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法官,太谢谢您了,这一地大葱总算保住了!”被执行人傅某红着眼眶,紧紧握住瓦房店市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赵明的手。一旁,申请执行人王某也由衷感叹:“有事找法院,真找对了!”近日,一起因2.67亩土地引发的物权纠纷,在执行法官的温情调解下圆满解决,不仅保住了地里的收成,更弥合了邻里裂痕。
这起纠纷源于王某与傅某之间的物权保护案件。法院于2024年8月判决,要求傅某在同年11月30日前返还涉案土地。然而判决生效后,傅某拒不履行,并于今年春再次在争议地块上种植大葱。王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赵明接手案件后,没有简单采取强制腾退措施。通过查阅卷宗,他了解到双方本是同村邻里,矛盾不宜激化。“如果直接拔葱腾地,傅某投入的农资将血本无归,王某也可能错过春耕时机,结果是两败俱伤。”赵明决定以调解为先,力求实现双赢。
调解初期,双方情绪对立。面对僵局,赵明及时转为“背靠背”调解。
他先来到傅某家中,从农耕艰辛聊起,逐步引导其认识拒不执行的法律后果,以及维护邻里关系的重要性。随后又劝解王某:“现在拔葱,傅某损失大,您也要承担费用,不如等待大葱收获,既能减少损失,也不误农时。”
经过反复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傅某承诺在大葱生长期结束后返还土地,王某同意延期接收。签署协议时,曾经剑拔弩张的两人握手言和。
这起案件的妥善处理,在村里引起良好反响。
王一淇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张锡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