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农田高标准 丰收有保障

0
分享至

耕种全程机械化,单季稻变双季稻、再生稻……日前,福建南平武夷山市兴田镇南岸村亮出高标准农田建设“成绩单”:2025年双季稻种植面积达460亩,总产526.24吨,比种植单季稻产量翻了一番;再生稻种植面积720亩,两季亩产超960公斤,总产预计超691吨,增产30%。

农田高标准,丰收有保障。今年以来,南平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作为全市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小切口”之一,坚持问题导向与标本兼治,强化资金监管,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推进整治,推动“散装田”稳步升级为“吨粮田”。

突出协同联动,织密整治“监督网”

福建是全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粮食自给率仅为21%。作为福建省农业大市和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南平2024年粮食种植290万亩,实现粮食产量118.4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23%以上,连续多年稳居全省首位。

为压实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责任链”,南平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全局和重点督查事项。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调度,明确将整治成效作为检验“三农”工作的重要标尺。同时,强化资源保障,组建工作专班,形成市县联动、以强带弱的工作格局,为专项整治筑牢组织基础。

“老乡,这条渠修得怎么样?用水方便吗?”春耕前,南平市联合督查组深入建阳区莒口镇马伏村田间,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看似一句闲聊,却引出某段80余米护岸存在隐患的线索。经核实,该段护岸确存在基础开挖深度不足、未立模等质量问题,督查组当即督促整改。

这样“一竿子插到底”的监督,得益于南平市协同监督机制的持续发力。当地建立“农业农村+发展改革+财政”联动会商机制,联合印发专项整治通知,进一步厘清责任、明确要求。同时,驻局纪检监察组联合业务科室推行“组+局”联动模式,开展“点对点”会商,系统梳理廉政风险,构建“制度+项目+风险”三维监督清单,并多次组成联合督查组直插一线。

“如今,监督‘探头’已延伸到田间地头。”南平市农业农村局农发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深入27个项目现场,共发现问题36个,整改完成率100%,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突出源头治理,严把质量“三道关”

“好种出好苗”,良田建设亦如稼穑,重在源头。南平深谙此理,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严把申报、设计、质量“三道关”,致力于从源头杜绝“病从口入”。

“申报关”前移,杜绝“带病”立项。南平建立项目区“综合体检”机制,将灌排能力、环境承载力、耕地增产潜力及群众意愿等作为立项“硬杠杠”,已否决或优化调整不合条件项目10余个,有力提升项目科学性与可行性。

“设计关”提标,力戒“纸上谈兵”。当地严格落实“双审制”,即省市专家联审与项目实地会审相结合,对规划设计实行“零容忍”管控。3个设计深度不足、规划不合理的项目被“打回重来”,从源头上减少了施工变更与隐患。

源头把好关,方能治“未病”。在浦城县仙阳等7个乡镇的高标准农田项目评审会上,专家质疑接连不断:“这段机耕道与田面高差近3米,不放坡农机如何下田?”“路网过密且多为断头路,布局合理么?”最终,该数千万元投资项目被要求“回炉重造”。设计团队重新入驻,与村民同吃同住,实地测量每一处下田坡道。方案优化后,道路通达率达99%。

坚持“质量即生命”,南平将监管延伸至开工“第一锹土”。对防冲护岸、拦河坝、路基断面等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实行“显微镜”式监管,并建立影像追溯制度。通过抓早抓小,已及时纠正苗头性问题18个,有效杜绝了重大质量事故。

突出长效常治,巩固整治“硬成果”

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备受农民关注。今年来,南平市高度重视,出台系列措施确保资金的规范有效使用,确保整治见成效。

作为乡村振兴资金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南平市注重资金监管“全透明”,加强部门联动,打通财政部门、农业农村部门数据壁垒,实现乡村振兴资金在线监管平台信息“应纳尽纳”、资金流向“全程可溯”、使用结果“全面公开”。同时下辖县(市、区)全部在国库单一账户下设立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子账户,资金使用安全性和规范性跃上新台阶。

针对专项整治暴露的设计粗糙、随意变更、管护缺位等深层次问题,全市迅速启动建章立制工作;加快研究制定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前、中、后)的《关键环节工作指引》,着力扎紧制度笼子,推动整治成果转化为长效治理能力。

在督导调度环节,全市实行“线上监测+线下督导+月提示通报+约谈提醒”的闭环管理。对进展滞后整改不力的县(市、区)点对点提醒4次,同时通报至党委、政府形成强力震慑,推动整治压力层层传导,项目建设进度与质量实现双提升。

南平市专项整治中严格执行验收评审“回避制”,强化全过程廉政教育和警示提醒,坚决查处在农田建设中“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的典型案例,相关问题线索及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行业风气得到有效净化,风清气正的建设环境持续巩固。

今年以来,南平市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作为解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抓手,严格落实“三三制”工作法,完善分层分级管控制度,重点聚焦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设施渔业、乡村振兴试点示范6个资金使用“小切口”,压实责任链条,健全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走深走实,让惠民成效可感可及。

来源:农民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有趣!今晚决赛广东兵战广东队,单场轰36分,郑永刚能锁死他吗?

有趣!今晚决赛广东兵战广东队,单场轰36分,郑永刚能锁死他吗?

南海浪花
2025-11-20 06:30:32
不应该把精力放在防农民工“返乡滞乡”上, 要放在防经济滑坡上

不应该把精力放在防农民工“返乡滞乡”上, 要放在防经济滑坡上

三农雷哥
2025-11-19 17:18:15
郭台铭彻底翻盘!大陆市场竟迎来颠覆性转折!

郭台铭彻底翻盘!大陆市场竟迎来颠覆性转折!

舞指飞扬
2025-11-08 09:11:02
为什么上海人那么好辨认?网友:我是上海人,可是我一点都不精明

为什么上海人那么好辨认?网友:我是上海人,可是我一点都不精明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8 00:15:09
巴萨离谱操作:要求莱万别进球!否则要付250万 莱万懵了

巴萨离谱操作:要求莱万别进球!否则要付250万 莱万懵了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20 16:01:23
一身赘肉成选美冠军,真的只是颁奖“乌龙”?

一身赘肉成选美冠军,真的只是颁奖“乌龙”?

新民周刊
2025-11-20 12:37:25
求你们别再随便引进日本电影了,就像好好的一盘菜吃出苍蝇的感觉

求你们别再随便引进日本电影了,就像好好的一盘菜吃出苍蝇的感觉

八卦南风
2025-11-19 18:10:02
炸裂!切尔西疯狂追逐拉什福德,真相令人震惊!

炸裂!切尔西疯狂追逐拉什福德,真相令人震惊!

澜归序
2025-11-20 01:55:55
柯文哲结局已定,岛内曝退党潮,大陆判断没错,两岸统一大势所趋

柯文哲结局已定,岛内曝退党潮,大陆判断没错,两岸统一大势所趋

起喜电影
2025-11-19 09:17:26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法老不说教
2025-11-03 19:36:43
当初的董文华事件

当初的董文华事件

张家九小姐
2025-09-25 15:26:51
手术花了60多万,怎么会这么贵?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被患者家属举报后,查出26项违规问题

手术花了60多万,怎么会这么贵?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被患者家属举报后,查出26项违规问题

浪潮新闻
2025-11-20 09:26:33
糖尿病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少吃西红柿,多吃这6物

糖尿病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少吃西红柿,多吃这6物

健身狂人
2025-11-12 14:10:12
新秀榜更新:湖人被截胡的次轮秀升至第四!弗拉格场均15分排第三

新秀榜更新:湖人被截胡的次轮秀升至第四!弗拉格场均15分排第三

你的篮球频道
2025-11-20 08:30:55
高市早苗一上任,俄罗斯就高度警惕,派轰炸机绕飞日本海

高市早苗一上任,俄罗斯就高度警惕,派轰炸机绕飞日本海

极目新闻
2025-11-20 13:49:08
台军老兵叮嘱儿子:如果两岸开战,一枪干掉让你冲锋的长官!

台军老兵叮嘱儿子:如果两岸开战,一枪干掉让你冲锋的长官!

浩渺青史
2025-11-17 16:56:51
午评:创业板指半日跌0.52% 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双双创历史新高

午评:创业板指半日跌0.52% 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双双创历史新高

财联社
2025-11-20 11:32:05
一位7年护工自白:只要老人进了养老院,九成以上就再也回不了家

一位7年护工自白:只要老人进了养老院,九成以上就再也回不了家

小怪吃美食
2025-11-14 08:01:04
妻子怀孕9个月男子申请陪产假,8分钟后被辞退,公司:陪产假是不劳而获,双休日上班是常态,法院:公司违法

妻子怀孕9个月男子申请陪产假,8分钟后被辞退,公司:陪产假是不劳而获,双休日上班是常态,法院:公司违法

极目新闻
2025-11-20 11:58:26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混沌录
2025-10-22 21:54:06
2025-11-20 18:43:00
中国经济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经济网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41629文章数 4741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开奥迪上班被婚车车队当成头车 7台奥迪跟到工厂

头条要闻

男子开奥迪上班被婚车车队当成头车 7台奥迪跟到工厂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换购价15.98万起 广汽丰田全新威兰达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手机要闻

消息称vivo X Fold6走普及路线,正测试骁龙8 Gen 4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