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水运报)
转自:中国水运报
大江奔涌,是奋进中国的澎湃活力;航运奔腾,是强国征程的坚实托举。第五届“我家住在长江边”主题宣传活动同步启动了“沿着长江看交通”媒体深度采访行活动,邀请媒体记者深入长江一线采访,沿着“黄金水道”顺江而下,妙笔绘景、镜头聚焦,追寻江涛的节拍、见证发展的脉动,立体展现“十四五”时期长江航运在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成就与贡献,记录下大江奔涌、时代向前的壮丽航程,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凝聚磅礴力量!
11月11日,来自中央、地方及行业的记者走进长江中游,实地感受长江大保护、智慧长江建设成果和中游水运经济发展情况。
区域枢纽引擎强劲 助力九江港突破百万标箱大关
11月14日,“我家住在长江边”之“沿着长江看交通”媒体团走进九江兴港集装箱码头,实地探访长江之滨这一重要物流枢纽。根据九江兴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公布的2024年业绩显示,该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2.83万TEU,这为九江港突破百万标箱历史性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
自城西、红光两集装箱码头自2023年7月实现一体化运营以来,通过资源高效整合与服务能级跃升,已成为九江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核心引擎。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运营模式的深刻变革——由上港集团与江西省港口集团合资组建的九江兴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整合两码头共6个5000吨级泊位,形成约17亿元经营资产,通过一体化管理打破内部壁垒,实现航线、客户与信息的优化配置。
“两港区统一调度、一体化管理,使得堆场资源、空箱资源、岸线资源、航线资源等合理组织和优化配置,发挥1+1>2的规模效益和集群效应。”九江兴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生产业务部副经理田斌 介绍,“一个窗口对外服务显著提升了客户体验和作业效率。”这种协同效应正是码头能够以优质高效服务迎合客户需求的关键。
![]()
在口岸服务方面,创新举措同样成效显著。通过海事、海关、边检等单位协同作业,码头实现“口岸一体化服务”,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超过30%,对九江加快构建“大进大出、快进快出、优进优出”区域航运中心尤为重要。作为国家一类口岸,该码头具备进境粮食、肉类等指定监管场地资质,进口水果指定口岸资质即将取得,并享受离岸退税等政策红利,完善的口岸功能正吸引更多外贸企业在九江集聚。
航线网络的持续优化也为业务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码头每周航线密度近160班次,其中挂靠班轮105航次,覆盖港澳台、长江沿线、沿海及世界基本港。九江至上海洋山每周5班、外高桥“沪浔快航”每周6班的精品航线,与九江至南昌“天天班”等省内支线高效衔接,共同构建起“通江达海”的物流体系。“通过‘沪浔快航’‘昌九快航’等特色服务,我们实现了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及江西内河核心港口的无缝对接,借助‘赣沪通’产品助力江西内陆地区更多企业公改水、散改集,助推江西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田斌补充道。
在智慧服务方面,码头不仅配备完善的智能化系统,上线使用长江港航区块链综合服务平台,实现EIR无纸化,创新推出“陆改水”、“空箱中心”等服务产品。与此同时,空箱调运等行业核心难题得到有效优化,出口丁腈手套、空调、跑步机和进口木浆、锂辉石等货类的稳定增长,持续印证着“赣货浔出”集聚效应的深化。
![]()
备受关注的上港二期项目已通过竣工验收,包含2个多用途泊位和2个滚装泊位。‘集装箱+汽车’联运新格局,将让汽车企业实现零部件进口与整车出口的港区内一站式物流整合,大幅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未来,九江兴港集装箱码头将继续依托资源优势,深化智慧港口建设,完善现代物流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枢纽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