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一篇闲聊。即便我不承认,相信也会有人斥责我是闲着没事找不自在,胆敢往一方荣耀上泼凉水。于是我开篇就主动承认是闲聊——聊一聊欲罢不能的心中事。事先声明,我并不排斥通过传说促进名胜景点打造,只是看到有人把传说当成真实的历史后有点着急。
关于“康熙皇帝平山头”这个话题,其实从出现就有“姑妄听、姑妄言”的标签,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民国之前的史料均未记载,只是后来一则杂书上的轶闻太过引人遐思,又被世人频频引用,才最终让捕风捉影趁机入史,披上了传之不朽的“羽衣”罢了。
有朋友留言问起吉林市的北山之前是不是叫九龙山。之所以有此一问恐怕是有官方市志为据。比如《吉林市市区文物志》在“名胜”一节就提到:“北山原有山峰九座,有九龙山之名,康熙年间,曾有堪舆术士说吉林乃藏龙卧虎之地,久后当有帝王出现。这种无稽之谈引起清王朝的注意,遂命宁古塔将军将北山山峰凿去数座。后来,由于‘九龙山’地处将军公署之北,改称北山”。
因这段话使用了“宁古塔将军”、“将军公署”等特定时期严谨异常的名词,“凿”字又符合北山多岩少土的地貌,加之平衡了传说过于突兀的痕迹,经官方修史的背书,遂让人们相信史上真有凿山破风水这事。
事实上,在清代史料中,道光年间的《吉林外纪》记载的山名就是北山,当时北山唯有一个别称是叫“玉皇阁”,根本没提什么九龙;光绪年间的《吉林通志》记载的山名也是北山,词条中甚至舍去了“玉皇阁”的称谓。至于《清实录》则更无此事记载。
九龙山的称谓最早出现在民国二年魏声和所刊印的《鸡林旧闻录》中。在这本书的第四卷中记载:吉林省城北山下,有演武厅故址。厅对北山,山有九峰拱卫,土人称为九龙之象。有勘舆家谓此地有王气,如私葬厅前,其子孙必贵为天子。此语达于帝都,康熙朝遣人至此凿毁数峰,并谓土门岭有两峰对处为“龙过脉”,亦凿断之以破其兆。虽不经之谈,而清廷迷妄忮忌竟如此。
然而这则记载究竟是采自民间广泛传播,还是向魏夫子讲述此事的人一时兴起,则很有推敲的余地。现就上述文献记载,聊一聊自己对康熙帝平山头的看法。
首先,九龙山不大可能是北山之前的称谓。清代前期,吉林城以满族文化为主,除城市及城市中的新生事物,山川湖沼的命名大多与满语有关。比如龙潭山早期就叫“尼什哈山”,小白山叫“温德亨”山。虽然北山临近汉军旗人聚集的水师营,但当时的水手船工在吉林地方为山川命名的概率微乎其微,尤其后来水师营长期为黑龙江将军的派驻机构,更没有喧宾夺主给山岭起名的可能。因此我觉得北山在清代从始至终就叫北山。
其次,有人会说“破风水”乃是皇家讳莫如深的秘事,不会轻易被清代人记录于历史。这一点其实也站不住脚。民国时期真正编写严谨且集大成的莫过于《永吉县志》,该书第二十卷曾大篇幅介绍过北山的山形地貌,其中没有一点“九龙”的字样;第五十卷记载北山公园修建的情况,天马行空的叙事中也没有丝毫“平山头”的奇幻妙笔。可见九龙山的说法即便有,也绝非当时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甚至到了伪满时期官方搜罗记载各地民间传说、俗谚的《吉林乡土志》中,也没有“九龙山”的点滴笔墨。
再有就是康熙年间吉林城的城市规模和生产力水平不支持平山头施工。吉林城在康熙年间规模不大,人口较少,除几千户旗人军户外,汉人民户更少(《吉林市发展史略》记载清雍正十二年民户才2387户)。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务农戍边条件已十分艰难——组织起凿平山头的器具和劳力是难以想象的,大张旗鼓平山头是不可思议的,如此大规模的工程没留下广泛的民间共同回忆更是匪夷所思的。更何况迄今为止,吉林市既没发现凿平北山的任何痕迹,也没有发现凿山之后产生的巨量固体堆放物。因此我认为康熙皇帝平山头应为子虚乌有的故事而已。
最后就是北山的九座山头可能都健在。《吉林市山水地名志略》记载“北山有大小九座山峰,亦称九龙山”。其实在航拍技术比较发达的如今,如果有兴趣的朋友,不妨飞一下,俯瞰一下北山,是不是“九龙俱在”。
尽管我不相信康熙帝平山头的传说,但若是魏声和夫子记述的堪舆之说成立,即北山东西峰之间真符合“龙过脉”标准的话,那么北山在历史上还真有一次“断龙脉”。1932年,日伪当局在北山兴建揽辔桥,1935年石桥竣工。当时在东西两峰之间连挖带凿顺便炸,弄出一条新山道,使得东西两峰更显挺拔峭立。该工程在风水上应属于“断龙脉”——尽管立了傀儡皇帝,修了名胜景点,可悄眯眯毁掉吉林北山龙脉的真凶还是居心险恶的日本鬼子。
曾经我一直觉得九龙山可能是从北山过黑沙岭直至玄天岭一线的山峦,毕竟舒腰展臂才是龙的形象,至少叫龙的山岭该有盘虬蜿蜒的气势。后来有朋友说北山的九龙是盘龙,山上的玉皇、关帝、药王的庙堂就是全方位镇压盘龙起势的法器。另外,吉林城这地方铜帮铁底,官气腾腾,规矩森然,多大能耐的人到这里都得消停——是龙到这里也得盘着!
听这话时我不禁哑然失笑,可还是下意识地朝北山方向望去,目之所及只见楼林阻隔、人气飘渺,其它,什么也望不到。
![]()
![]()
![]()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特别鸣谢贾大为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