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到云浮新兴调研温氏股份,其肉鸡市占率全国第一。新兴这个地方除了六祖慧能度假区和温氏股份之外就没什么好看的了,一路上都是山,这些山环绕着整个市区,能有一块平地作耕地就已很宝贵。
云浮市91.2%的面积是山。因此,云浮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石材生产加工基地之一。云石也因产于云浮而得名,与端州砚石、信宜玉石、英德英石并称为广东四大名石。
还记得今年5月,我从广州南站乘坐高铁前往北京,列车一路颠簸,但进入河南境内后,不适感突然消失了。
![]()
(河南的平原)
窗外是一望无际的平原,“逐鹿中原”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平坦的地形对农耕文明至关重要。
根据河南省政府的数据,河南平原面积占比55.7%,另外据2017年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显示河南平原面积占比57.13%,不管用哪个数据,都是很令人羡慕的地形。
养猪巨头牧原股份总部位于河南,河南也是生猪出栏量第一的省份,2025年上半年河南省生猪出栏量达3294万头,而广东前三季度的生猪出栏量都达不到这个水平。
北方盛产玉米、牧草和大豆,之前我从燕塘乳业了解到,奶牛和牛奶的价格也是以内蒙甘肃一带最为便宜,越往南越贵,广东人喝奶,也是克服了很多困难的。
![]()
根据我对几家公司养猪模式的理解,大致分为三类。
1.牧原股份:直营模式,细化管理程度最高。无农户合作,完全由公司自建猪场、雇佣员工,对养殖全流程(育种、饲料、防疫、出栏)实现100%控制。追求成本控制、技术壁垒和极致效率。
2. 温氏股份:以养殖业务为核心,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快速扩张,形成规模优势。深度绑定农户,合作周期长(通常3-5年),资金投入大(近10年累计支付农户费用近900亿)。对养殖流程有标准化管理,但农户的自主性高于直营模式,管理精细化程度介于海大和牧原之间。
3.海大集团:以饲料业务为核心,通过养猪业务带动饲料、种苗、动保等产品的销售,形成产业链协同。虽然采用“公司+农户”模式,但更注重饲料销售渠道的拓展,用期货套保方式获取尽可能稳定的利润。在轻资产策略下,对农户的管控相对松散,公司主要提供饲料和基础技术支持。
三家企业的战略定位分别是全产业链、养殖商、饲料商,资产投入分别是重、中、轻。
![]()
11月初,温氏宣布启动出海计划。
我的疑问如下:
1.云浮市山多,温氏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克服这种地理条件的?是化整为零还是有更多好办法?
2.公司此前提出出海战略,与农户合作的模式能否通过创造更多本地就业机会,从而更好地推动出海和本土化?
3.我感觉“公司+农户”模式是有优劣的。从财报可以看出,温氏股份的养殖业务以肉鸡和肉猪为主,虽然有鸡蛋业务,但占比不高。公司与农户签约,这样虽然可以“借力”快速扩大规模,但比起自建养殖场直营,管理链条就变长了。农户那个环节无法实现即时管理,而鸡蛋的采集和运输又对时效性要求极高。如果管理反馈滞后,就难以保障鸡蛋的及时处理,因此蛋鸡业务是需要精细化管理的。我理解得对不对?公司如何看待蛋鸡业务?
4.公司在出海过程中如何构建供应链体系?有没有与上游企业建立合作?
5.公司出海的竞争优势是什么?与同行相比,公司在哪方面优势最突出?
6.公司是否拥有高端鸡品种?养殖业的差异化程度较低,品种改良主要集中在降本增效上,是不是意味着难以通过部分高端单品提升售价?
7.除了养殖业务之外,公司如何看待第二产业?能否依托于此缩短销售渠道?
8.宗族企业如何与现代化治理结合?
![]()
(温氏食材旗舰店)
我了解到的情况是,温氏以肉鸡养殖起家,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快速复制,扩张到全国。温氏早期的肉鸡养殖场都建在丘陵或山上,建养殖场对地形的要求远低于种植业,主要是远离居民区和河流。
公司在20多个省市有合作的养猪基地,除了新疆、西藏、青海等省份没有,华南和华东区域是公司发展的重点。
公司拓展养殖业务的核心考量是市场需求,比如新疆、西藏、青海等省份是因为需求太少了,并不是因为地形问题。
公司肉鸡业务要往北发展。温氏养殖的肉鸡几乎全是黄羽鸡,主要消费区域是南方。黄羽鸡养殖所需的时间更长,肉质更紧致,鸡味更浓郁。
我查阅了相关数据,2024年我国肉鸡(包括白羽、黄羽和小型白羽肉鸡)的总出栏数为148.42亿只。其中,白羽肉鸡出栏量为90.31亿只,黄羽肉鸡出栏量为33.34亿只。
虽然白羽鸡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但我们广东人一直都是吃黄羽鸡,市场上活体白羽鸡很少见,白切鸡用白羽鸡是不行的。
![]()
公司用长城夜宴等方式推广中华土鸡,也推出了养殖180天的“御品180土鸡”、88元一只的“天露黑金土乌鸡”等品种,公司认为自身在肉鸡养殖上优势最大,出海计划会优先发展黄羽鸡,然后才是猪,计划从越南扩展到东南亚其他国家。
蛋鸡方面,我的理解基本正确,公司短期没有加大投入蛋鸡业务的打算,目前鸡蛋的价格非常便宜,行业分散程度也远高于肉鸡和肉猪。
![]()
去年温氏的营收比例有61.81%是猪,34.04%是鸡,其实两者产量相当,猪的营收占比高只是因为猪肉价格高。
![]()
猪养殖方面,市场集中度在迅速提高,近期公司没有收到猪瘟报告。之前是闻之色变,但经过多年应对,公司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包括空气过滤监测报警系统等等。
以前有句话叫“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现在看见猪跑的难度确实比吃猪肉大得多,温氏提到,近几年因为疫病防控,没有开放参观猪场,管理极其严格。
![]()
我在路上看到一些运输中的大肥猪,恐怕它们是要被拉去宰杀了。
猪周期方面,三季度本来是旺季,目前出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情况,一些企业从肉猪养殖向猪育种业务转型,行业整体效率在提升,消费需求也很难量化。
由于影响价格的因素太多且越来越复杂,公司认为猪周期越来越难精确判断,就像我们投资者很难判断股价走势一样。因此销售策略主要是随行就市,公司认为自身有充足的应对周期的能力和经验,同时双主业有一定的对冲作用,比单独养猪或单独养鸡更平稳。比如今年三季度,养猪业务在亏钱,而养鸡业务在盈利。
养殖模式方面,公司认为当下的模式契合国家带动农民致富和创造就业的战略。种苗、饲料和技术都由公司提供,农户负责养殖,这个过程既有人力,也有水电等成本,由于农户是按照生产成绩获得报酬,农户干活甚至比公司员工更努力。
如果鸡只在养殖过程中死亡,那么会根据是否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判断责任,假如是不可抗力因素,公司会给予一定补贴,如果是农户由于自身原因没有遵守养殖步骤,就由农户负责。出海不一定采用国内的模式,而是会探索,因地制宜。
出海供应链方面,今年温氏战略投资了安佑生物,这是一家生产环保饲料的公司,双方展开研究和合作,公司认为对出海业务有积极影响。
产品高端化方面,除了黄羽鸡本身已经比白羽鸡高端以及上面提到的高端肉鸡品种外,公司还要加码黑猪业务。黑猪口感更好,公司算过账,黑猪的养殖成本大概比白猪贵1块钱一斤,但售价能比白猪贵2块钱一斤。温氏的目标是要做“中国第一黑猪品牌”。
温氏起步于第一产业(农牧养殖),短期也将聚焦于第一产业。公司的主要销售渠道是向B端经销商批发,把毛鸡、毛猪卖给屠宰场,然后分销到消费者手里。直供的客户有双汇发展、钱大妈、老乡鸡、紫燕百味鸡、叮咚买菜等等,只有少数大客户才会直销。
第二产业方面,公司有屠宰业务,去年销售12.08亿只肉鸡里面,大约有2亿只自己宰,以熟食或鲜品形式销售,而猪有一百多万头屠宰完销售。
负债率方面,截至2025年9月底,温氏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已降至49.41%,并计划未来进一步降低,处于行业偏低水平。
企业文化方面,温氏自诩是带有温氏家族印记的现代化管理公司。董秘、财务总监、技术总监都是职业经理人,既强调“家”的企业文化,又建立职业经理人的管理规范,努力在两个属性之中找平衡点。
![]()
![]()
![]()
公司总部整体给我的感觉就像星级酒店和华南农业大学风格的结合,是一种“老钱风”,建筑四平八稳,大量运用大理石、大立柱和红木等元素,显得相当庄重。
我觉得温氏与其说家族企业,不如说是宗族企业,因为它已经远远跨越直系亲属,内部股东大多跟宗族有关系。至于宗族文化如何和现代化治理结合,我觉得心态要开放,不能认定某种形式就一定不行。宗族文化也许可以结合现代化,这家公司非常特殊,它的核心由温氏的叔伯兄弟加上一部分没有血缘关系的同姓同乡构成。
唯血缘论肯定不行,要任人唯才,但血缘和宗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信任成本。现在社会文明了,有很多契约,但在温氏发展的早期阶段,信任是一个难题。
我感觉,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一个非常大的区别是契约。海洋文化以交易为核心,要有契约精神,信奉规则,只要规则在,大家都可以交易;而农耕社会中人口流动性较低,人们信任的是宗族和血缘,或者一个小圈子,契约精神不足。当然随着社会发展,契约精神已越来越普及。
之前我看清史,汉臣第一家范文程是范仲淹的后人。范家是千年望族,从宋朝到清朝都有很大影响力。范家设立义田、义庄制度,用家族田产资助贫困宗族人读书,即使遭遇战乱,义田丢失,他们之中有能力的子孙也会捐出私田,恢复义田。这种互助机制令范家出了多名状元、进士和举人。
在契约社会里面,跟这种形式接近的应该是保险,只不过在中国古代,它是以血缘关系体现出来的。
作为外部股东,如何评估自身利益与大股东是否一致,我觉得重点看的是分红。温氏上市以来的累计分红率为60.13%,算可以了。当然养殖行业业绩波动还是有点大,温氏除了2021年大幅亏损外,其余年份都有分红。
温氏总部大堂展示着百年战略蓝图,巨型的篆体“温”字上刻着公司的长期目标,即实现跨周期年均净利润100亿元。
对了,我是打顺风车来的。司机来新兴的目的,正是替家里做餐饮的亲戚采购一些温氏的“五指毛桃鸡”。如果顾客反馈好,就准备大量进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