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卡图书
为 您 加 油
前几天听说高中同学要来找我玩,我提前给娃打预防针:“明天来的叔叔可是当年爸爸班上学得最棒的,考上了清华,你得好好跟人家请教!”没想到娃一脸惊恐:“爸爸,可是我不考清华啊!”看他那表情,怕是以为我要开启鸡娃模式了。
见到老同学,发现他居然没什么变化,还能蹲在地上和我家两娃聊半天汽车发动机。聚会结束,大娃悄悄说:“爸爸,你同学好低调。”小的第二天睡醒第一句话是:“爸爸,他走了没?”让人哭笑不得。
我们那届同学大多是从农村考出来的,如今在各行各业都挺稳当。虽然每个人都在生活里摸爬滚打,但确实,当年的努力让大多数人的人生有了更扎实的托底。
翻翻网上关于“成绩最好的同学现在怎样了”的讨论,挺有意思的。有位北京网友说得直接:“成绩好的,过得好的比例还是高的。”这话马上被重庆网友怼了:“那个是以前,现在真不是。”
其实看看身边就知道,那些当年会读书的同学,现在混得差的真是少数。倒不是说他个个都大富大贵,但至少下限有保障——这话是湖北网友说的,挺在理。有个北京网友补充:“名校热门专业像微电子,起薪40万”,这或许是个例,但好学校的好专业确实打开更多可能。
不过也有人抬杠:“刘邦识字吗?朱元璋呢?”山东网友回怼得妙:“你读过书吗?”确实,拿古代帝王说事,对普通人参考价值不大。
更让我触动的是,优秀的人往往各方面都挺靠谱。就像我那个清华同学,事业有成不说,还能蹲下来认真和小朋友聊天。这种对世界保持好奇、待人谦和的态度,或许才是读书带给一个人最珍贵的礼物。
当然,不是所有会读书的都一帆风顺。有网友提到同学在国外定居,也有人说起同学犯错服刑。人生这条路,变量太多,成绩单只是其中的一张牌。
但如果你问我,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努力读书?我会说:读书未必让你走上巅峰,但至少能托住你不往下掉。就像福建网友说的:“有文化的穷人至少比没文化的有机会。”对于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这或许就是最实在的道理。
我特别认同一位四川网友说的:“读书不是出路,但它是捷径,或者说是一种基础。”它给不了你幸福的保证书,但能多给你几张选择人生的门票。
那位清华同学临走时,我家娃居然有点舍不得。你看,真正的优秀,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能点燃别人心里那点好奇火种的能力。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脱口秀那个段子:“你考不上清华,是因为不喜欢吗?”当然不是。但我们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小目标,去体验,去实践,在平凡日子里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