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市场的“聪明钱”正在大规模行动。这里的“聪明钱”指的是保险资金。兴业证券报告指出,今年三季度,保险资金股票和基金的资产配置比例已大幅升至15.5%,逼近历史峰值——2015年上半年16.1%的历史最高水平。更关键的是,其配置方向鲜明——大幅增配银行、钢铁、纺织服装等典型的高股息红利板块。
这一动向信号明确: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拥有稳定现金流、高分红能力的“红利资产”正成为大资金追逐的“压舱石”。
那么红利资产除了“个股”,指数投资是主要途径,也是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门槛”最低的投资方式之一。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市场红利指数投资,在最近两年发生了明显变化——单一的红利策略已经不再是主流红利审美,叠加了各种buff的“进阶版”红利层出不穷,如红利低波ETF基金(159547)跟踪的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它不仅要求成分股连续分红、股息率高,还加入了“低波动”因子筛选,旨在捕获高股息的同时,降低股价波动风险,提升持有体验。再比如,近两年市场比较瞩目的“央企”buff,因为在“央企市值管理”考核的强力驱动下,央企上市公司有更强的动力和压力去提升分红率和投资者回报。这使得“红利策略”与“央企属性”形成了强强联合。
数据显示,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是跟踪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最大的一只,截至11月19日,该指数近1年股息率是5.67%,高于同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3.85%,这在低利率环境下,也是一种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