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这几年一直是中国原油进口的大户,2025年上半年,中国从沙特买的石油占总进口的15%左右。
结果今年年初,沙特阿美公司就宣布上调2月份对亚洲买家的原油价格,阿拉伯轻质原油比基准价高出1.5美元每桶,比上个月涨了60美分。
这消息一出,很多人都觉得沙特在趁中国需求旺盛的时候多赚点。毕竟中国石油消耗量巨大,2025年9月份日均就达到1503万桶,全年预计比去年多10万桶每天,主要因为工业和交通复苏拉动。国内产量跟不上,只能靠进口,依赖度高达74%。
![]()
中国石油需求这么猛,沙特自然看在眼里。到了7月份,沙特又上调8月份对亚洲和欧洲的原油售价,每桶涨超1美元。这次调整据说是因为沙特国内需求预计上升,加上中国原油消费潜力大。沙特作为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靠这个赚得盆满钵满,但对中国来说,进口成本直接上去了。
2025年4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量就4806万吨,平均单价526美元每吨,要是沙特再这么涨,炼油厂的压力可不小。不少企业开始琢磨,转向其他供应商来压压成本。
沙特这波操作,让人忍不住想问问他们到底啥打算。中国是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2025年前九个月日均进口1130万到1150万桶,沙特占了不小份额。可沙特定价机制是每个月根据市场变,亚洲基准用阿曼迪拜报价,北美用别的指数,结果亚洲涨幅往往大些。
比方说2月份上调后,北美只涨了30美分,欧洲1美元左右,中国这边就得多掏钱。沙特说这是基于供需差异,但明眼人觉得他们在从亚洲强劲需求里多薅羊毛,尤其中国经济恢复快,石油用量直线上升。
![]()
中国石油需求大增的背景下,沙特连续几个月调整价格。8月份,他们又把9月份对亚洲的阿拉伯轻质原油售价上调1美元每桶,相对基准溢价到3.2美元,这是4月来的最高。炼油行业消息人士说,这可能是连续第二个月涨价,预计9月价格创五个月新高。
沙特这么干,一方面是看好中国未来需求,另一方面也为了维持自家市场份额。俄罗斯和伊朗在加大对亚洲出口,沙特得用价格策略稳住客户。但对中国进口企业,这意味着支出增加,2025年上半年从沙特日均进口170万桶,每桶多几毛钱,累计起来也不是小数。
沙特定价策略灵活,每月看市场现货溢价和运输成本。2025年1月底,市场就预期沙特可能涨2到2.5美元,结果实际调整符合预期。中东原油现货价相对基准涨了,红海航运中断也推高物流费。
沙特阿美公司解释说,上调反映这些因素,但亚洲买家觉得不公,因为是最大客户群。 中国石油储备在2025年1到8月增加90万桶每天,就是为了缓冲这种波动。沙特此举短期能多赚,但可能让买家加速多元化来源,影响长期合同。
![]()
中国面对沙特涨价,没坐以待毙。 自2022年俄乌冲突后,中国和俄罗斯能源合作加深,2025年从俄罗斯进口占比升到19%,日均超200万桶。俄罗斯给折扣,每桶低于市场2到3美元,还同意用人民币结算,帮中国降低美元依赖。
沙特涨价后,中国部分炼油厂在2到3月减少沙特货,进口量下滑。贸易数据显示,3月份从沙特买的少了不少,转向俄罗斯等低价源头。这么一来,中国能源安全更有保障,不用太担心沙特单方面调整。
沙特经济高度靠石油,2025年财政赤字预计占GDP的2.5%,出口收入超70%来自这个。涨价是为了缓解财政压力,但忽略全球经济发展,可能适得其反。
中国新能源产业飞速发展,2025年电动汽车销量超1000万辆,占新车销售40%以上。光伏风电装机新增300吉瓦,石油在能源结构里从2024年的20%降到18%。国家推双碳目标,企业像比亚迪、宁德时代扩产快,未来石油需求会慢慢降,沙特威胁力就小了。
![]()
沙特后续在2025年3到11月多次调价,4月对亚洲下调0.4美元,8月上调1美元,11月下调1.2到1.5美元,应对市场需求疲软。
沙特推动经济多元化,投旅游科技,但石油仍是支柱,面临资源枯竭风险。中国加强俄罗斯合作和新能源转型,石油依赖渐减。
中国石油进口结构在变,沙特占比虽高但竞争激烈。2025年上半年,从俄罗斯进口增加,占19%。沙特上调加剧转变,企业求稳定低成本源。国内政策强调储备,应对波动。
![]()
参考资料 高盛:2040年前石油需求持续增长 新浪财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