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一更新的高才内参由高才科技出品,
由高等教育领域政策动态、高校发展与学科建设热点、高等教育行业资讯以及活动等信息汇编而成,
让您及时掌握业内新政策、新变化、新趋势。
PART.01 政策要闻
01、六部门:落实高校人才引进自主权,创新柔性引才机制
近日,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支持和引导青年教师全面发展作出工作部署。
《指导意见》强调,要科学制定引才规划。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规律性、前瞻性研究,结合学校整体发展目标和学科建设重点,明确人才配置方向、重点、类型,统筹近期和长远,精准规划引才岗位,细化引进标准,以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为重点,推行分类引才。加强青年人才储备,对有意愿从事高校教师工作的优秀博士后进行引导支持。
在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完善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建设优秀青年人才资源信息库,推进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人才共引共享。
《指导意见》要求,完善人才聘用机制。健全岗位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聘用标准,依法依规自主设岗、灵活聘用青年教师。强化聘期管理,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02、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举行
11月5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四皓主持会议。
怀进鹏强调,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与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交汇点,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内在要求,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指出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形成有益经验,包括用好政策拓岗位、抓好供需对接、完善工作机制。要求,围绕202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准确研判形势,明确促就业工作方向,着力推动岗位扩容、服务提质、机制升级,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PART.02 高校热点
01、北京211,成立新学院
11月3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体育学院正式成立,学院成立暨体育学科创新发展研讨会及户外体育发展论坛圆满举行。
校党委书记雷涯邻指出,体育学院的成立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是推动学科优化布局、强化办学特色的主动作为,更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校长赵志丹在致辞中回顾了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卓越成就。他指出,一直以来,体育始终是地大育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塑造地大学子健全人格、坚韧意志和团队精神的重要载体。
![]()
02、北京“双一流”,成立新学院
11月5日,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专题研讨会”暨首都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成立大会。
近年来,在中央和市委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学校统筹全校资源,推动国家安全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为进一步发挥学校在巩固国家安全屏障中的重要作用,学校经过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曹文军指出,国家安全学院成立,是首都师范大学优化学科战略布局、深度融入国家安全战略布局的重大决定。下一步,学校将系统谋划,高质量推动学院高水平发展。刘志伟副秘书长与方复全校长共同为国家安全学院揭牌。
![]()
03、来了!高校成立微短剧学院
10月31日,山西电子科技学院与临汾经济开发区举行共建微短剧产业学院成立大会。此次合作是校地双方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举措,标志着临汾市微短剧产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集聚迈入了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任利成称,学校文化遗产与艺术学院的教学科研经验及人才储备为微短剧产业学院建设提供支撑,微短剧产业学院旨在培养适应微短剧创意、制作、运营全链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
04、C9新园区,启动建设!
复旦大学虹桥医学创新园区获批立项,将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前湾片区正式启动建设。园区选址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前湾片区,地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的核心承载区,将由 5 个地块组成。
园区定位于医学科技创新高地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重镇,配置大量科研空间,作为复旦新医科战略核心承载区,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等前沿领域,实现科研创新与技术转化功能,打造“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应用”无缝衔接的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赋能学校深化综合改革,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大局。将充分发挥复旦大学多学科综合和医学学科的整体优势,面向生物医药发展前沿领域,超前布局智能医学、脑机接口等未来学科,深化拓展医学遗传及精准诊疗、细胞与基因治疗、疫苗与生物安全、异种器官移植、健康衰老、核医学等医药科技新赛道。
![]()
05、东南大学,去“中国近代第一城”了!
11月3日,南通市教育局发布一则《关于建设东南大学南通校区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公示》。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部署要求,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东南大学与南通市人民政府拟合作共建东南大学南通校区。
建设东南大学南通校区是积极策应国家厚植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校地整体统筹海洋等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推动校地融合发展提质升级。校区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前沿,加快建设面向未来的学科体系。
据悉,南通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北翼,与上海市隔江相望,是江苏唯一同时拥有沿江沿海深水岸线的城市,是以“中国近代第一城”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
![]()
06、C9校区,扩容60万方!
11月3日,南京江北新区发布《南京大学浦口校区校园总体规划修编及近期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批前公示》,浦口校区经部分拆除、扩建,建筑面积将由原来的30万㎡增至90.3万㎡,主要建设功能为教学用房、科研用房、学生宿舍及配套服务等。
![]()
07、我国将迎来第一所飞行大学
11月5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官网发布《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更名大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直接确认供应商公示》。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我国目前仅有3所以“飞行”命名的高校: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江西飞行学院、绵阳飞行职业学院。若中飞院更名成功,将成为我国第一所飞行大学。
据德阳发布公众号2023年3月的一则消息,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拟更名为“中国民航飞行大学”纳入《四川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
同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中飞院曾表示将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到2028年的5年里,学院办学层次进一步提高,实现大学更名;到203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成民航特色教学研究型大学,基本具备世界一流飞行大学主要特征;到本世纪中叶,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步,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飞行大学。
![]()
08、理工学院:力争申硕,更名大学!
日前,保定理工学院办学2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共同探讨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保定市委副书记、市长闫继红批示祝贺,肯定学校20年来产教融合等成果及对地方发展的贡献,希望其秉持办学理念,为保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保定理工学院校长于凇波作发展报告,系统回顾了学校二十年的育人成果,明确了学校未来发展的三大目标:全力通过审核评估,成功申报硕士点,稳步推进更名大学。未来,保定理工学院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应用型高校品牌。
![]()
09、C9,拟新增4个硕博点!
10月24日,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174次会议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校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龚旗煌主持。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大学2025年自主设置“先进制造与机器人”“资源与环境”“欧洲语言文学”“计算政治学”4个硕博点的议题事项,听取多部门汇报拟授予学位等情况,审议通过2025年10月批次学位授予名单,还通过多个学位授予点设置议题。
龚旗煌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精神,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聚焦“四个面向”,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与学位授予质量保障,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
![]()
10、西安理工大学成立13个学院和机构
11月8日,由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西安理工大学主办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力高质量发展推进会隆重举行。
为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西安理工大学成立本科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知行学院)、人工智能交叉现代产业学院(与华为共建)、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机械工程学院、数学学院、生态环境与化工学院、光电科学与智能仪器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及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等13个新机构,与会嘉宾共同为新机构揭牌。
![]()
11、2000万!211,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11月5日,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发文祝贺本院邱介山团队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该项目聚焦高比容、低成本硬碳钠电池负极材料的开发,创新采用高分子交联剂调控的一步碳化工艺,致力于制备化学性质和孔隙结构可控的煤基硬碳材料,显著提升硬碳材料的比容量并降低其生产成本,为钠离子电池产业的技术升级和迭代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是科技部推出的一种全新科研机制,聚焦“四个面向”找问题、找方法、找答案,开放式选拔、体系化培育战略价值突出、技术突破显著的颠覆性技术,对主流技术进行跨越式革新或对“无人区”进行开创性探索,抢先机、开赛道、占高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采取常态化开放式申请,不设项目或课题指南。
12、师范大学,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公布了2025年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立项结果,赣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义旺教授主持的项目《纳米薄膜液固转化动力学原位观测仪器装置》获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立项资助,项目直接经费630万元。该项目将进一步提升赣南师范大学的整体科研水平和综合影响力,是学校科研工作取得的一项重大历史性突破。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的重大标志性项目,旨在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重点发展方向,鼓励和培育具有原创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研制,着力支持原创性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为科学研究提供更新颖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
13、985,获2亿捐赠
2025年10月28日,在第六届北大能源论坛暨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成立五周年学术交流会上,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朴世龙向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伊泰集团”)颁发“北京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以感谢其在推动能源转型、支持高校科研创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
伊泰集团此次捐赠的2亿元资金,将专项用于建设“北京大学伊泰能源大厦”。该大厦未来将成为能源研究院的核心科研载体,为师生提供一流的科研、教学与交流空间,为研究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
14、交通大学,签约华为!
10月30日,重庆交通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未来交通科研、产学研融合、数字化平台共建等领域开展全面深度合作。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在会谈中强调,希望华为公司将重庆交通大学作为在重庆教育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未来交通领域创新发展,并就此提出三项具体合作倡议:共筑产学研协同新高地、共建人才培育新范式、共树数字化转型新标杆。华为公共事业军团副总裁、行业解决方案架构师李声阳表示,华为高度重视与高校的协同创新,期待与重庆交通大学在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领域展开务实合作。
此次交流与签约,系统构建了校企合作的框架与机制,为双方在未来交通、人工智能、数字化校园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加速学校数字化转型进程,共同探索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创新路径。
![]()
15、华为开发者名校行携手南开大学,深耕 AI 时代人才培养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交织的当下,AI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在此形势下,培养契合AI时代需求的复合型数字人才迫在眉睫。10月30日,"华为开发者名校行・南开大学专场" 活动,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成功举办。
华为技术专家团队与南开师生代表深入交流。活动中,双方领导致辞肯定合作基础与成果,期待深化协作。南开两位同学成为华为云校园大使并获授证。活动安排多场技术分享,介绍华为开发者空间、昇腾AI算法挑战赛、仓颉语言等前沿技术。还设置两大实操环节,专家指导学子体验AI应用开发流程。此外,华为与南开就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深入探讨新路径。未来,华为云将继续以开发者为核心,深化与高校的合作,让“育人才、创未来”的理念在更多校园落地生根,共同培育出契合 AI 时代需求的复合型数字人才,推动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
16、首次颁奖!清华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比鲁尼奖
11月6日,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乌兹别克斯坦比鲁尼人工智能伦理科学研究奖(以下简称比鲁尼奖)颁奖仪式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荣获本届奖项唯一的机构奖。
比鲁尼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同设立,旨在表彰在人工智能伦理研究与科学合作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机构或组织。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选出不超过3位获奖者,此次系比鲁尼奖首次颁奖。研究院因在人工智能伦理前沿研究、实际应用和国际合作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获奖。
![]()
研究院院长薛澜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本身不决定未来,真正的塑造力掌握在人类手中。人工智能将对社会产生何种影响,完全取决于人类的设计理念、治理模式与应用方式。鉴于此,国际社会应加强交流与合作,构建人工智能治理的共同责任框架。
“该奖项首次颁奖即授予我国高校科研机构,充分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治理成就的高度认可,彰显了我国在人工智能伦理领域的贡献和国际影响力。”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
17、北京大学发表最新Science论文
通过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 synthesis,FTS)工艺从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物)可持续生产燃料和烯烃,需要催化剂具备高选择性、工业生产率以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极低的特点。然而,目前工业用的铁催化剂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副产品,从而限制了碳效率。
2025 年 10 月 30 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丁教授、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温晓东研究员、刘兴武作为共同通讯作者(Cai Yi、Wang Maolin、Zhao Shu、Liu Xi、Xie Junzhong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Trace-level halogen blocks CO2emission in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for olefins production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在铁基催化体系中的合成气中添加微量溴甲烷,表面结合的溴与铁活性位点相互作用,抑制了水解离、一氧化碳和氧原子的重组以及烯烃加氢,从而实现了近乎零的二氧化碳生成量和高烯烃选择性和产量。
![]()
18、复旦大学,登Cell 头条!
听力损失是人类常见的感觉障碍,目前尚无针对遗传性听力损失的药物治疗方法。尽管近期针对先天性耳聋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已取得成功,但该领域仍缺乏标准化指南。
2025 年 10 月下旬,全球首个 「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国际专家共识」——「International expert consensus on gene therapy for hereditary hearing loss: Based on clinical trials」在Cell Press旗下期刊医学期刊Med上正式发布,并登上Cell Press官网头条。
该共识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舒易来教授牵头,舒易来教授、哈佛大学医学院Zheng-Yi Chen 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柴人杰教授和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Lawrence R. Lustig 教授共同通讯作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范新泰、高子雯、钟佳珂、陈玉鑫、陈小蕴及斯坦福大学医学院Lukas D. Landegger 教授和哥廷根大学医学中心Tobias Moser 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以及来自全球 46 位多学科专家历时 1 年有余,共同制定。
![]()
19、南开大学试点:将辅修纳入毕业要求
近日,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围绕“新在何处”核心问题,解析南开以“三新”建设引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之路。11月3日出版的《瞭望》新闻周刊(总第2172期)以《锚定服务教育强国使命 深化“三新”建设系统升级》为题刊发专访报道。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南开以多学科发展优势为基础,紧扣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三新”重点领域,着力形成特色鲜明、各展所长的发展形态。
在介绍“新文科建设特色”时,陈雨露提到,南开大学直面“文科教育创新不足”的问题,学校以“主修精简夯基+辅修交叉促融”为核心,全面升级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
![]()
PART.03 重要名单
01、多所985,扩招博士!
2025年10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一经发布,引发热议。简章提及:“2026年博士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5000名左右,其中校本部招生规模4000名左右。”另外,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985大学陆续发布招生简章,博士拟招生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
PART.04 其他资讯
01、教育部最新公告!这些院校加强审查
11月4日,浙江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浙江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相关情况。“十四五”对浙江科技事业意义重大,区域创新能力连续4年居全国第四,研发投入强度和全社会研发投入显著提升,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这五年,浙江在国家实验室等方面实现“零”突破,各类科创平台建设成果丰硕,实现优化整合与规范建设。下一步,浙江将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建设,提升创新体系效能,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注入科技创新动能,成为科技强国战略支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