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坛上的“孤胆英雄”还有多少?那些在网球、拳击、格斗、滑雪等个人单项比赛的冠军、世界冠军已经越来越多了,现在田径赛场上也有了这名“没有教练”的孤独冠军刘景扬(据说是没有专属教练,只有带队教练)!这说明了什么?当然个人的天赋、努力是必须的,但是曾经并不被看好的运动员,凭借现代社会超强的资讯和科学的训练方法,也许运动员个体已经可以逐渐摆脱“体制”的孵化、培育和束缚,也可以成为冠军!
![]()
人必须得有梦想,万一成功了呢?
早年间,一个小孩、一个青年人,想要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成为省市、全国乃至世界冠军,必须要具备N多条件,而最重要的一环,则是进入“体制内”的系统,成为被国家“培养”的一员——我们用这种举国体制的确创造了太多世界冠军、奇迹。但是,太多人怎么也想不明白,为啥足篮排的大球我们的成绩却是一退再退?赚钱最多、市场化程度最高(相比其他项目)、影响力最大的男足,可以说应该是名列所有体育项目最后一名?你可以列举出无数的“不利因素”,但脱不了干系的一定有它的管理机构和体制——有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个别在海外闯荡的“年轻球员”,却有机会回国或“被归化”进入国家队,那这些球员是怎么成长的?他们也是从市队、省队还是本土俱乐部成长的吗?
![]()
英雄勿问出处!干嘛非得是体工大队出来的?
这次的全运会女子100米栏的冠军刘景扬的妈妈,哭着说连教练都没有——所以如果给所有人平等比赛的机会,是否能“发现”更多的第一名或冠军?没有足协干预、涉足的苏超也似乎证明了这一点——运动不是某些人、某些机构的特权,不要觉得只有“体制内”的那些人、教练、专家、那些机构才是最专业、代表最高水准,只有他们才能培养出全国冠军、世界冠军的!一个烂到根、几届领导人都有贪腐罪行的机构,是必须要被改革的!
![]()
看看那些“专业机构”里藏污纳垢了多少年吧……
说句直白的话,以“举国体制”花费巨资、耗费很多人的人生、以成百上千倍的碌碌无为的专业运动员作为“陪练”,最终培养出凤毛麟角的世界冠军,究竟是为了什么?你可以说为祖国争光了,那么他们拿冠军可以让所有14亿人有面子、沾光了?还只是一小部分人的荣耀?还是因为他们拿了冠军,所以老百姓就被“带动起来”开始健身运动、身体健康了?所谓体育强国,不是拿出一些冰冷的数字,来说明有多少世界冠军、打破了多少世界纪录、花费了多少钱给老百姓买了多少健身器材、在多少中小学配置了多少器械增加了多少体育课、硬性把体育成绩加入中考……
![]()
在一些专家眼里,这种体制才适合我们。但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也许一个“理想”的体育强国,应该是这个样子:国民热爱体育运动,无论是何种运动,都有自己的专业赛事、都有各种层级水准的培训机构,大众媒体有各种转播报道,比赛期间有无数的观众为他们加油鼓劲,社会上有无数的专业公司机构生产设计适合各种运动的器械、器材、装备、用品,有大量配套的运动康复医疗机构,有适合上到80岁大爷大妈、下到3岁小宝宝的运动、赛事,每个人都希望能通过参加这些训练、比赛中,找到乐趣、找到伙伴、找到自己,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高自己的水平,甚至在这项体育活动中获得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到那时,也许多少个世界冠军都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在运动中体会到快乐、享受到健康成长——体育强国,强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而更应该是“国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