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
![]()
![]()
高墙内的“云”见面
一次跨越千里的亲情连线
科技赋能,让高墙内外温暖相连

![]()

近日,在上海市宝山监狱一场特殊的“云”会见正悄然进行。屏幕两端,连接着67岁的罪犯“溪鸿”(化名)和他远在北方老家、已年逾九旬的老父亲。近日,这位老人因身体机能急剧衰退而突然卧床不起,生活无法自理,情况危急。
一根网线,重连缺席的亲情
“溪鸿”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余刑尚有八年。自入狱以来,年迈父亲的健康状况始终是他最深的牵挂。近日,当他得知父亲突然卧床不起、无法自主进食的消息时,面对漫长的剩余刑期和父亲健康状况的急剧变化,他的内心充满了悔恨与牵挂,更多的是面对这种窘境的无力与茫然。
监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向监狱申请启动最新的远程视频会见系统。监狱积极响应,希望通过科技之力,为这对父子搭建起亲情的桥梁,也为“溪鸿”的改造注入积极动力。
![]()
视频接通的那一刻,“溪鸿”看到屏幕那端的父亲面容憔悴、身形虚弱,岁月与生活在父亲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心中五味杂陈,哽咽啜泣,难以言语。他的父亲通过屏幕用尽力气,挣扎着叮嘱:“好好改造……出去以后……好好做人……”
这一句跨越千里的嘱咐,让“溪鸿”的眼泪瞬间决堤而出,也让他深刻体会到违法犯罪所需要承受的代价——失去自由之身,身陷囹圄之内,身不由己,虚度光阴,更无法履行对亲人的责任。
一声警钟,自由与亲情的代价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溪鸿”的经历令人感慨。十四年的刑期,意味着他几乎注定将错过陪伴父亲安度晚年的时光。这种因失去自由而导致的亲情缺位,是服刑必须面对的沉重代价之一。
此案例也向社会公众发出深刻警示: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任何违法犯罪行为,最终付出的都不仅是人身自由的丧失,更是与亲人相伴时光的永远错过,是人生中无法弥补的遗憾。切莫因一时糊涂,铸成终身悔恨,这也是监狱改造工作希望传达给社会的正面信息。
一种温度,科技赋能监管改造
这场特殊的视频会见,正是上海监狱系统推进“数治监狱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科技带来的改变,正悄然融入监狱管理的方方面面,为监狱改造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以来,上海监狱持续推动科学技术与监管改造工作的深度融合,逐步优化传统管理模式。远程视频会见、线上汇款等便民举措不仅为服刑罪犯家属切实减轻了家庭负担,提升了各方面的身心体验,更体现了监狱在严格执法之外,不断加强人文关怀的努力。
这些具体举措的落实,共同体现出上海监狱在践行改造宗旨上的坚定决心和积极行动。通过科技赋能,监狱不仅为服刑罪犯提供了与家人沟通的桥梁,更为他们的改造之路注入了新的希望和动力。
一次“云”见面,安抚了病榻上的老人,也触动了一颗悔过的心;一项“指尖”服务,方便了千里的家属,也传递出司法的人文关怀。科技赋能之下,上海监狱工作正朝着更加规范、专业,也更加高质量的方向稳步迈进。
1、【诈骗犯的自白】第一集:“杀猪盘”怎么“杀”
2、【法治在行动】从“单兵”到“联动”:监狱法治共建的“三剑合璧”
3、【践行改造宗旨】你见过这样的改造吗?一支口琴、一亩菜园与重塑新生
编辑:许立春
供稿:宝山监狱 郑迪 林立融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
上观号作者:上海监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