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十月朔,风乍起,送件寒衣暖幽冥。时间飞快,今日是农历的十月初一,正是中国的三大传统祭祀节日,寒衣节。所谓的寒衣节,顾名思义就是送寒衣的一个节日,它的起源可追溯至周代的"授衣"制度。《诗经·豳风·七月》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记载,正是这一习俗的最早源头——十月天气转凉,该准备冬衣了。
![]()
如果对这个节日比较熟悉的话,你会发现,这个节日真正被定型,其实还是在喜欢定制节日的宋代,因为在这之前,寒衣节,并没有固定的一个时间,到了宋代的时候,才把十月朔定为寒衣节。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详细记载了当时汴京市民"十月一日,士庶皆出城飨坟,纸肆裁制五色衣,号'寒衣'"的盛况。这也体现了宋朝百姓过寒衣节的一个盛况。
![]()
那么在这个节日当中,有什么讲究呢?今日寒衣节,牢记:1不晒,2不拿,3不回,4要吃,图个家庭安稳事事顺,老规矩不要忘!
1不晒
寒衣节晚上不要晾晒衣物
寒衣节的时候,尤其是晚上,是祭祀的一个时间,此时不要把衣物晾晒的室外,这一方面源于对逝者的尊重——夜间阴气渐盛,晾晒的衣物容易被"不干净"的东西附着;另一方面也是顺应自然规律:十月昼短夜长,入夜后露水寒气重,衣物反而会沾染湿气。
![]()
2不拿
不拿路边物、不拿无名礼
不拿路边随意放置的物品,特别是衣物、钱包等贴身之物。古人认为这些可能是别人丢弃的"晦气"。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这既是讲究卫生,也是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
此外,在这天还要记住,不拿来历不明的礼物。这既是对自身福气的守护,也是为人处世的智慧——未知的馈赠,往往暗藏着未知的代价。
3不回
天黑不独回、酒后不及时回、气时不莽回
在这天的时候,古人认为阴气比较重,所以天黑之后,不要独自在外面逗留,另外,就是饮酒之后,不要立即回家,要等酒醒了大半之后再回,这既是对家人的尊重,也是为了避免在特殊日子里因酒后失态引发家庭矛盾。
![]()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一个情绪,不要把怒气还有莽撞带回家,在门外整理好情绪再进门,别让外面的烦恼污染了家的温暖。
4要吃
吃饺护耳、吃糕登高、吃粥暖身、吃面长寿
在寒衣节这天,饮食上也是有讲究的,人们会选择在这天多吃一点饺子,护住自身阳气,而且饺子包裹的也是全家团聚的一个温暖,另外还要吃上一点年糕,寄托着对生活蒸蒸日上的期盼,还有就是吃上一碗热粥。
![]()
另外,还要记住吃上一点面条,它象征福气绵长、健康长寿。在祭祀先人的日子里吃面,更寓意着家族血脉延绵不绝。
今日寒衣节,无论您身在何处,都希望您能记得这些老规矩。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个向往,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