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纸灰飞作白蝶舞,泪血染成红杜鹃。时间过的飞快,转眼之间就来到了农历的十月初一,这个时候北方呼啸,天寒地冻,也即将拉开序幕,而其开始之际,还藏着一个节日,那就是寒衣节。这个与春季清明节、秋季中元节并称三大“鬼节”的日子,民间有着非常的多的讲究和说法。
![]()
寒衣节,有送寒衣的一个习俗,而且这个也是这个节日的一个核心,在周朝的时候,就有了送寒衣的习俗,在《诗经·豳风·七月》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记载,说的正是天气转凉后分配冬衣的古老传统。
在历史上,秦朝的历法是把十月为岁首,所以在这个时候,正是新旧交替的一个时间段,人们要为过冬做准备,为亲人送去寒衣。像在唐朝的时候,《唐六典》中明确记载了朝廷在冬日给官员发放棉衣的制度。上行下效,民间为已故亲人送寒衣的风气也日渐盛行。
![]()
到了宋代寒衣节发展到了巅峰,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详细描述了当时汴京市民在十月初一“烧献”寒衣的盛况。后来寒衣节,还被赋予了很多的故事在里面,比如说孟姜女哭长城、唐代官女为戍边将士缝制棉衣等等,而这个节日,也被传承了下来。
那么这天有什么讲究和说法呢?今日送寒衣,提醒“四样不上桌,福气不进门”,老传统别忘,添福添好运!这个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
第一样:寒衣面
寒衣面,就是寒衣节要准备一碗面条,和家人一起来吃,一般来讲,这个面条都是自己制作的手擀面,它象征着“牵绊”,同时也寓意着阴阳两隔却情思不断。和面时的每一次揉搓,都是对亲人思念的具象表达。
![]()
制作的时候,我们可以搭配一点青菜或者是西红柿,还有牛肉羊肉之类的,这样吃起来也更加的美味,营养也会更加的丰富。
第二样:糯米糕
在寒衣节这天,像我们南方,很多地方会制作一些糯米糕,糯米黏软,象征家人团结、亲情浓厚;糕与“高”同音,寓意生活步步高升。在微凉的初冬,这份甜糯更是对现实的慰藉。
![]()
吃的时候,可以直接采用烤的方式,或者是煎的方式都可以,它也是希望让生者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甜蜜还有希望。
第三样:五色饺子
用五种颜色的果蔬汁和面做成饺子皮,包成五色饺。五种颜色代表五行俱全、五福临门——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选择包一点饺子给家人吃,不仅可以寄托自己的情感,而且这个时候吃也能起到保暖的一个作用。
第四样:三牲饭
简单的猪肉、鸡肉、鱼肉,代表了我们对自然的感恩、对生命的敬畏。如今无需大操大办,但准备这三样菜肴的心意不可或缺。吃这个饭,也是在提醒大家,要不忘根本,要懂得感恩自然的一个馈赠,以及祖先的福荫。
![]()
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很多习俗看似已经过时了,但其实它的含义始终都没有消失,也正是因为有了寒衣节,才让我们懂得忙碌的时候,也要思考生命的意义,与其“子欲养而亲不待”,不如在当下好好珍惜身边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