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周家桥街道的虹桥新城居民区迎来了一件喜事——经过精心改造的“凝聚馨城”会客厅正式对外开放。这个曾经功能单一、设施陈旧的空间,如今焕然一新,成为集文化活动、便民服务和社区治理一体的温馨家园。
![]()
走进位于小区会所一楼的“凝聚馨城”会客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舞蹈区。一大早,几位居民正在排练舞蹈,动作舒展,笑容洋溢。“以前活动空间有限,设施也比较旧,现在改造后环境好了,大家跳舞的劲头更足了!”正在练舞的居民李阿姨高兴地说道。
![]()
据介绍,会客厅的前身是居委会的活动室和舞蹈房,但该空间功能区域单一、墙面空间有限,且室内桌椅设施陈旧,难以满足居民需求。“我们居民区里的舞蹈队伍很多,有拳操队、民族舞队、踢踏舞队、健身操队等6支舞蹈队伍,对于舞蹈空间的需求较大。”虹桥新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磊介绍道,“趁着这次打造会客厅的契机,我们打通了活动室和舞蹈房,对舞蹈房进行了全面升级,增设了专业的舞蹈杆、大镜子和木地板。”
![]()
![]()
![]()
而原本的活动室区域,则变身为一个生动的“社区治理博物馆”。在改造中,居民区创新性地将空间改造与治理成果展示相结合,把会客厅打造为激发居民自治意识的重要阵地。在别具匠心的墙面设计中,墙面的一边展示居民区特色的党建“四协”(协助、协力、协同、协商)工作法和“三驾马车”“四位一体”工作经验,另一边则以照片墙形式记录近10年微更新历程。特别设置的时间轴生动再现了地下车库消防系统改造、网络全覆盖等重要项目的推进过程。“每个展示内容都是居民亲身参与的故事。这种可视化展示让居民真切感受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理念,有效提升参与热情。”
![]()
此外,会客厅还特别设置了“首问接待台”。”“居委会办公区在小区会所的三楼,考虑到我们社区老龄化程度较高,很多老年居民反映上下楼不方便,现在把服务窗口前移,在一楼会客厅处设立接待点位,让老人不用爬楼就能办事。”朱磊解释道。未来,居民区还将依托会客厅,把更多便民服务“送下楼”。
![]()
据了解,今年以来,周家桥街道依托“苏河同周、匠心‘社’计”自治项目,推动21个居民区量身打造各具特色的社区会客厅,通过小空间撬动大治理,用微更新促进大幸福,让更多个性化、有温度的公共空间出现在居民“家门口”,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部分图片来源于虹桥新城居民区
撰稿/摄影:何郁柠
编辑:陈 莎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