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把台湾海峡当成水龙头,北京只要轻轻一拧,东京的空调就会停。”——这话听着像段子,却是日本海运协会内部培训PPT里的原话。
安倍当年把“台海有事”喊得震天响,说白了就一句潜台词:我家的油管卡在别人的院子里。日本每天烧的石油里,有七成得先过台湾海峡,换算成钱,大约是4.3亿美金的现货,一趟船迟到三天,东京电力就要开紧急发布会。2022年俄乌开打,能源价蹿升,日本财务省偷偷算过账:海峡要是断流,全国储备撑不到一百二十天,比空调缺氟来得还快。
更扎心的是,绕路不是多洒点油钱那么简单。走菲律宾东边那条“太平洋远路”,一船液化天然气得再多烧掉两千吨燃料,等于还没到家先倒掉两成。遇上台风季,浪高五米,LNG船得减速一半,保险费率直接翻倍,货主在电话里骂娘,船长只能把航速降到13节,活生生把“Just in time”玩成“Just too late”。去年秋天,一艘日本邮船的矿砂船就在那吃了一个横浪,四千吨货直接掀进海里,赔到股东会都不敢提航运两个字。
![]()
所以北京这两年换打法:军舰不急着收台,先让海警船把海峡切成“斑马线”。2023年4月到现在,闽浙那边发了十二次“实弹射击”NOTAM,最长一次封了六天。表面理由是“渔业科研”,实际是把航道切成乐高:商船可以走,但得排队给照片、查货单,偶尔“抽查”危险品。日本船东协会统计,平均每班船被卡18小时,看起来不多,可把“准时到达”从95%打到73%,丰田的零件箱立刻在名古屋港堆成迷宫。丰田高管私下吐槽:再这么玩,混动新车上市得推迟一个季度,股民能把社长室电话打爆。
更蔫儿坏的是,中国海关去年11月新上了一套“石英砂光谱溯源”设备,专门盯日本最缺的高纯砂——芯片用的那种。查验窗口写着“七个工作日”,实际一缸砂子能躺到二十天。东京电子的CEO在财报会上苦着脸说:我们三个月的库存,现在只够四十五天,再卡一次,全日本少造600万颗车机芯片,相当于本田少卖10万辆。砂子比石油还狠,石油能囤,砂子占地方,囤不起。
![]()
美国嘴上喊“航行自由”,屁股也坐不住。第七舰队后勤处最怕的是:自家横须贺基地的补给煤,七成也得走台湾海峡。真闹大了,美军得从夏威夷调油轮,一趟多跑五千公里,时间成本直接让太平洋司令部的沙盘推演红成一片。去年8月,美海军悄悄让两艘干货船改走印尼望加锡海峡,结果在苏拉威西海被渔网缠了螺旋桨,拖船费花掉九十万美元,消息一出,五角大楼内部论坛骂成“高价观光”。
至于日本老百姓怎么想?推特上刷“台湾守不住”的多是七十岁老头,年轻人更关心月底电费。7月东京电价同比涨38%,TikTok上“省电挑战” tag 播放破十亿次,视频里关灯吃冷咖喱,弹幕飘过“安倍说好守护,也没说守护到空调不让开”。民意像弹簧,真压到钱包,分分钟反向。
![]()
北京这套组合拳,妙就妙在“不开一枪”:用海事行政、商品检疫、实弹公告三张牌,把全球第二发达经济体摁在节拍器上。三个月一紧,日本企业就得跑去找经产省哭;半年一松,自民党又敢出来放狠话。遥控器在北京手里,电池还是南孚的,耐用到让人怀疑是不是提前充好了。
所以别再问“打不打”,真正的戏码是:海峡中间那条看不见的虚线,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节拍器。北京不掀桌子,只是偶尔调小一点BGM,东京就得跟着踮脚。至于“有事”到底谁有事?空调最清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