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啃的不是草,是主权。”刷到这条评论时,脑子里嗡了一下——原来那群在新闻里一闪而过的灰影,背后竟藏着一整套“借羊谋岛”的剧本。
1978年,两个日本人扛着木箱登岛,箱里装的不是什么精密仪器,而是一公一母+一只待产母羊。怀孕母羊被选中,只因“一胎双羔,三年五茬”,种群膨胀速度能赶在舆论反应过来之前,把生米煮成熟饭。四十五年后,卫星图里密密麻麻的白点像霉斑一样爬满钓鱼岛:1200只,密度比东京某些居民区还高。它们一天能啃掉相当于6个足球场面积的植被,羊蹄子把表层土刨得松散,台风一来,泥沙直接冲进珊瑚礁盘——鱼群产卵地跟着一起遭殃。
![]()
更阴的是,日本环境省去年突然“心疼”起生态,拍纪录片、开国际研讨会,把钓鱼岛说成“濒危天然实验室”,话锋一转就是“需要共同保护”。翻译直白点:先制造伤口,再递纱布,纱布上绣着“管辖权”。这套组合拳,在冲之鸟礁早就预演过——人工珊瑚造岛失败,干脆把礁盘改名“岛”,想白捡几十万平方公里专属经济区。南鸟岛也不闲着,偷偷种耐盐灌木,想靠植物根系把沙固定成“自然陆地”。羊、珊瑚、灌木,工具不同,目的相同:用生态既成事实,给主权叙事偷换概念。
![]()
但算盘珠子今年崩了好几颗。年初,国内一支做海漂垃圾监测的民间团队,顺手把红外相机绑在岛北礁石,本意是拍海鸟,结果拍到羊啃食濒危的钓鱼岛水仙。画面一出,微博热搜爆了,评论区骂归骂,有人贴出清代《台海使槎录》的影印片段:“山后大洋有屿名钓鱼台,可泊大船十余。”黑白文字像一记闷棍,把“无主地”的鬼话打回十九世纪。更刚的是海警,新下水的一万吨“海警2901”直接常驻,船尾拖曳式海水淡化装置24小时开机,意思很明白:对峙?能耗到你先没淡水。
![]()
现在最接地气的方案,是借民间力量“云养羊”。科研团队在淘宝上线“认捐北斗项圈”,一个项圈对应一只羊,捐款到账,项圈自动上传位置、心率,后台算法算出哪片山坡被啃秃了,优先安排无人机驱赶。上线三天,项圈被抢光,评论区清一色“别让羊背锅,债得有人还”。有人调侃:等山羊全戴上“电子镣铐”,下一步是不是该给它们办“遣返护照”?玩笑归玩笑,数据是真金白银:首批300只“高破坏个体”已被锁定,秋后就要“包机”送往冲绳动物园,日方再嚷嚷“共同治理”,就得先掏饲料钱。
![]()
两只羊引发的一地羊毛,终究要被剪干净。剪子握在谁手里?看夜里灯塔的光柱就行——它照的不只是礁石,还有后面那艘亮着红灯、一步不挪的中国海警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