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大家好,我是言叔。一艘满载排水量高达4.8万吨的“海上卷王”悄然开启试航,全球两栖作战舰艇领域瞬间陷入沉寂——本应专注于抢滩登陆任务的运输平台,中国却为其配备了电磁弹射系统,彻底颠覆传统定位,成为“两栖舰队中的异类”,这种突破性设计令人瞠目结舌。
2. 这艘名为四川舰的新型战舰,舷号51,采用独特的双舰岛布局,其吨位不仅超越了美国最先进的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2300吨,更让日本自称为直升机护卫舰的出云级相形见绌,俨然已跻身世界顶级两栖平台之列。
3. 更令人震撼的是,当其他国家的同类舰只还在搭载常规直升机时,四川舰已装备长达140米的全尺寸电磁弹射装置,实现了“两栖舰体、航母级航空能力”的深度融合,堪称现代海军装备史上的里程碑之作,这一战略选择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
![]()
中国造船业“开挂”
4. 四川舰的诞生过程,堪称中国船舶工业高速发展的缩影。2024年12月27日,该舰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隆重下水,命名仪式规格极高,海军高层与四川省主要领导共同出席,随着船坞缓缓注水,在庄严军乐声中,这艘巨无霸正式浮起亮相。
5. 下水仅两天后,四川舰便顺利完成出坞作业,标志着主体结构建造全面完成,随即转入舾装与设备调试阶段。相比之下,美国同类型两栖攻击舰从开工到下水平均耗时约45个月,而四川舰仅用18个月就实现了这一关键节点,建造周期压缩近六成,充分展现了中国完整工业体系的强大支撑力。
6. 从稀土永磁推进电机到综合舰载电子系统,核心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供应链完全自主可控,无需依赖外部技术支持,正是这种全链条掌控能力,让中国在高端舰艇建造领域实现了真正的“弯道超车”。
![]()
7. 到了11月14日上午9点整,五艘大马力拖轮协同作业,将四川舰稳稳牵引离港,首次海试正式拉开帷幕。此次航行的核心目标明确:全面检验动力系统、电力网络及关键子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作为初次出海“健康检查”,必须精准掌握各项基础性能参数。
8.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海试仅持续72小时,于11月16日顺利返航,进度远超预期。要知道,该舰集成了多项前沿技术——全通式飞行甲板、电磁弹射系统与拦阻回收装置三位一体,在全球现役两栖舰艇中独一无二,堪称技术集成的巅峰之作。
9. 此前西方普遍认为,两栖舰只能搭载垂直起降战机,如同战场上手持短棍应对复杂局势;而中国直接为四川舰装配了“高能武器系统”,彻底打破传统思维定式,重新定义了两栖作战平台的能力边界。
![]()
准航母战力在路上
10. 尽管海试圆满完成,但四川舰尚未具备实战部署条件。接下来还需返回船厂进行岸基检修,针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逐一整改,并开展补充试验,确保所有系统达到最佳状态。这个过程犹如考试后的错题复盘,唯有彻底消除隐患,才能真正形成有效战斗力。
11. 然而公众最关注的,仍是它所能承载的作战潜力。据权威军事专家分析,四川舰所配备的电磁弹射系统在稳定性和响应效率方面表现卓越,甚至优于美军福特级核动力航母当前水平——后者至今仍受制于电磁弹射故障频发的技术瓶颈。
![]()
12. 该系统可轻松弹射重达30吨级的固定翼飞行器,无论是歼-35隐身战斗机还是空警-600舰载预警机,均可实现满油满弹起飞,相较于传统滑跃甲板,出动效率提升三倍以上,极大增强了空中打击节奏与持续作战能力。
13. 不过言叔判断,四川舰大概率不会以有人驾驶战机为核心战力,真正的杀手锏在于无人航空力量。此前官方已公开攻击-11隐身无人机参与海上演训的画面,空军早已进入“有人机+无人机”协同作战时代,而攻击-11的舰载型号也早已完成适配验证。
![]()
14. 根据四川舰内部弹药舱尺寸推断,这款飞翼构型隐身无人机可携带多种精确制导武器,涵盖对地打击、反舰攻击乃至空对空拦截任务,在远洋环境中执行多样化作战使命。未来若发布“三连弹”视频,其中必然包含攻击-11的身影。
15. 更具创新意义的是其双舰岛设计:前部舰岛专司航行指挥与编队协同,确保舰队整体机动协调;后部舰岛则专注于航空管制与无人机集群调度,实现飞行作业的高度专业化分工,指挥效能显著提升。未来它将成为海上无人蜂群作战的“中枢神经”,指挥数十架无人机实施饱和打击,场面极具视觉冲击力。

国台办都“点赞”
16. 四川舰的成功试航不仅点燃了军迷热情,也引发了官方层面的高度关注。面对媒体提问,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公开表示祝贺,称其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并有力驳斥所谓“军事威胁论”,态度鲜明地指出:国家实力增强理应受到肯定,与威胁无关。
17. 这一回应分量十足,反映出四川舰本身具备极强的战略价值。其满载排水量达4.8万吨,位居全球两栖舰第一梯队,不仅能搭载固定翼战机与无人机群,还可运输主战装甲车辆、步兵战车及多型登陆艇,具备组织上千名陆战队员实施立体登陆的能力,是集“两栖旗舰”与“空中无人作战中心”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平台。
![]()
18. 相较于我国现役075型两栖攻击舰,后者更偏向传统投送功能,可视为“专注运输的主力担当”;而四川舰则是全面升级的多任务平台。与福建舰相比,福建舰属于专职航母序列,主打远洋制空与打击;四川舰则走出一条“两栖+轻型航母”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两者形成高低搭配、功能互补的战略组合,大幅强化海军远海综合作战能力。
19. 国际社会反应真实且直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达里尔・考德尔上将在访问日本期间坦言:“四川舰展现出强大战斗力,美军正密切跟踪其动向。”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亦评价称,该舰为中国海军增添了一款“极具威慑力的先进战舰”,尽管评价中夹杂焦虑情绪,但也从侧面印证了四川舰的技术领先地位。
![]()
结语
20. 四川舰的试航成功,绝非单一舰艇的技术突破,而是中国海军作战理念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过去我们以近海防御为主,重点守护本土海域安全;如今正迈向远海护卫,亟需具备远程投送与持续作战的硬核实力,而四川舰正是这一转型进程中的关键支点。
21. 它宛如一座浮动的海上要塞,4.8万吨的庞大身躯提供了充足空间用于部署人员、装备与航空器;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突破了起飞性能限制;配合无人机蜂群战术,使传统登陆作战模式从“正面强攻”进化为“智能压制”。未来的两栖行动或将演变为:先由无人机群清除滩头火力点,干扰敌方雷达与防空系统,再由直升机与气垫登陆艇接力突击,最后地面部队安全上岸,极大降低人员伤亡风险。
![]()
22. 按照当前建造与测试进度推算,相信不久之后四川舰就将正式服役,与其姊妹舰075型组成“两栖作战黄金搭档”。一个侧重兵力投送与后勤保障,另一个聚焦空中支援与无人作战指挥,二者协同配合,相得益彰,既能捍卫我国海洋权益,也能在国际维和、人道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23. 中国海军的发展始终秉持防御性国防政策,不以挑衅为目的,而是为了提升自我防卫与利益保护能力。四川舰的横空出世,只是这一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缩影。未来还将有更多尖端装备陆续亮相,让我们拭目以待,看这艘“海上卷王”如何继续书写属于中国的深蓝传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