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央视 “顶配待遇” 批网红,不是小题大做!国家舆论要动真格了

0
分享至



起初,户晨风被封在不少人眼中只是又一起"网红失德"事件,但当中央电视台亲自下场点评——而非自媒体或纸媒发声时,舆论开始察觉异常。



紧接着,杨笠清空抖音账号、微博删至仅剩两条的操作,更让网友惊呼"清朗行动力度空前"。然而,将这些现象简单归因为专项整治,或许低估了其背后的深层逻辑。

从户晨风事件登上央视这一"顶配待遇"来看,这更像是一个明确信号:国家在舆论治理上已理顺思路、统一意志,国家机器正迎来一次关键转向。

大船难掉头,但一旦转向便不会轻易停歇——未来这类舆论整治将不再是"运动式行动",而可能成为一种长期常态。要理解这一转变,需从国家对舆论管控的权衡与破局说起。




舆论管控的"两难困境":自由价值与治理成本的长期权衡

此前,网友常疑惑为何网上部分"逆天言论"和极端观点未被及时管控,实则国家始终面临着两难的平衡。

一方面,足够的言论自由是全民社会监督、改善国家治理的重要助力。诸多社会问题的推动解决都离不开舆论的"围观力量",这种监督价值让国家对言论自由保持着必要的包容。

另一方面,简单粗暴地封禁观点类内容存在着巨大风险。作为强调言论自由的国家,若仅因观点异见、未达违法程度就实施制裁,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今天能因"不良观点"封号,明天是否会连"不唱赞歌"都被限制?甚至演变为"唱赞歌不够极端"也受打压?

言论自由的本质就是要容纳不同声音,哪怕是刺耳的、极端的"魔怔言论",如何在消除垃圾言论与保障言论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始终是治理难题。

更现实的考量在于治理成本。网络的放大效应本就易让言论走向极端,而管控这类分散的、仅停留在"口嗨"层面的观点,需要投入大量资源。

且这些言论发布者多是"有组织无纲领无纪律"的群体,除了情绪宣泄并无实际破坏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情绪垃圾桶"的角色。

因此,国家此前的策略更多是"露头就打"——如咪蒙、王慧玲等明显突破底线的案例才会被重点整治,对于一般性极端言论则保持克制。毕竟任何管理的核心目标都是"低成本高效能",若管控成本高于收益,治理便可能陷入"沉默状态"。



对立情绪失控:管理成本激增倒逼治理逻辑破局

这种长期平衡在今年被彻底打破,导火索正是一系列由极端对立情绪引发的事件:杨景媛事件、自行车男生事件、救人被投诉事件,以及重庆工商大学女生投诉女教授"媚男"事件。

表面看这些是性别对立问题,实则其最大恶果是直接导致国家管理成本,尤其是执法成本呈指数级上升,甚至逼近社会难以承受的边界。



这些事件中展现的"黑暗森林式猜疑链",正在摧毁民众私下解决冲突的传统模式——以往面对小摩擦,人们会倾向于协商妥协、息事宁人,毕竟为芝麻绿豆的小事报官打官司"成本太高",而公序良俗的存在也让这种民间调解成为可能。正因如此,我国在警力配置仅为万分之15的情况下,仍能维持世界一流的治安水平。

肖同学在图书馆被杨景媛对着裆部拍摄70分钟后,按以往经验选择让步道歉,却落得"物理意义上家破人亡"的结局——"你没有不雅行为为何道歉"的舆论审判,让"让步"变成了"罪证"。



这种案例一旦成为示范,民众的博弈逻辑便会彻底改变:既然妥协可能付出惨痛代价,不如选择"绝不退让、一切公对公"。

自行车男生事件中当事人拒绝沟通、直接交由警方处理;重庆工商大学教授若接受道歉可能被质疑"心虚",这些选择背后都是对"让步风险"的警惕。而这种转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报警和诉讼量的海量增加,执法力量被迫陷入"敷衍拖延"的恶性循环。

更严峻的是,这种成本激增已蔓延到多个领域。教育领域中,老师不敢管学生的现象愈发明显——因师生矛盾的私下沟通缓冲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投诉与控告,老师不得不"只做本职工作、其他随缘"。

而精英家庭可通过私立学校规避风险,底层民众却只能被迫承担新增的教育成本。当性别对立引发的治理成本,叠加贫富对立、民族对立、地区对立等舆论带来的压力,管控极端舆论的成本已远低于放任其蔓延的损失——舆论生态的恶化,最终自己给出了国家下定决心转向的理由。

常态管控的核心:瞄准"对立煽动"的国家机器调整

理解了这一逻辑,再看近期的舆论事件便豁然开朗。户晨风作为"区区网红"却能让央视亲自下场,这一待遇远超当年的咪蒙、卢本伟、MC天佑(这些案例最多是人民日报点评),背后正是国家机器开动的标志。

此次转向的核心整治目标很明确——"对立",即刻意煽动极端情绪的行为。户晨风通过苹果与安卓阵营制造贫富对立,杨笠主打性别对立,这些刻意撕裂社会共识的操作,正是当前舆论治理的重点对象。

也正因如此,户晨风事件后,杨笠等博主迅速清空内容、删除旧帖。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些长期游走在舆论边缘的从业者,最先感知到国家治理方向的变化,选择通过"蛰伏切割"规避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煽动对立的"意见领袖"往往并不信奉自己宣扬的理论:呼吁"千万不要嫁人"的王慧玲嫁给了英国人,主张极端性别观点的杨笠据传在弟弟结婚时也会做财产公证——他们的"蛰伏"更多是基于现实利益的选择,而非价值观的转变。

综上,以户晨风事件为起点的这轮整治,绝非临时的"清朗升级",而是国家舆论治理逻辑的根本性调整。当对立情绪推高的治理成本超过管控成本,国家机器的转向便成为必然。

未来,针对刻意煽动极端对立的管控将成为常态,其最终目标是缓和网上日益尖锐的情绪对立,重建一个更温和、理性的舆论环境。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场舆论治理的转向,既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升级,更是维护社会共识与民生福祉的必然选择。

#上头条 聊热点##热点##社会#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朝鲜两名高官发动兵变为张成泽报仇,因细节败露,金正恩一招镇压

朝鲜两名高官发动兵变为张成泽报仇,因细节败露,金正恩一招镇压

阿胡
2024-04-30 11:48:45
湖南女医生出轨17分钟视频:别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她的贞操

湖南女医生出轨17分钟视频:别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她的贞操

娜乌和西卡
2025-11-10 13:50:19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大国纪录
2025-11-17 09:17:59
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造反只因走投无路

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造反只因走投无路

霹雳炮
2025-11-12 23:24:11
楼市保卫战!网传上海一小区业主把挂牌价全调成15万一平,引关注

楼市保卫战!网传上海一小区业主把挂牌价全调成15万一平,引关注

火山诗话
2025-11-19 11:06:04
中方愤怒升级,解放军将实弹警告,日本拒不悔改,召中方大使抗议

中方愤怒升级,解放军将实弹警告,日本拒不悔改,召中方大使抗议

兵说
2025-11-19 11:56:50
心理学提醒:最好不要跟身边任何人,包括你的父母妻儿,分享这4件事

心理学提醒:最好不要跟身边任何人,包括你的父母妻儿,分享这4件事

东林夕亭
2025-09-24 08:27:41
淡出6年,无缘国乒安排,安置体育局的张继科年薪曝光,级别意外

淡出6年,无缘国乒安排,安置体育局的张继科年薪曝光,级别意外

体育有点水
2025-09-23 12:13:47
拼多多成现金王,利息赚钱超过美团

拼多多成现金王,利息赚钱超过美团

科技每日推送
2025-11-19 18:34:27
3-1!樊振东5天双杀+连场逆转王楚钦,27-7,邓亚萍:T0级别选手

3-1!樊振东5天双杀+连场逆转王楚钦,27-7,邓亚萍:T0级别选手

念洲
2025-11-20 19:31:41
60岁阿姨说:和两个男人搭伙后,我才明白女人老了真没必要找老伴

60岁阿姨说:和两个男人搭伙后,我才明白女人老了真没必要找老伴

惟来
2025-11-19 14:12:13
教育部:2026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270万人

教育部:2026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270万人

界面新闻
2025-11-20 15:01:46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上观新闻
2025-10-23 18:17:07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频道
2025-11-13 12:44:36
100个张家界“野人”,要断了全国减肥营的财路

100个张家界“野人”,要断了全国减肥营的财路

金错刀
2025-11-19 10:03:00
燃气公司未经我同意在我家安装燃气,协商无果,我每日按时关阀门

燃气公司未经我同意在我家安装燃气,协商无果,我每日按时关阀门

不易一字
2025-01-15 16:34:46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这次哈马斯的认怂和服输会让哪些人备感失落呢?大概有三类人!

这次哈马斯的认怂和服输会让哪些人备感失落呢?大概有三类人!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0-12 15:49:50
重大转变!特朗普:美国将批准

重大转变!特朗普:美国将批准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8 21:09:43
高血压要少吃苹果,越吃血管越脆?医生:吃水果关键要注意这几点

高血压要少吃苹果,越吃血管越脆?医生:吃水果关键要注意这几点

涵豆说娱
2025-11-19 16:18:14
2025-11-21 05:20:49
娱乐圈见解说
娱乐圈见解说
为大家带来欢乐精彩内容!
106文章数 2454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旅游
房产
时尚
艺术
家居

旅游要闻

刷屏!三湾层林尽染醉游人,工业地逆袭成大运河生态新标杆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全球颜值最高女孩集体掀桌,网友:太爽了

艺术要闻

惊!评委曝光参赛照片致命错误,快来看看!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