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浦江郊野公园推出沉浸式红色主题互动解密项目《红影寻踪》。走进活力森林区,游客可化身“红影小队”的一员,开启一场名为“红影寻踪”的穿越百年之旅,在行走与探索中,完成一场与红色历史的深度对话。
![]()
浦江郊野公园联合上海戏剧学院,挖掘浦江镇、浦锦街道的本土红色资源,以经典剧目《寻找第十二人》为蓝本进行创新演绎,共同打造了这一集实景解密、剧情互动与影视化叙事于一体的沉浸式红色主题教育项目。“红影寻踪”项目自9月底上线以来,累计接待20场,近600人次。
4大任务站点、6条特色路线
“红影寻踪”项目精心规划了4大任务站点和6条各具特色的体验路线,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参与需求。
![]()
参与者既可以选择时长约一小时的基础版,快速体验“寻找初心站”和“红影解码站”的核心剧情;也可以加入75分钟的水路版,乘上电动艇,模拟当年地下工作者的“水上运输线”,感受别样的惊心动魄。追求挑战的青少年和成人可以选择林间版的绿线,在专业的树上设施间完成“穿越封锁”的体力考验;而偏好地面解密与团队协作的,则可以选择林间版黄线或长达110分钟的通关版,全景式重温从建党、抗战到解放的革命历程。
![]()
水上运输线
![]()
穿越封锁
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让每一位参与者都从“旁观者”变成了“亲历者”。在任务开始前,大家需要解锁自己的“红色身份”——或是统筹规划的队长,或是破译密码的情报员,或是传递密信的通信员,各司其职,共同协作。手持“红色任务书”,团队将在高度还原的石库门场景中推理“谁是第十二人”,在模拟的1945年“浦边交通站”体验运送物资、对接暗号的紧张,在“前线烽火站”通力合作,破解密码阵,共同迎接“解放上海第一声”的历史性振奋。
![]()
当集齐所有“红影密钥”,最终步入“红影解码站”时,一段充满仪式感的旅程在此达到高潮。一条融合电影元素的长廊,串联起从纸媒、电报到电话、智能AI的时代通讯印记,让参与者在互动中深刻感悟百年征程的艰苦卓绝与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那句“你我必将成为下一个传承者”的信念也随之在心底深深扎根。
![]()

“沉浸式 + 任务化”
创新红色教育新体验
“我们项目的核心特色,就是‘沉浸式+任务化’。”
浦江郊野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以其广阔的森林、蜿蜒的水系和专门打造的场景,成为了一个宏大的、没有围墙的历史剧场。在这里,展览展示、声光特效、NPC(非玩家角色)的专业演绎等多种表现形式有机融合,共同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使参与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切身地感受到革命岁月的艰辛卓绝。
这种模式成功地实现了“游、学、思、悟”的深度融合,让红色教育从传统的单向灌输与被动接受,转变为参与者与历史、与项目之间积极的“双向奔赴”。
![]()
记者了解到,“红影寻踪”采用了“可定制+开放式”的运营模式,并获得了上海市闵行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支持。它既能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团体提供个性化的路线定制服务,满足党建、团建和研学需求,也向公众开放预约组队。同时,项目还设有免费参观区域和红色影片展播,让红色教育真正打破门槛,走向亲民化、生活化。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中的“浦边交通站”(依托皮划艇项目)和“前线烽火站”绿线(依托树上探险项目),巧妙地吸收并转化了园区内已有的市场化休闲运动项目,为它们注入了深厚的红色历史内涵。这种“红色+”的融合模式,不仅盘活了现有资源,更使得传统的红色学习体验变得更具趣味性、参与性和主动学习性,激发了青少年等群体的浓厚兴趣。
![]()
此外,此次浦江郊野公园与上海戏剧学院的深度合作,充分融入了红色电影元素与专业叙事技巧,不仅展现了上戏的电影专业特色,也强化了浦江郊野公园作为上戏实训实践基地的功能,实现了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互补与共赢。
![]()

【活动地点】浦江郊野公园活力森林区
【参与方式】公众可通过公园官方公众号浦江郊野公园预约体验(最低成团人数为12人),团体请联系客服定制专属路线(按12人成团标准安排)
【客服咨询电话】15317983289(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7:00)

记者:李逸
视频:李铭萱
初审:方佳璐
复审:方雨斌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