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头条上无意中看到江苏科技大学一个“著名教授”,说是只有高中文凭,完全靠造假、包装成了一个“学术明星”。
不知道真假,如果是真的,说明现在国内的学术界,已经到了荒诞无稽的地步。
对国内教育科技界现状多少有点了解,但是出了这样的事情,还是感到震惊。
假如真的只有高中水平,又是理工科学科,他是怎么给学生上课的,长期与同行相处、交流,如何不被发现?
尤其可笑的是,他的名头、科研成果等,曾多次被国内媒体报道。这说明国内造假、夸大宣传成风,已成常态。
“央广网报道称,江苏科技大学郭伟教授科研团队研发的“超低温高强韧钛合金”,以1600MPa的全球最高强度、-250℃抗脆断能力及40%热稳定性提升,入选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该材料突破传统钛合金在深海高压、超低温环境下的性能瓶颈,为中国深渊级科考装备打造“钢筋铁骨”,助力30余次万米级深海探测任务,标志着中国深海耐压材料技术迈入国际领先行列。”
这个“央广网”不知道是否是大名鼎鼎的某国家级机构的附属网络宣传机构。如果是的,说明现在的国人吹牛本事绝对能冲破吉尼斯纪录。
其实,国内绝大多数科研成果卓著、项目帽子一大把的诸多“名人”,大多名不副实。现在能踏踏实实做事,真正“顶天立地”的真才实学专家、学者,各领域大概率个位数都不到。
熟知一个“著名教授”、学生抢着报考的某文科“博导”,其实大半生都是在学校党政办公室搞行政工作的。后来换岗到下面的学院当书记,并评上教授、当上博导。亲眼看到一个大海报宣传其为著名教授,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名师(国家级的还是省级的、学校的没说明),名头一大堆,吹得神乎其神。搞得一辈子一直在该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的人“自叹不如”。
这是真事,这种情况不是一两例。与那位“南郭教授”的比较硬的理工学科不同,文科属于“软性”学科,只要读过点书,都了解一点。有个大学本科文凭,加之能说会道,有“神吹”的本事,就能混出“半个天地”。
权威期刊发论文难?国家级基金项目申请难?国家级奖励难获得?这要看是谁。有权有势的人,纯属小菜一碟。仅凭真才实学,确实有点难。
从这点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教授、“博导”、各种国家级名师、各种国家级基金项目、各种国家级奖励、各种国家级学术“帽子”等,有多“水”。
这或许就是“学术行政化”的恶果。如此下去,是十分可怕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