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长沙市“‘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芙蓉区专场举行。芙蓉区委副书记、区长蒋君系统介绍芙蓉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
“十四五”期间,芙蓉区以“做实全市文化中心,服务全省政治中心,争创全国商业中心,打造全球种业中心”为抓手,奋力打造现代化新长沙建设标杆区,全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4.4%,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三产增加值均居全省首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中部六省省会中心城区第二。
发展答卷:现代种业及食品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百亿元
“十四五”期间,芙蓉区新引进金融及配套服务机构50家,传统金融机构省级总部达38家,金融业增加值达261.9亿元,规模稳居全省首位。中国黄金电商、新致软件等17家全国总部、区域总部或功能性总部企业成功落户。新引进华中首店75家、“三类500强”项目26个,投资额2亿元以上项目64个、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全区上市企业达6家,45家企业进入省、市两级上市后备库。现代种业及食品产业链企业达689家,产值规模突破百亿元,居全国种业园区前列,成功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隆平高科跃居全球种企前七强,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芙蓉区以创新驱动与对外开放为双轮,动能活力加速迸发。
5年来,研发平台从149个增至315个,有效高新技术企业净增2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累计增长60%、600%,有效发明、专利授权分别累计增长80.4%、31.6%,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1家、“小巨人”企业6家,率先全省出台支持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落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3个。岳麓山实验室投入实体化运行,杂交水稻“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获批建设,镉低积累水稻新品种成功选育,耐盐碱水稻全国首个万亩示范片亩产、第三代杂交水稻单季亩产刷新全国最高纪录,全球首台水稻种子活力无损检测分选仪完成研发。
非洲国家在湘设立的首家领事机构马拉维共和国驻长沙总领事馆正式开馆,肯尼亚工商联驻中国商务中心揭牌,马里等5个非洲国家建立离岸(中国)产业创新与交流中心,推动美的集团相关技术标准成为马来西亚准入执行标准,国内民营企业“标准出海”实现“破零”,助力马达加斯加羊肉获得输华准入,非洲羊肉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中部地区首个南非商品零售品牌“酋长码头”落地芙蓉。
民生答卷:3万人告别爬楼难题,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5年来,芙蓉区始终以绣花功夫促进城市品质焕新蝶变。
全区完成城中村项目25个,稳步推进地下管网、燃气管道和电力管廊建设,隆平片区“十纵十横”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厚植“一点三脉”文化底色,五一商圈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隆平水稻文化园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白果园、都正街成功创建湖南省旅游休闲街区,获评2024全国夜间经济优选城区。新增绿地面积58.9公顷、街角口袋公园14个,红旗水库、东湖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新地标,空气质量优良率从“十三五”时期年均76.8%提升至84.6%,PM2.5年均浓度降幅达26.5%,浏阳河芙蓉区段出境断面水质连续六年稳定达到III类。
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芙蓉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5年来,全区改造老旧小区378个、危旧房屋220栋,完成老旧小区加装电梯1135台,成为全省首个破千区县,3万人告别了爬楼难题,新增学位7560个、养老床位2387个、停车泊位4.66万个。扎实做好低保、特困、孤儿、残疾人等群体综合救助,落实安置指标9000余个,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全省首批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国家督导评估,获评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深化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好就医”“就好医”。连续七年获评省“平安区县市”荣誉称号。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