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养老认证,天不亮就得往县城跑,排队、填表折腾大半天;现在干部上门,拿手机对着脸一扫,几分钟就搞定了!”宁陵县石桥镇村民刘近平近日的办事经历,成了当地政务服务变革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宁陵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构建“热线通民声、大厅通服务、诉办通堵点、网办通流程、全域通效能”服务体系,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型,为县域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民声通”搭建政民连心桥。宁陵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开设“方言专席”“视频帮办”,整合电话、微信等,形成立体化诉求表达体系。更关键的是,“民情研判专班”深度挖掘热线数据,将个案问题转化为治理决策:针对企业集中反映的政策理解难,相关部门推出解读指南;针对农村文化设施使用率低的呼声,文旅部门优化“送戏下乡”机制,让群众诉求有回应。
“服务通”延伸便民最后一公里。在标准化建设的县乡政务大厅,“红马甲”帮办代办队伍格外显眼。除了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他们还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者提供收件、代办跑腿服务。结合“首席代表制”和“全科型”窗口,该县实现简单事项即时办、复杂事项限时办,办事效率大幅提升。
“堵点通”实现未诉先办。该县将治理关口前移,通过分析季节性、周期性诉求规律提前部署应对:汛期来临前,联合多部门排查易涝点;企业注册高峰期,增设服务窗口。遇到跨部门疑难问题,由分管县领导牵头会商,形成“小事热线解决、大事部门协调、难事高层推进”的治理新格局。
“流程通”驱动数字赋能。登录宁陵政务服务网,智能客服“宁小政”24小时在线答疑;“一网通办”深度应用,电子证照库让群众免于重复提交材料;“一件事一次办”专区将新生儿户口、医保等业务打包办理。特别设置的“适老化专区”,采用大字体、语音导航,帮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效能通”促成系统跃升。线上线下融合、人工智能协同、主动治理常态,宁陵县通过“五通”协同,实现政务服务从“优”到“精”的质变,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来源:商丘日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