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家公司将骨头汤装进牛奶盒里,卖出了年销1亿美金的好成绩。
是的你没有听错:骨头汤、美国人、年销超1亿美金。
2025年的美国便利店货架上,一种橙黄色的液体正在疯狂取代可乐和奶茶——它就是装在利乐包里的骨头汤。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产品引发了多样的消费潮流:有人直接拿它当早餐,有人加冰做成网红特饮,甚至在Instagram上,骨头汤热巧克力食谱获得了超过6000次点赞。
从利乐包到 “奶茶式定制”
Bone Broth
2015年创立的美国品牌Kettle & Fire靠卖骨头汤,在2024年的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2025年3月以4300万美元的价格被收购部分股权。
![]()
美国人也喝骨头汤?是的,他们将“骨头汤”称之为“bone broth”(直译为“骨汤”)
而这款卖爆了的骨头汤像牛奶一样,既可以在常温状态下“开盖即饮”,也可以进行加热后饮用(不过主流的方式还是加热后饮用)。
在包装上,骨头汤也是像极了牛奶,既有适合家人一起分享的32盎司(约907克)大包装规格,也有适合一人食的8.25盎司(约233克)小包装规格,在货架上和牛奶摆在一起看起来毫无违和感。
![]()
![]()
![]()
除此之外,还有袋装、可微波加热的杯装,甚至还有粉末状的速溶版独立小包装。
这种粉末状产品还能和其他食材“混搭”,变成一种新的产品——速溶咖啡粉和骨头汤粉末放在一起,就是“速溶蛋白咖啡”;骨头汤粉末和椰子糖、香料等食材混合,就成了“胶原蛋白奶昔粉”。
你以为这就是创意的极限了?不,还有更“匪夷所思”的玩法。
![]()
2014年11月,纽约著名厨师、餐厅老板Marco Canora,在他的餐厅Hearth开了一家窗口店“Brodo”,供应可以外带的骨头汤。
在这里,点骨头汤就像点奶茶一样,可以选择鸡骨头、牛骨头,还是混合的“汤底”,也会有“小料”:新鲜研磨的姜黄、自制的辣椒油,或者草饲牛的骨髓,都可以往里放。
中国骨汤比美国骨汤“更浓厚”
Bone Broth
与美国相比,中国有着更为悠久和丰富的骨汤文化。从南方的排骨莲藕汤、北方的排骨玉米汤,到各具特色的创意煲汤,骨汤早已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饮食文化中。
这份“浓厚”的文化底蕴,也为中国的骨汤产业发展奠定了独特的优势。其实,目前中国的骨汤产业有着一定的规模:抚顺独凤轩作为骨汤全产业链服务企业,不仅牵头起草了骨类调味料国家标准,还拥有27项发明专利;而河南普乐泰食品科技的产品线更是覆盖骨汤、复合调味料等5大系列150多个品种。不过这些企业目前主要服务于B端市场,如餐饮和食品工业。
而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养生意识的增强,中国消费者对骨汤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便捷化、健康化、高端化成为新的消费趋势,这也为国内即饮骨汤饮品市场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然而,对国内消费者而言,即饮骨汤难免会让人联想到预制菜,而当下国内市场对预制菜确实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如何巧妙地将骨汤的健康形象与预制菜的刻板印象有效区隔,成为企业在营销宣传上必须破解的关键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