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说她要去做个手术。
那天晚上,她一边叠衣服一边说,
语气平静得像在说明天买菜。
我愣了一下,手里的遥控器掉在沙发上。
“什么手术?”
“子宫肌瘤,查出来半年了。”
她没抬头,继续把衬衫袖子折得方正。
“怎么现在才说?”
“怕你担心。最近长得快,
医生建议拿掉。”
我们结婚十二年,她总是这样。
感冒发烧自己吃药,
崴了脚单脚跳着做饭。
这次憋了半年才说,
我该发火的,可看着她瘦削的肩膀,
话卡在喉咙里变成一声叹息。
“我陪你去。”
她终于抬头笑了笑:“本来就要你签字。”
医院消毒水味道很浓。
妻子抓着我的手臂,
指甲微微陷进肉里。
她今天没化妆,脸色发黄,
像张被雨水打湿的旧报纸。
护士递来一叠文件:“家属签字。”
钢笔很沉,我写得慢,
每个笔画都像在刻石头。
“只是小手术。”医生翻着病历,
“不过任何手术都有风险。”
他念条款像在念超市小票,
“麻醉意外”“大出血”“器官损伤”……
妻子突然捏紧我的手:“没事。”
不知道在安慰谁。
签完字她被推进去换衣服。
我坐在走廊塑料椅上,
看对面墙上的电子钟。
秒针一跳一跳,
像小时候用石片打水漂。
想起第一次见她,
在大学图书馆,
她踮脚够最上层的《妇产科病理学》。
书太旧,掉下来砸中她的头。
我帮她捡书,看见她眼角有泪,
分不清是疼还是因为书被借阅了十七次。
那时她笑着说:“当医生真不容易。”
后来她成了儿科护士,
每天给孩子们发糖果味的退烧药。
手术室门开时我猛地站起来。
只是个护工推着仪器车过去。
重新坐下时发现掌心全是汗。
隔壁座位的老太太在剥橘子,
汁水溅到我裤子上。
她递来一瓣:“吃吗?甜。”
我摇头,她自顾自说:
“我女儿剖腹产,第三胎了。”
“前两次都您陪着?”
“第一次她老公签的字,
签完人就跑了。”
橘子瓣在她嘴里发出清脆声响。
“现在呢?”
“现在换我签呗。”
妻子不喜欢孩子。
或者说,不敢喜欢。
我们恋爱时她说过:
“看见产房门口那些等孙子的人吗?
生女儿立马变脸。”
她护理过被遗弃的新生儿,
脐带还没掉,放在医院长椅上。
那小被子她一直收着,
说等哪天遇见好人家送出去。
婚后第四年,我妈提着土鸡蛋来住,
天天炖汤给她喝。
有天深夜听见她在阳台哭:
“不是不想生,是怕生女儿
你们就不要了。”
我妈愣了半天,第二天就收拾行李走,
在车站给我发短信:
“告诉小雅,生什么咱家都要。”
可她始终没怀上。
检查显示她输卵管畸形,
加上子宫肌瘤。
医生建议先治疗,
她摇头,说顺其自然。
现在想来,那时候肌瘤就在了。
她瞒着所有人,包括我。
像揣着个秘密的贝壳,
时间越久,珍珠越大,
硌得生疼也不肯张开壳。
手术室灯还亮着。
窗外有棵梧桐树,
叶子被风吹得翻过来,
露出灰白的背面。
去年这时候,我们在这家医院照顾她爸。
肝癌晚期,她每天给父亲擦身,
动作轻柔得像在护理婴儿。
老人临终前忽然清醒:
“小雅,爸爸对不起你,
该让你继续读研的。”
她握着他的手摇头,
眼泪砸在氧气面罩上。
后来才知道,当年为了凑手术费,
她放弃了保研资格。
护士突然开门喊:“3床家属!”
我冲过去,差点带倒垃圾桶。
“手术中发现粘连严重,
可能要切除部分卵巢。”
护士语速很快,“签字确认。”
“会影响生育吗?”
“大概率会。”
笔比刚才更沉了。
想起她上个月在童装店门口站了很久,
摸着一件粉色的小毛衣。
我笑问是不是改主意了,
她慌慌张张放下:“随便看看。”
签完字靠在墙上,腿发软。
手机显示上午十点,
平时这个时间她在给孩子们打疫苗。
有个常来的小男孩叫豆豆,
白血病,总戴着小熊口罩。
每次抽血他都把脸埋在她怀里,
她就唱《小星星》。
上周豆豆妈红着眼来道别,
说要去北京做移植。
妻子连夜织了顶毛线帽,
豆豆戴着说:“阿姨,等我回来
给你带糖葫芦。”
走廊尽头传来哭声,
不知道是谁家的消息。
老太太挪过来塞给我个苹果:
“吃吧,空腹容易心慌。”
苹果很甜,甜得发苦。
妻子不爱吃苹果,
说像在嚼泡沫塑料。
我们冰箱里总有橙子,
她喜欢剥出一整颗果肉,
分我一半。
有次我发烧,她坐在床边喂我,
橙汁滴在床单上,
后来那块印子怎么洗都留着黄斑。
忽然想起结婚时司仪问:
“无论健康疾病都不离不弃?”
我们答得干脆。
现在才明白,
“疾病”不是感冒发烧,
是无数个隐瞒的夜晚,
是手术室外冰凉的椅子,
是签不完的字和等不完的钟声。
灯灭了。
医生走出来摘口罩:
“手术顺利,肌瘤取干净了。”
我长舒一口气。
“但是,”他顿了顿,
“右侧卵巢切除了三分之一。”
病床推出来时,她脸色苍白,
手背上贴着胶布。
我上前摸她的额头,冰凉。
她微微睁眼,嘴唇动了动。
我俯身去听——
“豆豆妈刚发短信……
配型成功了。”
她昏睡过去,睫毛轻轻颤。
护工推着床往病房走,
轮子压过地砖,发出规律的声响。
我跟在后面,看她的头发散在枕头上,
有几根已经白了。
什么时候长的白发?
昨天还是上个月?
我竟从未注意。
病房朝南,阳光很好。
把她安顿好,我去打开水。
回来时看见她在梦里皱眉,
像在为什么事操心。
也许是在想明天给哪个孩子喂药,
也许是在后悔没买那件粉色毛衣。
我握住她没输液的那只手,
轻轻贴在自己脸上。
她的手很糙,常年消毒液浸泡的。
这双手给多少孩子量过体温,
给多少老人擦过身体,
却很少为自己停留。
窗外传来鞭炮声,
不知是谁家出院。
她微微一动,我赶紧凑近:
“疼吗?”
她摇头,声音像羽毛:
“梦见豆豆了……
他戴着新帽子吃糖葫芦。”
“等你好了,我们去北京看他。”
她笑了,浅浅的皱纹从眼角漾开。
这是我今天第一次看见她笑。妻子说她要去做个手术。
那天晚上,她一边叠衣服一边说,
语气平静得像在说明天买菜。
我愣了一下,手里的遥控器掉在沙发上。
“什么手术?”
“子宫肌瘤,查出来半年了。”
她没抬头,继续把衬衫袖子折得方正。
“怎么现在才说?”
“怕你担心。最近长得快,
医生建议拿掉。”
我们结婚十二年,她总是这样。
感冒发烧自己吃药,
崴了脚单脚跳着做饭。
这次憋了半年才说,
我该发火的,可看着她瘦削的肩膀,
话卡在喉咙里变成一声叹息。
“我陪你去。”
她终于抬头笑了笑:“本来就要你签字。”
医院消毒水味道很浓。
妻子抓着我的手臂,
指甲微微陷进肉里。
她今天没化妆,脸色发黄,
像张被雨水打湿的旧报纸。
护士递来一叠文件:“家属签字。”
钢笔很沉,我写得慢,
每个笔画都像在刻石头。
“只是小手术。”医生翻着病历,
“不过任何手术都有风险。”
他念条款像在念超市小票,
“麻醉意外”“大出血”“器官损伤”……
妻子突然捏紧我的手:“没事。”
不知道在安慰谁。
签完字她被推进去换衣服。
我坐在走廊塑料椅上,
看对面墙上的电子钟。
秒针一跳一跳,
像小时候用石片打水漂。
想起第一次见她,
在大学图书馆,
她踮脚够最上层的《妇产科病理学》。
书太旧,掉下来砸中她的头。
我帮她捡书,看见她眼角有泪,
分不清是疼还是因为书被借阅了十七次。
那时她笑着说:“当医生真不容易。”
后来她成了儿科护士,
每天给孩子们发糖果味的退烧药。
手术室门开时我猛地站起来。
只是个护工推着仪器车过去。
重新坐下时发现掌心全是汗。
隔壁座位的老太太在剥橘子,
汁水溅到我裤子上。
她递来一瓣:“吃吗?甜。”
我摇头,她自顾自说:
“我女儿剖腹产,第三胎了。”
“前两次都您陪着?”
“第一次她老公签的字,
签完人就跑了。”
橘子瓣在她嘴里发出清脆声响。
“现在呢?”
“现在换我签呗。”
妻子不喜欢孩子。
或者说,不敢喜欢。
我们恋爱时她说过:
“看见产房门口那些等孙子的人吗?
生女儿立马变脸。”
她护理过被遗弃的新生儿,
脐带还没掉,放在医院长椅上。
那小被子她一直收着,
说等哪天遇见好人家送出去。
婚后第四年,我妈提着土鸡蛋来住,
天天炖汤给她喝。
有天深夜听见她在阳台哭:
“不是不想生,是怕生女儿
你们就不要了。”
我妈愣了半天,第二天就收拾行李走,
在车站给我发短信:
“告诉小雅,生什么咱家都要。”
可她始终没怀上。
检查显示她输卵管畸形,
加上子宫肌瘤。
医生建议先治疗,
她摇头,说顺其自然。
现在想来,那时候肌瘤就在了。
她瞒着所有人,包括我。
像揣着个秘密的贝壳,
时间越久,珍珠越大,
硌得生疼也不肯张开壳。
手术室灯还亮着。
窗外有棵梧桐树,
叶子被风吹得翻过来,
露出灰白的背面。
去年这时候,我们在这家医院照顾她爸。
肝癌晚期,她每天给父亲擦身,
动作轻柔得像在护理婴儿。
老人临终前忽然清醒:
“小雅,爸爸对不起你,
该让你继续读研的。”
她握着他的手摇头,
眼泪砸在氧气面罩上。
后来才知道,当年为了凑手术费,
她放弃了保研资格。
护士突然开门喊:“3床家属!”
我冲过去,差点带倒垃圾桶。
“手术中发现粘连严重,
可能要切除部分卵巢。”
护士语速很快,“签字确认。”
“会影响生育吗?”
“大概率会。”
笔比刚才更沉了。
想起她上个月在童装店门口站了很久,
摸着一件粉色的小毛衣。
我笑问是不是改主意了,
她慌慌张张放下:“随便看看。”
签完字靠在墙上,腿发软。
手机显示上午十点,
平时这个时间她在给孩子们打疫苗。
有个常来的小男孩叫豆豆,
白血病,总戴着小熊口罩。
每次抽血他都把脸埋在她怀里,
她就唱《小星星》。
上周豆豆妈红着眼来道别,
说要去北京做移植。
妻子连夜织了顶毛线帽,
豆豆戴着说:“阿姨,等我回来
给你带糖葫芦。”
走廊尽头传来哭声,
不知道是谁家的消息。
老太太挪过来塞给我个苹果:
“吃吧,空腹容易心慌。”
苹果很甜,甜得发苦。
妻子不爱吃苹果,
说像在嚼泡沫塑料。
我们冰箱里总有橙子,
她喜欢剥出一整颗果肉,
分我一半。
有次我发烧,她坐在床边喂我,
橙汁滴在床单上,
后来那块印子怎么洗都留着黄斑。
忽然想起结婚时司仪问:
“无论健康疾病都不离不弃?”
我们答得干脆。
现在才明白,
“疾病”不是感冒发烧,
是无数个隐瞒的夜晚,
是手术室外冰凉的椅子,
是签不完的字和等不完的钟声。
灯灭了。
医生走出来摘口罩:
“手术顺利,肌瘤取干净了。”
我长舒一口气。
“但是,”他顿了顿,
“右侧卵巢切除了三分之一。”
病床推出来时,她脸色苍白,
手背上贴着胶布。
我上前摸她的额头,冰凉。
她微微睁眼,嘴唇动了动。
我俯身去听——
“豆豆妈刚发短信……
配型成功了。”
她昏睡过去,睫毛轻轻颤。
护工推着床往病房走,
轮子压过地砖,发出规律的声响。
我跟在后面,看她的头发散在枕头上,
有几根已经白了。
什么时候长的白发?
昨天还是上个月?
我竟从未注意。
病房朝南,阳光很好。
把她安顿好,我去打开水。
回来时看见她在梦里皱眉,
像在为什么事操心。
也许是在想明天给哪个孩子喂药,
也许是在后悔没买那件粉色毛衣。
我握住她没输液的那只手,
轻轻贴在自己脸上。
她的手很糙,常年消毒液浸泡的。
这双手给多少孩子量过体温,
给多少老人擦过身体,
却很少为自己停留。
窗外传来鞭炮声,
不知是谁家出院。
她微微一动,我赶紧凑近:
“疼吗?”
她摇头,声音像羽毛:
“梦见豆豆了……
他戴着新帽子吃糖葫芦。”
“等你好了,我们去北京看他。”
她笑了,浅浅的皱纹从眼角漾开。
这是我今天第一次看见她笑。
护士来换输液瓶时轻声说:
“麻药过了会疼,
疼就按镇痛泵。”
妻子点点头,眼神还迷糊着。
我帮她调整枕头高度,
发现枕套下压着个平安符。
褪色的红布,针脚歪歪扭扭。
认出是去年在庙里求的,
她当时笑我迷信,
转身却偷偷塞进包里。
点滴声像秒针在走。
她睡睡醒醒,每次睁眼
都要确认我在旁边。
有次突然问:“你吃饭没?”
都下午三点了,她才想起来。
我骗她说吃过了,
其实从早上到现在
只嚼了老太太给的苹果。
住院部门口有家快餐店,
我买了份粥准备喂她。
回病房时听见她在打电话:
“妈,真的小手术……
他照顾得可好了。”
声音虚弱但带着笑。
站在门口没进去,
听她一遍遍安慰电话那头。
就像平时安慰我那样。
傍晚她精神好些了,
让我扶她坐起来。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响,
她盯着看了很久:
“去年这时候,爸爸还在。”
我握紧她的手,
发现无名指的戒指痕特别深。
常年戴手套工作,
她早就不戴戒指了,
但痕迹留了下来。
护士长拎着水果来看她:
“科里孩子都问你呢。”
掏出张皱皱的画,
是个穿护士服的小人,
旁边写着“阿姨快好”。
妻子摸着画纸边缘,
眼眶慢慢红了:
“是妞妞画的吧?
她下周该拆钢板了。”
夜里她开始发烧,
额头滚烫,一直说胡话。
“书太沉……够不着……”
“豆豆别怕,阿姨轻点……”
按铃叫来值班医生,
说是术后正常反应。
用棉签蘸水涂她嘴唇,
干裂起皮,像旱田。
她突然抓住我手腕:
“别告诉我妈……”
后半夜烧退了,
她睡得很沉。
我趴在床边打盹,
梦见十二年前的婚礼。
她穿着租来的婚纱,
敬酒时偷偷踢掉高跟鞋。
司仪让新人咬苹果,
她够不着,急得跺脚。
我一把抱起她,
全场都在笑。
晨光透过百叶窗时,
她轻轻推我:“腿麻了吧?”
才发现保持一个姿势太久,
右腿失去知觉。
她要挪位置给我躺,
牵扯到伤口,倒吸冷气。
我们像两个笨拙的木偶,
在病床上互相让位置。
最后并肩挤在窄床上,
她头靠在我肩膀:
“好久没看日出了。”
医生查房说恢复得不错,
下周能出院。
但她一直摸着腹部纱布,
眼神空空的。
我知道她在想什么,
就像知道每片梧桐叶
背面都藏着细小的脉络。
早餐时她只喝了半碗粥。
隔壁床新来了个孕妇,
家属围着讨论婴儿用品。
她面朝窗户侧躺着,
后背弯成安静的弧线。
我伸手想拍拍她,
停在半空又收回。
护工来帮忙擦身时,
我避到走廊。
那个剥橘子的老太太还在,
这次在织小袜子。
“我女儿生了,女娃。”
她笑得满脸褶子,
递来两颗红鸡蛋。
剥开蛋壳,蛋白上印着“喜”。
想起妻子说过:
“新生儿指腹有四十亿年进化史。”
现在她身体里永远缺了
某个可能性的四十亿年。
回病房时她正在看手机,
豆豆妈发来视频。
光头小男孩举着糖葫芦:
“阿姨,我留了最胖的山楂给你!”
她笑着笑着突然哽咽,
把手机扣在胸前。
输液管微微晃动,
像被风吹动的蛛丝。
午睡时她蜷成婴儿姿势,
手一直护着腹部。
也许在梦里,
她正抱着某个柔软的小身体,
哼着走调的摇篮曲。
而现实里,我们只剩下
彼此干燥温暖的手心。
夕阳西斜时,她突然说:
“等出院了,
我们去福利院看看吧。”
我愣住,她继续望着窗外:
“不是领养,就当志愿者。”
有片梧桐叶飘进来,
落在她枕边。
叶脉在光线下清晰如地图,
通往我们未曾抵达的远方。我捡起叶子放进她手心。
她摩挲着叶柄:
“小时候总把梧桐叶当扇子,
现在连茎都捏不住了。”
护士来拆引流管,
胶布粘得太牢,
撕下来时她咬破嘴唇。
血珠渗出来,
我慌忙用棉签去擦。
她偏头躲开:
“别担心,不疼。”
可指甲早已掐进我臂弯。
住院第七天,
她能自己下床走动了。
扶着墙慢慢挪,
在护士站看值班表。
“妞妞明天手术?”
护士长点头:“全麻,
她爸妈在外地赶不回来。”
妻子沉默片刻:
“我去陪她进手术室吧,
孩子怕生。”
我扶她回病房:
“你自己还输着液呢。”
她望着儿童病区方向:
“记得豆豆第一次化疗吗?
他抓着我说‘阿姨别走’,
那时候就在想,
要是以后我的孩子……”
话没说完,转身整理被子,
把褶皱抚了又抚。
深夜她突然坐起来:
“明天帮我把平安符
给妞妞送去。”
红布包在掌心攥得温热,
“就说……就说能止痛。”
我知道她想起自己父亲手术前,
邻床老人给的护身符。
最后没救回命,
但她说:“至少走的时候
爸爸是安心的。”
清晨我去儿童病房送平安符,
妞妞正哭闹着不肯换病号服。
看见红布包突然安静,
小心捏在手里:
“阿姨还疼吗?”
我摇头,她认真别在衣领上:
“告诉阿姨,我不哭。”
妻子在走廊做康复训练,
不停看表。
妞妞被推进手术室时,
她扶着助行架站起来,
朝孩子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电梯门合上的瞬间,
我看见她把额头抵在玻璃上,
肩膀轻轻发抖。
主治医生来找我们谈话:
“病理报告出来了,
是良性。”
妻子长长舒了口气,
医生却推推眼镜:
“但卵巢功能受影响很大,
以后要长期服药。”
递来一叠注意事项,
墨印的副作用列了半页纸。
她逐字读完,平静地签了字。
护士来抽血监测激素水平,
压脉带勒出深痕。
我别过脸去,
她反而笑:“比抽骨髓强多了,
豆豆那才叫受罪。”
能出院那天,
她坚持自己去办手续。
回来时拎着袋橘子:
“门口老太卖的,
说甜。”
我们坐在病床沿剥橘子,
她突然说:“其实切除报告
我早看到了。”
橘子汁溅在出院小结上,
晕开“生育功能减退”几个字。
收拾行李时,
从柜底滚出个塑料小鹿。
儿科送的小礼物,
鹿角缺了半只。
她蹲下去捡,
很久没站起来。
我过去扶,发现她在哭,
眼泪无声地砸在地砖上。
“不是为自己……”
她攥着小鹿,“是觉得对不起你。”
我把她拉起来,
小鹿硌在彼此掌心。
十二年前婚礼上,
她捧花里也藏着小鹿挂件。
当时司仪说“一路平安”,
没想到路会这么难走。
出租车经过童装店,
那件粉色毛衣还在橱窗。
她摇下车窗看了很久,
风灌进来,吹乱她刚长出的碎发。
司机随口说:“给孩子买衣服?
现在换季打折。”
我握紧她的手:
“是啊,看看。”
回家推开门,
茶几摆着没拼完的乐高。
住院前她给豆豆准备的,
说拼好就寄去北京。
现在恐龙只剩尾巴没完成,
说明书还摊在沙发上。
她慢慢走过去,
拾起一块蓝色积木。
阳光从阳台斜照进来,
把她影子拉得很长。
我这才发现病号服
空荡荡地挂着,
像套在衣架上。
夜里她对着浴室镜子看伤口,
纱布揭掉后,
蜈蚣似的疤痕横在腹部。
我递去祛疤膏,
她摇摇头:“反正也看不见。”
洗澡时我听见水声里混着哽咽,
敲门问要不要帮忙,
她说洗发水进眼睛了。
睡前她整理药盒,
红黄白药片分装进小格。
突然笑出声:
“像不像在配儿童药?”
手腕一转,药片哗啦啦洒落,
滚得满地都是。
我们蹲着找药,
在床底摸到失踪已久的婚戒。
她套上戒指,关节已有些肿。
“明天开始戴回去吧。”
月光照在钻石上,
投出细小光斑在天花板晃动。
记得求婚时我说:
“这光能照一百年。”
现在才十二年,
戒圈已烙进皮肉里。
凌晨她被噩梦惊醒,
说梦见肌瘤又长大了。
我开灯给她看复查报告,
她手指抚过“未见复发”几个字,
像抚摸婴儿脸颊。
后来抱着被子睡在沙发上,
说床太软,压着伤口疼。
我陪她在沙发挤着,
像两个摔坏的俄罗斯套娃。
她脚很冰,夹在我腿间暖着。
小时候见姥姥也这样给姥爷暖脚,
当时不懂,现在明白了——
有些温度只能靠疼痛传递。
天亮时她说想吃巷口豆花。
我买回来,发现她给福利院打了电话。
“下周三去帮忙,
你轮休对吧?”
勺子在豆花里搅出漩涡,
“就擦擦玻璃,晒晒被子。”
我往她碗里加辣油:
“都行,你高兴就好。”
她认真查志愿者须知,
把“不得私自馈赠”划上线。
翻出很多旧玩具,
有小熊口罩,星星贴纸,
还有豆豆落下的蜡笔画。
理着理着突然停住:
“要不……算了吧。”
纸箱胶带撕到一半,
像张开的嘴停在中央。
周末推她去公园复健,
遇见孕妇学校在做操。
她望着人家滚圆的肚子发呆,
有个孕妇过来问路,
手无意识搭在腹侧。
那姿势太熟悉,
每次妞妞打针时,
妻子都这样护着孩子后背。
指路时她声音发颤,
等孕妇走远才松开攥紧的轮椅扶手。
掌心全是汗,
我给她擦汗,
她抓住我手腕:
“如果当年没放弃读研……”
话没说完,摇头笑了,
“哪来那么多如果。”
回家时邮箱有封信,
北京寄来的。
豆豆亲手画的感谢卡,
糖葫芦渍还沾在纸上。
背面是移植舱照片,
光头小孩举着“谢谢阿姨”的牌子。
她反复摸那个“姨”字,
墨水被指尖焐得模糊。
周三我们还是去了福利院。
院长带参观婴儿室,
保温箱里有个早产儿,
小手小脚像透明花瓣。
妻子隔着玻璃指点:
“脚踝胶布要换,
不然会过敏。”
护理员惊讶:“您懂这个?”
她没答话,轻轻哼起《小星星》。
保温箱里的宝宝突然停止哭闹,
潮红的小脸转向声源。
院长说:“奇怪,
这孩子平时最难哄。”
晒被子时她格外认真,
把每个被角都拉得平平整整。
有床小黄被晒出阳光味道,
她抱着不肯撒手:
“像不像豆豆那床?”
风鼓起被面,扑啦啦响,
像某种温顺的大鸟。
午休时孩子们围着她要听故事。
她讲小蜗牛找妈妈,
语速慢吞吞的。
有个兔唇女孩靠在她膝头,
口水沾湿病号服。
保育员要来擦,
她摆手:“没事,晒晒就干了。”
回家路上她买了很多毛线,
说给孩子们织围巾。
针脚还是医院里练就的平稳,
起针时却数错三回。
织到深夜,线团滚进沙发底,
她弯腰去捡,突然维持姿势不动。
我过去看,
原来在透过缝隙看月亮。
“小时候以为月亮是疤痕,
现在觉得像缝合线。”
她慢慢直起腰,
“把破碎的东西缀在一起,
也挺好的。”
拆线复查那天,
医生夸伤口愈合得好。
她忽然问:“还能抱孩子吗?”
医生愣了下:“轻点的可以。”
回家她就抱起邻居的猫,
练习托举的姿势。
猫不耐烦地甩尾巴,
她笑得眼泪汪汪:
“看来还得再轻点。”
夜里她翻相册,
停在我抱侄子的照片上。
当时她抓拍的,
我正给孩子擦口水。
“你其实很喜欢小孩。”
她轻声说。
我合上相册:“我更喜欢你。”
这句话求婚时说过,
现在听着像上辈子的事。
她靠在我怀里,
药味混着洗发水香。
窗外在下雨,
雨滴顺着玻璃滑落,
像谁在画漫长的病历线。
凌晨她突然摇醒我:
“想起妞妞明天拆线,
得去看着。”
迷迷糊糊摸她额头,
没有发烧。
原来在说梦话,
手指还保持着持针的姿势。
清晨她真去了医院,
带着织好的围巾。
妞妞看见她就伸手要抱,
拆线时没哭没闹。
纱布揭掉后,
疤痕像粉色的笑脸。
妻子用指尖轻点:
“这是宝宝和妈妈的约定,
说好要勇敢的印记。”
护士长送来值班表:
“大家给你留了门诊班,
不用跑病房了。”
她道了谢,却把表折进口袋:
“还是换回儿科吧,
孩子们认生。”
我们去庙里还愿,
平安符已经褪成浅粉。
僧人说可以系在许愿树,
她踮脚往高处挂:
“让风多吹吹它。”
树下有孕妇在祈福,
经幡拂过她空荡的腹部。
下山时她走得很慢,
数着石阶上的落叶。
第九十九级突然说:
“等豆豆出院,
我们带他去游乐园吧。”
山风卷走话音,
抛向雾蒙蒙的城区。
回家看见社区通知,
老旧小区要加装电梯。
征求意见表上,
她签完名又添句:
“优先照顾病患老人。”
墨迹未干,
斜斜映着窗外的晚霞。
今晚她主动提出睡大床。
服完药很快睡着,
手轻轻搭在疤痕上。
我关灯时听见她呓语:
“棉花糖……”
也许梦见了婚礼上的云朵,
也许只是想起
给孩子们发过的止痛糖。
月光慢慢爬过她的白发,
爬上十二年前的婚纱照。
那时她还不会隐瞒病情,
我不会签手术同意书。
现在她枕边放着激素药,
我手机存着主治医电话。
深夜她突然转身抱住我,
药效让身体微微发抖。
像回到大学图书馆那天,
她被掉落的书砸疼,
也是这样把脸埋在我肩上。
当时她说:“当医生真不容易。”
现在我知道了——
当病人更不容易。
晨光熹微中她醒了,
摸摸我下巴的胡茬:
“今天开始,
我不瞒你任何事了。”
早班飞机划过天际,
留下长长的白线。
像手术缝合线,
也像通往远方的路。
她慢慢坐起来,
疤痕在晨光里泛着柔光。
我递去温度和药,
她接过水杯时碰到我手指。
两个婚戒轻轻相撞,
发出细微的清脆声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