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全程机械化,单季稻变双季稻、再生稻……日前,福建南平武夷山市兴田镇南岸村亮出高标准农田建设“成绩单”:2025年双季稻种植面积达460亩,总产526.24吨,比种植单季稻产量翻了一番;再生稻种植面积720亩,两季亩产超960公斤,总产预计超691吨,增产30%。
农田高标准,丰收有保障。今年以来,南平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作为全市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小切口”之一,坚持问题导向与标本兼治,强化资金监管,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推进整治,推动“散装田”稳步升级为“吨粮田”。
突出协同联动,织密整治“监督网”
福建是全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粮食自给率仅为21%。作为福建省农业大市和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南平2024年粮食种植290万亩,实现粮食产量118.4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23%以上,连续多年稳居全省首位。
为压实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责任链”,南平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全局和重点督查事项。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调度,明确将整治成效作为检验“三农”工作的重要标尺。同时,强化资源保障,组建工作专班,形成市县联动、以强带弱的工作格局,为专项整治筑牢组织基础。
“老乡,这条渠修得怎么样?用水方便吗?”春耕前,南平市联合督查组深入建阳区莒口镇马伏村田间,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看似一句闲聊,却引出某段80余米护岸存在隐患的线索。经核实,该段护岸确存在基础开挖深度不足、未立模等质量问题,督查组当即督促整改。
这样“一竿子插到底”的监督,得益于南平市协同监督机制的持续发力。当地建立“农业农村+发展改革+财政”联动会商机制,联合印发专项整治通知,进一步厘清责任、明确要求。同时,驻局纪检监察组联合业务科室推行“组+局”联动模式,开展“点对点”会商,系统梳理廉政风险,构建“制度+项目+风险”三维监督清单,并多次组成联合督查组直插一线。
“如今,监督‘探头’已延伸到田间地头。”南平市农业农村局农发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深入27个项目现场,共发现问题36个,整改完成率100%,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突出源头治理,严把质量“三道关”
“好种出好苗”,良田建设亦如稼穑,重在源头。南平深谙此理,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严把申报、设计、质量“三道关”,致力于从源头杜绝“病从口入”。
“申报关”前移,杜绝“带病”立项。南平建立项目区“综合体检”机制,将灌排能力、环境承载力、耕地增产潜力及群众意愿等作为立项“硬杠杠”,已否决或优化调整不合条件项目10余个,有力提升项目科学性与可行性。
“设计关”提标,力戒“纸上谈兵”。当地严格落实“双审制”,即省市专家联审与项目实地会审相结合,对规划设计实行“零容忍”管控。3个设计深度不足、规划不合理的项目被“打回重来”,从源头上减少了施工变更与隐患。
源头把好关,方能治“未病”。在浦城县仙阳等7个乡镇的高标准农田项目评审会上,专家质疑接连不断:“这段机耕道与田面高差近3米,不放坡农机如何下田?”“路网过密且多为断头路,布局合理么?”最终,该数千万元投资项目被要求“回炉重造”。设计团队重新入驻,与村民同吃同住,实地测量每一处下田坡道。方案优化后,道路通达率达99%。
坚持“质量即生命”,南平将监管延伸至开工“第一锹土”。对防冲护岸、拦河坝、路基断面等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实行“显微镜”式监管,并建立影像追溯制度。通过抓早抓小,已及时纠正苗头性问题18个,有效杜绝了重大质量事故。
突出长效常治,巩固整治“硬成果”
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备受农民关注。今年来,南平市高度重视,出台系列措施确保资金的规范有效使用,确保整治见成效。
作为乡村振兴资金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南平市注重资金监管“全透明”,加强部门联动,打通财政部门、农业农村部门数据壁垒,实现乡村振兴资金在线监管平台信息“应纳尽纳”、资金流向“全程可溯”、使用结果“全面公开”。同时下辖县(市、区)全部在国库单一账户下设立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子账户,资金使用安全性和规范性跃上新台阶。
针对专项整治暴露的设计粗糙、随意变更、管护缺位等深层次问题,全市迅速启动建章立制工作;加快研究制定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前、中、后)的《关键环节工作指引》,着力扎紧制度笼子,推动整治成果转化为长效治理能力。
在督导调度环节,全市实行“线上监测+线下督导+月提示通报+约谈提醒”的闭环管理。对进展滞后整改不力的县(市、区)点对点提醒4次,同时通报至党委、政府形成强力震慑,推动整治压力层层传导,项目建设进度与质量实现双提升。
南平市专项整治中严格执行验收评审“回避制”,强化全过程廉政教育和警示提醒,坚决查处在农田建设中“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的典型案例,相关问题线索及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行业风气得到有效净化,风清气正的建设环境持续巩固。
今年以来,南平市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作为解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抓手,严格落实“三三制”工作法,完善分层分级管控制度,重点聚焦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设施渔业、乡村振兴试点示范6个资金使用“小切口”,压实责任链条,健全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走深走实,让惠民成效可感可及。
来源:农民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