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前线理论圈)
为官之人,权高位显、前途光明,诱惑自然也多,沟坎陷阱也不少,一定要有所遵循,有所追求,亦有所畏惧。对此,不妨在心里牢记几副对联,以时时警诫自己,不断激励自己,廉洁奉公、敬业爱民,做一个合格公仆。
![]()
为官伊始,就要牢记黄埔军校门口孙中山先生题写的这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别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这就是一个人正确的为官初心、入门向导。既然走上仕途,以服务大众为己任,就务要始终牢记这一条:做官即不许发财,从政便不能致富。如是,方可不忘初心、清白如水,当个人民信任的好官。
上任之后,则要谨记王阳明、林则徐分别挂过的这副对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要时刻关心人民疾苦,牵挂百姓诉求,“一枝一叶总关情”,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还要虚怀若谷、襟怀坦荡,诚心接受百姓监督,欢迎各界批评,“勤攻吾之阙,责吾之短”,及时改正错误、做好工作,不辱使命。
不论官当多大、级别多高,不管到鱼米之乡为官,还是到穷乡僻壤主政,都要亲民爱民、服务人民,广接地气,把人民当亲人,因为这既是为官者的责任,也是与百姓的缘分。一定要好好工作,朝乾夕惕、夙夜匪懈,对得起百姓的期待,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诚如清代任三防主簿的余小霞题写的对联:“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
因为手里有权,为官者常会遇到有人送礼,打“糖衣炮弹”,拉你下水,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对你四面围猎。心里若能牢记清代能臣魏象枢的名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或可能提醒自己抵住诱惑,廉洁自律,切不可自欺欺人、欺天欺世,最后导致负民、负国,身败名裂。
为官者切忌摆架子,耀武扬威、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若能常温挂在河南内乡县县衙内的那副对联,“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就会提醒自己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保持鱼水关系,做个有建树、有温度、有境界的模范公仆。
办事公道、对人公平,政事公开、光明正大,既是对为官者的基本要求,也是百姓的殷切愿望。古代官衙常挂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的对联,说明一个很浅显也很重要的道理,为官者只要出于公心、秉公执法,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就会受到百姓的衷心拥戴,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为官者自然也会政绩不俗、威望不低。
![]()
纵观这些官衙楹联,其主要思想可以归结为两个词:廉政勤政、以民为本。这些楹联之所以历经数百年而仍为人们传诵不衰,就在于它用浅显的语言阐释了做人、做事、做官的关系与内涵。这种官德文化虽然与今天的廉政文化有所区别,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有益成分。
古往今来,倡导清正为官的箴言、楹联很多,且各有千秋,为官者只要牢记上面几条,并笃信不疑、努力践行,始终如一,就能在从政之路上走得稳、行得正,成为百姓信赖的好官。
作者:陈鲁民,河南省杂文学会名誉会长
文章来源:前线客户端2025年11月15日
责任编辑:园丁
网络编辑:刘一璇
美术编辑:陈美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