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新加坡房市又炸了一次。
一套 楼龄 38 年的碧山 HDB 双层行政套房(Executive Maisonette),居然以 160 万新币成交——直接刷新整个碧山的历史纪录。
更夸张的是,它打破的纪录,就是今年 7 月,同区另一套 158 万的老屋子。
碧山老房子,疯狂超车。
这套“天价 HDB”,到底有什么来头?
成交单位位于 Bishan Street 12 的 135 座,楼层在 22 至 24 层之间——在碧山这种成熟区,高楼层 maisonette 本来就非常稀缺。
![]()
面积 163 平方米(真的大),剩余屋契约 约 60 年。
地段不用说:
距离 Bishan / Braddell MRT 不到 2 公里
附近名校扎堆:RGS、Raffles Institution、Pei Chun
楼下吃喝教育医疗一条龙
这种组合拳打下来,想不贵都难。
![]()
百万 HDB 爆发:2025 越来越夸张
HDB 在 10 月发布的数据很明显:
2025 年 Q3 转售组屋价格 +0.4%
百万组屋继续飙:Q2 是 415 套,Q3 变成 480 套
截至 2025 年 11 月,全岛已经卖出 1402 套百万组屋
更关键的是:
其中 386 套 是 1995 年以前的“老单位”,占 27.5%,比 2017 年的 19.6% 大幅增加。
ERA 的专家也说了:
99% 的百万 HDB 都是 5 房或更大
大多数都在成熟区的“核心位置”
新加坡买家愿意为“空间+地段”买单,而不是为“楼龄”买单。
![]()
为什么“老房子”反而越来越贵?
三点原因,非常现实:
① 新组屋小、紧、贵,住不爽
你也知道,新 BTO 面积普遍缩水,布局紧凑,大家庭很难塞。
反而 1980-1990 年代的 maisonette、5 房、双层户型:
宽敞、布局舒服、采光风大、住起来就是爽。
② 成熟区太香了
碧山、女皇镇、红山、义顺、兀兰……
配套成熟、交通好、学校强,很多区已经没有地建新 BTO。
既然没有新货,自然是“老房子顶上来”。
③ 稀缺 + 高楼层 + 大户型 = 永远抢手
Executive Maisonette 本来就停产多年。
高楼双层,面积大,采光好,一年可能只放出来几套。
所以,只要一上市,必抢。
![]()
但专家也提醒:老房也有“坑”
不要只看到高成交价,风险也别忽略。
❶ 屋契太短 → 贷款可能贷不到满
剩余屋契不能覆盖买家的 “95 年”,贷款额度会打折。
这意味着:要准备更多现金/CPF。
❷ 不要指望 SERS
MND 已经讲明“没有计划继续扩展 SERS”。
买老组屋不要想着拆了赚一笔。
❸ 老房子,维护成本真的更高
常见问题包括:
天花板水渗漏
电路老化
水管问题
天花板或墙壁“水泥脱落”(spalling concrete)
这些都需要专业维修,花钱的。
![]()
“屋契不重要,空间才是王道。”
碧山 160 万只是其中一个案例。
整个 2025 年,新加坡房市都在呈现一个趋势:
大单位越来越稀缺
成熟区越来越贵
新组屋越建越小
百万 HDB 成为常态
买家开始比拼“空间”而不是“屋契”
在新加坡,住得爽,比住得久更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