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闵行这座葫芦园里,他们和“葫芦爷爷”学知识、做手工、共成长......

0
分享至


秋日阳光正好,洒在七宝明强幼儿园的葫芦园里。藤架下,孩子们围着小木桌,对着桌上形态各异的葫芦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这些葫芦,正是头顶藤架上结出的果实,见证了幼儿园四年来的种植传统与教育探索。



教育缘起:从一颗种子到一片乐园

“我喜欢葫芦,过家家时可以当食物,叶子还能泡茶喝!”

“夏天可以用葫芦瓢泼水玩!”

“葫芦长得像个‘8’字!”

关于葫芦,孩子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而这个葫芦园的故事,要从一位特别的“葫芦爷爷”说起。

刘锋师傅是幼儿园的保安,也是位种植爱好者。2022年七宝明强幼儿园建园不久,园内需要植物点缀,刘师傅看中了葫芦——“葫芦好看又好玩,很适合小朋友”。那年三月,他播下种子,十月收获了7只葫芦。孩子们看到形态奇特的葫芦都很喜欢,从此,葫芦种植不仅成为幼儿园的传统,更逐步发展为融合生命教育、劳动体验与艺术创造的园本课程。


葫芦的数量逐年增多,占地面积也越来越大。刘师傅也成了孩子们最熟悉的“葫芦爷爷”。每天列队时,总有孩子跑着围上去,抛出无数个“为什么”:葫芦是怎么长大的?葫芦为什么能爬那么高?葫芦什么时候可以摘下来呀?葫芦摘下来可以吃吗?面对这些好奇的小脑袋,葫芦爷爷总是笑着一一解答。

每年葫芦成熟到可以采摘的时候,一场妙趣横生的葫芦分享会都会在园内展开。分享会上,所有成熟的葫芦都会展出,小朋友们根据葫芦的重量评选出“葫芦王”,给各式各样的葫芦取名字——“这个脖子长长的叫长颈鹿,那个造型像东方明珠所以是东方明珠葫芦,还有叫烟花葫芦的。”孩子们取名字总是充满着奇思妙想。


课程共生:陪伴中的生命教育与课程融合

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孩子们学会了知识,更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生命的成长与劳动的喜悦。

在葫芦爷爷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会了辨别葫芦的成熟度——当葫芦表面的绒毛脱落,就意味着可以采摘了。他们还掌握了保存技巧:葫芦采摘后刮皮、洗净,放在阴凉处风干,待颜色变黄后就能长期保存。老师们则组织孩子们发挥创意,将葫芦制成工艺品,实现了从自然物产到艺术创作的跨越。



葫芦爷爷的用心不止于此。园内有个孩子因先天疾病行动不便,采摘活动时只能羡慕地看着其他小朋友爬上爬下。葫芦爷爷见状,立刻轻轻抱起她,让她也能触摸葫芦。“她当时就特别开心。”这个温暖瞬间,被珍藏在了葫芦园的记忆中。

作为全程养护者,葫芦爷爷敏锐地发现:葫芦快速生长的暑假,孩子们却无法观察。于是他建议将播种时间从三月推迟到四月,有效延长了孩子们的观察期。

连续种植两年亚腰葫芦后,葫芦爷爷还决定更新一下种植的品种,“我就想要这个葫芦长出来的样子跟孩子原先看到的不一样。”于是今年的葫芦就新增了许多品种:冬瓜葫芦、莲花头葫芦、钱袋子葫芦。小小的一方葫芦园里,内容越来越丰富。



课程拓展:从葫芦园到教育沃土

“因为有了葫芦园,许多内容都可以融入幼儿园的课程体系。”金霞园长道出了葫芦园存在的深层价值。

围绕葫芦,幼儿园开发了一系列微课程,还成立了葫芦项目组。老师们根据不同年龄段特点设计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参与进去。成功的班级活动还会推广到其他平行班,确保所有孩子都能收获与葫芦相关的亲身经历。




此外,园方请来了葫芦非遗大师开课,孩子们化身小记者轮番提问;园方还与金葫芦慧耕园对接,带孩子们实地参观种植基地。见到大面积的葫芦基地和特殊的“套版葫芦”,孩子们直呼“长见识”。


随着课程深入,劳动教育也被融入其中。夏季过后,葫芦藤叶枯黄,杂草丛生,孩子们参与拔草、去黄叶。“去黄叶看似简单,直接扯会伤到藤蔓,孩子们就要思考如何有选择地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劳动,更学会了思考与合作。

“孩子们非常感兴趣,觉得能为葫芦锄草、剪黄叶很自豪。”金园长说道。


在开发葫芦微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们的教育理念亦随之转变,愈发擅长利用园内现有资源。葫芦写生项目把美术课堂带到户外,孩子们带着画板在葫芦园里写生。“比起在教室内观看图片作画,近距离的观察使孩子们的画作更加生动鲜活。”保教主任陶老师说道。


葫芦微课程也给老师们带来启发:“只要老师放手,让孩子亲身体验,他们积攒的经历和经验就弥足珍贵。既有内驱力,又会将经验内化分享。”每年的葫芦分享会就是最好的证明。孩子们从最初的观察者,逐步成长为参与者、主导者,真正实现了“与葫芦共生长”。




孩子们的葫芦作品

“我们感受到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增强——观察力、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和合作能力,对葫芦的了解也更加深入。”金园长补充道,“利用在园资源,创造机会,放手让孩子去经历,在体验中沉淀成长的力量!

记者:汤若瑜(实习)

部分图片:七宝明强幼儿园

供稿:齐音

初审:岳顺顺

复审:范仲毅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惠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勇辉被查!8天前被突然免职

惠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勇辉被查!8天前被突然免职

南方都市报
2025-11-20 14:32:10
性学专家李银河说:你若50岁左右,人生余额已不多。不出意外…

性学专家李银河说:你若50岁左右,人生余额已不多。不出意外…

豁达宇宙
2025-10-22 18:31:20
电池不变续航升级821公里,Model Y含金量还在提高

电池不变续航升级821公里,Model Y含金量还在提高

邱小铖
2025-11-18 17:43:19
俄媒:俄试飞员博格丹透露,苏-75战机将于2026年初首飞

俄媒:俄试飞员博格丹透露,苏-75战机将于2026年初首飞

环球网资讯
2025-11-19 14:32:21
部门裁员50人匿名互投,我投自己想拿钱走人,结果另外49票都是我

部门裁员50人匿名互投,我投自己想拿钱走人,结果另外49票都是我

二十一号故事铺
2025-11-17 18:00:09
台上玄彬孙艺珍深情表白,台下宋慧乔看红眼?明星表情耐人寻味

台上玄彬孙艺珍深情表白,台下宋慧乔看红眼?明星表情耐人寻味

安宁007
2025-11-20 01:14:29
不管卤什么肉,只要放3克它,卤肉出锅十里飘香,肥而不腻

不管卤什么肉,只要放3克它,卤肉出锅十里飘香,肥而不腻

美食格物
2025-11-18 20:35:19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App打死都不适配鸿蒙系统了!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App打死都不适配鸿蒙系统了!

大白聊IT
2025-11-18 17:18:04
青龙奖红毯韩星集体翻车!孙艺珍面相变了,玄彬气色差发际线堪忧

青龙奖红毯韩星集体翻车!孙艺珍面相变了,玄彬气色差发际线堪忧

萌神木木
2025-11-19 19:59:26
王思聪成功和懒懒分手,回国的懒懒被曝变卖奢侈品,网友吐槽太贵

王思聪成功和懒懒分手,回国的懒懒被曝变卖奢侈品,网友吐槽太贵

娱乐团长
2025-11-16 15:45:42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粤睇先生
2025-11-18 00:53:15
美国9月非农大超预期、失业率微升 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有所降温

美国9月非农大超预期、失业率微升 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有所降温

智通财经
2025-11-20 22:24:30
德克萨斯州将“穆兄会”列为恐怖组织,打响美国自救的第一枪

德克萨斯州将“穆兄会”列为恐怖组织,打响美国自救的第一枪

南文视界
2025-11-20 08:05:13
女子4X100米接力,湖北队夺金

女子4X100米接力,湖北队夺金

体坛周报
2025-11-20 20:29:16
狗主人赵某晖照片遭曝光:家住三层小洋房,不是差钱的人没法调解

狗主人赵某晖照片遭曝光:家住三层小洋房,不是差钱的人没法调解

汉史趣闻
2025-11-17 22:02:58
场均22+7+4!队史最强新秀!联盟最烂球队终于迎来救世主

场均22+7+4!队史最强新秀!联盟最烂球队终于迎来救世主

阿浪的篮球故事
2025-11-20 16:53:17
教育部:2026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270万人

教育部:2026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270万人

界面新闻
2025-11-20 15:01:46
憋屈的国宝:用七千斤名玉打造,被当腌菜缸,装了300年咸菜

憋屈的国宝:用七千斤名玉打造,被当腌菜缸,装了300年咸菜

鹤羽说个事
2025-11-13 10:49:43
【扫“苗”】插裤兜,非常罕见的送别动作!日方接受吗?

【扫“苗”】插裤兜,非常罕见的送别动作!日方接受吗?

新民周刊
2025-11-19 09:26:23
为什么说台海战争爆发,日本的介入比美国支持台湾还要可怕?

为什么说台海战争爆发,日本的介入比美国支持台湾还要可怕?

细语
2025-11-17 10:23:19
2025-11-20 22:51:00
上海闵行 incentive-icons
上海闵行
发现闵行、共享闵行
37428文章数 39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博主怀孕5个月,说地铁没人给她让座!网友:又不是我们让你怀的

头条要闻

专家:高市言论或跟军事部署挂钩 中方要有应对政策

头条要闻

专家:高市言论或跟军事部署挂钩 中方要有应对政策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游戏
房产
手机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50+女性穿衣别“将就”,3个技巧穿出优雅与高级,告别油腻感

《四海兄弟:故乡》推出“自由模式”免费更新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手机要闻

智能戒指专利战打响,Oura起诉三星Galaxy Ring侵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