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兆航
初冬的风催着凉意,屈指算来,一年一度的寒衣节又要来临了,寒衣节顾名思义,就是民间常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回乡祭祀的日子,每到这个日子,走了好几年的父母双亲,总会在不经意间,在我的梦中频现,我想也许这是我的思念所致。
![]()
我梦见父母年轻时的身影;我梦见父母人到中年时的身影;我还梦见父母晚年时的身影,他们的一生平凡而伟大,坚毅果敢,善作善成,大公无私,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初创时期,他们的一生只讲奉献,不计个人得失,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显色彩斑斓,他们的同志们,也就是我的叔叔阿姨们,每当说起他们,总是赞不绝口。
![]()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十月一”,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从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都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的形式纪念仙逝亲人,并谓之送寒衣。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授衣过早,宋朝时期这一习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的到来。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
![]()
民间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寒衣节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孝顺传统,体现了儒家孝文化的自然生态伦理。寒衣节不完全排斥女性的参与,女性在寒衣节期间主持节俗事象,也体现了女性在创建、培养、维持社会关系中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
![]()
寒衣节的到来,让我心中充满了追忆与思念,尤其是我的父母双亲,每当我和妹妹们驱车回到家乡,俯身于父母亲长眠的地方,总是久久不愿离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