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他退伍回家,带回一只木头小匣子。
谁也没多问,可他自己知道,那里面装着三年前一封没能寄出的信——那是卓玛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纸上。
这事儿要从1985年说起。
那时候,部队驻在日喀则周边,任务不算轻,纪律更是铁打的。
![]()
新兵周志远刚进军营,四川人,个头不高,眼神却很正。
那年他19岁,第一次离家那么远。
部队有规定,新兵不能和地方姑娘走得太近。
不是空穴来风,早几年确实出过事——有兵哥动了真感情,最后两边家庭都闹翻了,兵也没当成,姑娘也没嫁出去。
![]()
后来领导就定了规矩:感情的事,不许碰。
可有些事不是靠规矩就能拦得住的。
3月,天气还冷,采购小队出发去县城补给。
高原风刮得脸疼,太阳倒挺好,但空气薄,走两步就喘。
![]()
那天走到县城西口,几个兵站在一个药材摊前打量虫草。
摊主是个穿藏装的姑娘,脸上红扑扑的,笑起来有点羞。
她叫卓玛。
这个名字听起来寻常。
![]()
在藏地,”卓玛”多得是,意思是”女神”。
可那一刻,周志远真觉得,这姑娘跟别人不一样。
“你这虫草怎么卖?”他问。
“看你买多少。”姑娘笑了笑,眼睛弯弯的。
![]()
“我不懂,不过……你叫什么?”他挠了挠脖子,有点不自在。
“卓玛。”
战友们在旁边起哄:“你看吧,又一个卓玛!”
姑娘低下头,脸更红了。
![]()
周志远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掏了钱,把一小包虫草揣进怀里就走了。
本来嘛,出一次采购,见一次面,谁也不会当回事。
可后来的事就说不清了。
周志远开始等着下次采购任务。
![]()
每次都挑那个摊子去,哪怕不买东西,也要说几句话。
他们开始写信——很短,普通话写的,偶尔夹几句藏文。
那会儿写信不容易。
军营查得严,尤其是边防单位。
![]()
可周志远小心着,信藏在棉衣里,趁晚点名前投出去。
卓玛回信,字迹工整,内容简单,但句尾常画个小花。
三个月过去,事情还是败露了。
那天训练结束,教官突然点名让他去办公室。
![]()
桌上摊着他的信,还有卓玛的照片。
教官没发火,只是叹了口气:“你知不知道,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他说得没错。
军营不是谈恋爱的地方,尤其是在民族地区。
![]()
文化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也不同。
一旦出了问题,不只是个人麻烦,整个连队都要被问责。
“断了吧,”教官说,“你还有前途。”
周志远没吭声。
![]()
晚上他回宿舍,写了一封最后的信。
没提太多,只说:“等我退伍,就来找你。”
之后的日子,他再没给卓玛回信。
信还是寄来,他也没拆。
![]()
有人说他变了,其实他只是更安静了。
三年过去,他复员回了四川。
可没多久,他就跟家里说:“我要回一趟西藏。”
没人拦他。
![]()
他带着那只小匣子,坐了整整三天火车,再转汽车进藏。
那年正好是1988年,西藏的路还没修好,一路颠簸。
他找到县城,找到那条街,却没看到虫草摊。
问了好几个人,才知道卓玛家那年搬去了乡下。
![]()
周志远又绕了半天才找到她家。
开门的,是卓玛的弟弟。
“卓玛在家吗?”
“你是……周同志?”
![]()
卓玛从屋里出来,没说话,只看着他。
那一刻,谁也没动。
她还是那个样子,眼神里多了点稳重。
他手里的小匣子递过去,卓玛接过,打开,里面是那封三年前没寄出去的信,和一枚旧军帽徽。
![]()
他们后来结了婚。
没办酒席,也没请亲戚。
就找了县里登记,照片还是黑白的。
周志远没回四川,而是留在藏区做乡镇工作,协助处理军地事务。
没人知道他是不是因为卓玛才留下,但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见他穿过军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