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李雪妮 通讯员 雷克林
11月17日,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泵送完成,济源至新安高速公路八角山隧道二衬施工顺利结束,标志着济新高速主线全部隧道工程主体完工,为项目全线主线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八角山隧道位于济源市下冶镇黄河三峡北岸,是一座双向六车道连拱隧道。隧道南临横跨黄河小浪底库区的世界首座地锚式回转缆悬索桥——黄河三峡大桥,北接位于王屋山地质公园的桃花岛大桥,全长350米,最大埋深70米,设计时速100千米/小时。
![]()
隧道出口位于黄河绝壁之上,为了不让一片碎石落入母亲河,经多方论证,施工方最终决定自隧道进口处向出口处单向掘进施工。连拱隧道施工时,一般采用三导洞法施工,即先在中间开挖中导洞,然后施工做中隔墙,再分别开挖左右导洞。但八角山隧道左右洞水平间距较近,无法采用常规的曲面式中隔墙进行施工,技术人员与北京交通大学专家多次现场踏勘探讨,开展了《大跨度复合异型直薄中墙连拱隧道施工关键技术与风险控制研究》科研,研究成果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技术支持与理论支撑。
“为了保证世界首创地锚式回转缆悬索桥——黄河三峡大桥的施工进度,前期,八角山隧道中导洞贯通后,经过专家论证,我们没有做中隔墙,而是先开挖了一个左侧导洞,中导洞和左侧导洞作为大桥的施工便道使用,当时八角山隧道停工有半年之久。随着黄河三峡大桥锚碇、钢缆顺利完成施工,我们加班加点,努力奋战,顺利完成八角山隧道主体工程,确保济新高速全线年底具备通车条件。”中铁四局济新高速项目技术负责人江正峰说道。
![]()
江正峰告诉记者,八角山隧道同时具有连拱、浅埋、偏压、露头的特点,施工难度极大、安全风险极高:相对于分离式隧道,连拱隧道左右洞相互干扰大,技术复杂度高;浅埋是指隧道上部土层埋藏浅,土体稳定性差,滑坡、坍塌风险大;偏压则是因为隧道在山体一侧,左右压力差较大,会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山体不规则,八角山隧道中间有一段露头段,露头段可相当于多进出洞一次。
据悉,济新高速全长约47.961公里,起于济源市邵原镇,接菏宝高速公路,向南跨越黄河,止于新安县铁门镇,与连霍、新伊高速相接。项目建成后,将大大加强晋豫交通联系,有效带动沿线城市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