼成绩:中国公务员考试如何被反腐重塑?
![]()
在中国,公务员职位长期被视为“铁饭碗”——稳定、高福利且是通往政府领导岗位的主要路径。然而,这种职业选择是否真的基于能力,还是更多依赖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2012年启动的中国反腐运动,以“八项规定”为核心,严打官员特权与腐败行为,意外地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外生刺激。
来自The Economic Journal的“From Connections to Merit: Anti-Corruption Reform and Occupational Mobility in China’s Civil Service*(从关系到功绩: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反腐败改革与职业流动)”基于2007-2019年全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数据,结合双重差分法(DID)分析发现:反腐运动后,父母为政府官员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公务员系统的概率显著下降18%。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反腐政策对代际流动性的深远影响,也为全球公共部门选拔机制的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当“关系”让位于“能力”,社会公平与效率能否兼得?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CCSES),该调查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每两年进行一次,旨在监测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查内容涵盖了学生的学术表现、求职活动以及家庭背景等信息。数据收集采用分层抽样方法,确保了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使用的主要数据集包括2007年至2019年的七次CCSES调查数据,样本涵盖了145所大学,涉及30个省份的大学生。我们排除了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数据,重点分析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最终样本包括46,263个样本,其中有2,356名毕业生选择进入公务员系统,其他毕业生则进入了各类非公务员职位。除此之外,还利用了中国反腐败调查数据(CCID)和中国检察年鉴,这些数据帮助量化反腐败运动的强度,并通过省级的数据来分析反腐败政策在各地区的实施情况。
数据分析
1.反腐显著削弱公务员职业的代际传递
双重差分结果
图3显示,反腐前(2013年前),官员子女(处理组)与非官员子女(对照组)进入公务员系统的趋势平行;反腐后,处理组的概率显著下降,且效应持续。
![]()
表2 中,Cadre Parent×Post的系数为-0.027(显著),意味着反腐使官员子女的公务员入职率降低2.7个百分点(相对基线15.3%,降幅达18%)。排除竞争性解释:
![]()
排除其余干扰因素
公务员岗位数量未减少(排除“缩编”干扰):反腐期间公务员招录人数未显著下降,甚至部分年份上升。
![]()
非公务员岗位未显著增加(排除“市场机会”干扰):官员子女未大规模转向国企或外企,主要流向民营企业(可能因市场机会自然增长)。
![]()
2.反腐削弱了“关系网络”的作用
关系网的运作
![]()
政商关系网(配图) 来源新京报
在反腐前,官员子女进入公务员系统的优势可能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直接干预:父母通过职权影响招录流程(如“打招呼”、内定人选“萝卜岗”)。
隐性优势:子女因家庭背景获得更多备考资源(如内部信息、面试培训)。
社会资本:官员家庭积累的人脉(如校友、同事)提供隐性推荐。
反腐政策(如“八项规定”、巡视制度)通过以下途径切断这些关系网络:
增加寻租风险:官员害怕因干预招录被查处,主动减少“打招呼”。
规范招录程序:公务员考试匿名化、面试考官随机分配,降低人为操作空间。
严查“萝卜招聘”(量身定制的岗位),迫使选拔更透明。
如何验证“关系网络被削弱”?
(1)直接证据:官员子女自述“关系使用”减少
根据询问官员子女:“求职时是否依赖家庭关系?”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反腐后,官员子女自述“使用关系”的比例下降4.3%(p<0.05)。
![]()
对未进入公务员系统的官员子女影响更大,说明关系失效是其未能入职的主因。
![]()
(2)间接证据:反腐后“关系重要性认知”的反向变化
尽管实际关系使用减少,但官员子女更倾向于认为“关系重要”(+5.1%)。反腐切断了关系的实际运作,但未能短期内改变观念。这一矛盾恰恰说明,关系网络失效是外生政策(反腐)导致,而非自然观念变化。
![]()
(3)异质性:反腐力度越强,关系削弱越明显
分省份回归:
![]()
在腐败查处较多的省份(如广东、湖南),官员子女公务员入职率降幅更大(-3.9% vs. 低强度省份-1.6%)。高强度反腐地区,官员更不敢动用关系,验证了政策威慑效应。
弱势群体更受益:
低家庭收入、非985高校、低学业排名的官员子女受影响更大,符合“关系补偿能力”的假设。
3. 反腐提升了公务员队伍质量
官员子女中的公务员素质提高:反腐后进入公务员系统的官员子女,学业排名、奖学金获得率、领导经历等显著优于反腐前,说明反腐可能筛除了能力不足的关系户。
农村高材生受益:
![]()
农村背景且成绩前25%的学生,进入公务员系统的概率显著增加,表明反腐可能促进了基于能力的选拔。
![]()
结论
1. 反腐败运动后,干部家庭的毕业生进入公务员系统的概率 显著下降
2.此外,来自干部家庭的男性毕业生更容易进入公务员系统,而女性毕业生则相对较少。尽管性别差异依然存在,但反腐败政策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机会平衡,可能为更多女性毕业生进入公务员系统创造了更公平的环境。
3.公务员职位的吸引力未减,但家庭背景对职业选择的影响下降,家庭背景影响力的变化促进了更公平的公务员招聘
4.干部家庭毕业生进入公务员系统的概率,还导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进入私营企业。
原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ej/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ej/ueaf011/7998927?login=false
来源:转载自“PPMAN-数据科学、廉正研究室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