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20日)是“世界胰腺癌日”。罹患胰腺癌是不是就等于判了“死刑”?被称为“癌症之王”的胰腺癌有哪些蛛丝马迹可寻?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诊室内,80岁的黄阿姨正在女儿的陪伴下进行复诊。三年前,黄阿姨查出胰腺癌并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手术后接受化疗、放疗和药物治疗。今年年初,黄阿姨出现了癌症复发转移的情况,便来到光华医院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
“中医治疗过程中,医生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和气血、脏腑功能,提高我妈妈机体的免疫力。从最初发现胰腺癌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年零三个月了,现在我妈妈的整体状态还是不错的。”黄阿姨的女儿告诉记者,从最初发现母亲患上胰腺癌时全家人的恐惧甚至绝望,到后来接受现实并积极配合治疗,再到现在的信心满满,他们全家都经历了一个“蜕变”。
胰腺究竟在哪里?它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医学上称胰腺癌为“癌中之王”?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主任刘煊给出了回答→
胰腺位于胃后方、脊柱旁,长15至20 厘米,形似舌头,因深藏腹腔摸不到、感觉不到,被称为“沉默器官”。
![]()
“胰腺是消化和代谢的‘双重功臣’,它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还分泌含消化酶的胰液,分解蛋白质、脂肪等食物,是消化吸收的关键助力。”刘煊说,之所以被称为“癌中之王”是由于胰腺癌的恶性程度高,患者整体的生存期不是特别理想。此外,胰腺的位置比较深,所以80%的患者在发现这个肿瘤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中晚期。“普通B超很难发现早期微小病变,高危人群可以结合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CA19-9显著升高与胰腺癌密切相关),主动进行CT检查从而提高早期诊断率。”
那么,胰腺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 家族遗传
胰腺癌具有家族聚集性。直系亲属有一人患胰腺癌,患癌风险为普通人4倍。若两人发病,风险则为16倍。
· 饮酒
酒精除了伤肝,也伤胰腺,甚至诱发慢性胰腺炎。而这种病,会大大提高患癌的风险。
· 吸烟
吸烟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高危因素。烟民的胰腺癌发生率是其他人的2—2.5倍。烟雾中的致癌物,会通过口腔,进到胃和十二指肠,然后进到胰腺中,造成胰腺的损害。
· 糖尿病
糖尿病和胰腺癌互相勾结,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发生率是正常人的2倍,胰腺癌患者的糖尿病发生率也是正常人的2倍。
胰腺癌并非无迹可寻,还是可以通过身体的“预警信号”来早期识别→
· 各种难治的“肠胃病”
上腹不适、闷胀痛是多数胰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这种疼痛多在夜间加重且常与体位有关,仰卧时加剧,蜷曲时减轻,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腰背痛。
· 身体无故虚弱低烧、体重下降
部分中老年胰腺癌患者早期有虚弱、体重下降、低烧的症状,前两者更是达到了半数之多。如果没有刻意减肥,体重却在一两个月期间减轻10%,也要考虑胰腺癌的可能。
· 皮肤颜色加深、变黄
如果胰腺癌发生在胰头,那么胰腺会发出第三个预警信号——黄疸,也就是巩膜和皮肤的颜色明显变黄。半数以上老年胰腺癌患者都会有黄疸表现。此外,很多胆道疾病,如胆结石、胆囊炎也可能导致黄疸,这需要医生做出进一步检查判断。
· 内分泌变化
胰腺癌会导致患者胰腺的结构功能被破坏,降低胰岛素的分泌,从而表现出与糖尿病相关的症状,如尿频、饥饿和口渴等。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波动且药物控制不理想,或者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中年人突发糖尿病,也要注意排查胰腺癌。
· 持续的腰酸背痛
胰腺属于“腹膜外位器官”,也就是说在胃肠后面,更靠近背部,腰酸背痛也可能是胰腺在高呼“救命”。长期腰背部疼痛的朋友,要及时就医检查。
刘煊也提醒,胰腺癌虽然凶险,治疗固然重要,但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才是上策,注重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将癌症的患病率尽可能降低。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稿/摄影:赵 立
编辑:陈 莎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