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海一登山队员频繁眩晕,多次检查难寻病因,主任一句话揭开真相

0
分享至

35岁的严峻是上海一支民间高山训练队的队员,白天在户外装备公司做测试,晚上去岩馆练力量。家里阳台堆着绳索和快挂,训练背包永远晾在门口。他每天沿着滨江跑步,平时吃得清淡,不碰冰饮,高强度训练后会自己做一份淡盐水恢复。队友都说他稳重不冒进,不论是负重攀升还是雪地行进,他的动作永远干脆、节奏不乱。他过去几年在沪郊山地搜救训练中从没掉过链子,体检表上的指标也一直稳定,心肺数据甚至比一些年轻队员更漂亮。严峻自己也觉得,只要训练够、恢复够、吃得干净,他的身体基本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2021年5月2日,午间负重攀升做到一半,严峻正准备换脚点,手指刚扣住岩壁,耳边忽然“嗡”地炸开一声,视野像被轻轻抹去一层亮度,边缘发灰。他脚底下一空,明明站稳了,身体却像被抽走了力气,胸口跟着一紧,呼吸被卡住半秒。他僵在原地,等那阵发飘感退下,指尖重新握住了实感,心跳慢慢回到节奏。恢复得很快,他抬手抹了把汗,只当是自己补水少了,觉得大概是缺氧或轻微脱水,没往心里去。

5月13日,队里在上强度训练时,严峻正换脚往上挪,手刚扣住点位,指腹突然发空,像抓在一层滑膜上。他心里猛地一紧,整条手臂的力量像被抽掉了一半,指节发软,腕关节抖得厉害。耳里再次炸出那种短促的嗡声,视线从中央开始发灰,像有人在眼前慢慢合上一道暗影。他想吸口气稳一下,却发现胸口提不上来,像被一块沉物压着,气只能卡在喉口。他努力撑住,但脚下重心忽然往外偏,前脚踩点的力量瞬间散掉,整个人往侧面倾过去。突然受力的小臂开始发麻,手上的抓力越来越虚,腕部像在打颤。他来不及喊,身体已经在往下坠的趋势里晃动,脸色一下子褪得发白,连咬牙的力气都跟着乱了节奏。

就在他要彻底脱力的那一秒,旁边的队员迅速抓住他的安全带,把他整个人稳住。被接住的瞬间,他的膝盖发软,悬在半空里一直抖,指尖僵着,像完全不听使唤。他努力想说“我没事”,却连气都吸不满,胸腔像被人从里面往外推,心跳乱冲,短短几秒就把他逼得额头出了一层冷汗。视线恢复得很慢,灰暗还在边缘打转,耳鸣一下一下敲在鼓膜上,让他连辨方向都费劲。队员看他脸色发灰,嘴唇失了血色,呼吸断断续续,像每一次呼吸都要重新找节奏。他被缓慢放到地面时,脚尖先着地,却根本站不住,腿一下就软了,扶着膝盖久久没缓过来。旁边的队员皱着眉按住他的肩:“你这个状态不正常,别硬撑了,赶紧去医院看看。”



严峻去了医院后,被安排到神经内科。医生听他描述“视野发灰、脚下发空、耳鸣”,很自然地把方向指向头部问题,让他先做一套影像和血流检查。当天就把头颅 CT、MRI、脑血流和颈动脉彩超全部做了一遍。报告出来得比他想象得快,医生对着影像一张张看过去:脑组织没有缺血灶,看不到占位,白质也没有脱髓鞘迹象,颈动脉通畅,血流速度正常。所有指标都保持得干干净净。医生合上片子的时候,神情已经明显放松了些。

医生把片子摊在桌上给他看,说这套检查能把大部分严重的头部原因排掉,而他的影像非常典型的正常,不像脑供血问题,也不像前庭系统突然坏掉的样子,更不像神经炎症或脱髓鞘病。医生语气轻松下来,觉得他这种情况更像过度疲劳,训练强度、睡眠断续、再加上体位变化快,容易出现短暂性的灌注波动,让人感觉眼前一黑。最后只让他回去多注意休息,减少高强度训练,补水、按时睡觉,观察几天就好。严峻拿着报告出了门,心里有一点松,又有一点不踏实。

回去之后,严峻按照医生的建议把训练强度压了下来,睡前闹钟设成固定时间,逼自己每天提前关灯,喝水也从一次性灌两大口改成小口多次,连夜训后的力量课都暂时停掉。他把这些当成短暂调整,心里却悄悄盯着身体反应。头两天,他一直在等那种突然发灰的瞬间重新袭来,可训练、上下班、买菜、洗澡,整天的节律都稳稳当当,晚上起身倒水也没有再晃。第三天依旧如此,头脑清爽、胸口顺畅,整个人重新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他开始觉得,也许真是那阵子训练太猛,身体被拖过了头。等连续几天什么都没发生,他的警惕也在不知不觉间放松了下去。



然而,意外再次在猝不及防时降临了。5月28日,严峻和队友在户外进行登山训练,他正沿着一段碎岩坡横切前移,身后的保护绳在轻轻晃。他换脚踩上一个小突点,身体刚稳住,胸口忽然被什么卡住一样,气没吸满,心跳陡地往上窜。他愣了一下,耳里随即炸起一声闷响,像有人突然在耳膜后敲了一下。视野的亮度迅速往下掉,从中央开始发灰。他试着抬手往上抓,却发现指尖软得厉害,像隔着一层麻木的膜。小腿跟着发抖,膝盖也开始撑不住,他皱着眉,脸色在几秒钟里褪掉了血色,嘴唇紧紧抿着。他能感到那股发飘的感觉正往上冲,像要把整个人从里面掏空。

那阵晕意没有像之前那样退下,反而更狠地压上来。他刚想换手,手肘忽然失去力气,整条手臂强烈地发抖,指节撑不住地往外滑。胸口随之一阵发紧,像忽然被勒住,气道小幅度地缩着,呼吸被迫断成几截。他想稳住,但脚底下一阵空荡,重心一歪,头里随即一片混乱,耳鸣连续炸开,一波一波敲进脑子。他瞳孔剧烈收缩,眼前的东西完全变得模糊,连方向都分不清,右脚的力气彻底散掉,他的腿往下一折,腰部跟着失控,整个人开始往斜下方倒。

身体往下坠的那一瞬间,他的手试着去抓,可手指完全不听使唤,连握的动作都做不出来。胸腔在失重里猛地一抽,心跳砰砰乱撞,像要冲出肋骨。耳鸣把他整个人震得发懵,意识一阵一阵地闪白。他摔下去的角度很不稳,肩膀先磕到石头,下一秒剧痛从骨头里炸出来,疼得他整张脸都皱成一块,牙关咬得死紧。他试图撑起上半身,却只撑起一厘米就被疼痛压回去,额头冒出细密的汗。队友听到动静冲过来时,他已经痛得说不出话,只能靠急促的呼吸吊着气。队友一看他脸色灰白、肩部形状明显不对,立刻把他扶住,边固定他的手臂边喊人打电话,整个语气都急了:“别动,现在马上送你下山去医院!”



严峻被队友紧急送到医院时,整条右肩已经肿得发硬,他一到急诊就被推进影像科,先做 X 线,再补做肩部 CT。影像很快出来:右侧锁骨中段有一处明显断线,骨折端轻度移位,但没有刺破血管,也没有牵连胸腔结构。骨科医生明确是锁骨中段移位性骨折,让他保持上身不动,把受伤的手臂轻轻托起到最稳的位置,先在肩外侧垫软垫,再重新调整三角巾,用固定带把上肢稳稳绑在胸前,让断端不再晃动。每拉紧一圈绷带,他的呼吸都会短一截,脸色被疼痛刺激得发白。固定完成后,肩部肿胀被控制住,疼痛从刺痛变成沉钝,他整只手臂只能贴在胸前悬着,被就地安排留院观察。

骨折固定好后,严峻靠在床边还是心慌,队友也忍不住问医生:“他最近老晕,这次只是断锁骨,下次要是再发作怎么办?”严峻低声接了一句:“是不是身体里出了什么怪问题?”医生看了看他,确认固定带位置稳妥后,语气放缓却不敢敷衍:“这种反复眩晕,不像骨折造成的,也不能只看作疲劳。这种反复眩晕更像前庭系统的问题,建议你们先去耳鼻喉科做检查,把内耳和前庭原因排一排再说。”

耳鼻喉科的检查做得很快,医生根据严峻的描述,怀疑他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半规管结晶,让他做头位试验,再做前庭诱发肌源电位。但整套流程下来却没有出现典型的旋转感,也没有诱发眼震。前庭肌源电位的波形结果出来得很平整,没有偏移,没有减弱,完全不像前庭系统出问题的样子。医生看着报告沉了几秒,原本笃定的语气收住了,变得谨慎起来:“从耳部来看,没有能解释你那种突然发黑、手抓不住岩壁的原因。”他说这种无诱发的眩晕更像心源性短暂灌注不足,可能是瞬间心律失稳或供血问题,让他尽快去心内科做心电、Holter 和基础心功能,语气带着一种不太乐观的认真。



心内科的医生听完他的发作经过后,第一反应就是把方向放在短阵室上速窦房结功能不稳上,让他先做心电图心脏彩超,再带上 24 小时 Holter。检查结果很快出来:静息心电图节律规则,没有早搏,也没有短暂停搏;彩超显示心脏结构完整,射血分数正常,没有瓣膜反流;Holter 的记录更是干净,一整天的心率波动完全在正常范围,没有任何可以解释眩晕的心律事件。医生把三张报告叠在一起看了几遍,眉头慢慢皱紧,他抬眼看着严峻,语气不再肯定:“从心脏来看,你的指标太正常了,不像是心源性的发作。”

心内科的检查全正常,医生越看越觉得不对劲。一个体能强、训练规律、没有基础病的登山队员,连续出现这种突然的发作,却在所有关键系统上都查不到任何蛛丝马迹,这不符合常规医学逻辑。医生把病例重新整理后,按流程上报科室,科主任看过后也皱起眉,随即转呈医院医务办。两天后,医院决定对此病例立项记录,安排一次正式的多学科会诊,希望能找到突破口。

会诊当天,各科室医生逐一翻看资料,内分泌科首先发言,怀疑甲状腺和肾上腺的激素波动可能造成类似“短暂灌注问题”,于是安排了完整的激素检查。TSH、游离 T3/T4、皮质醇、醛固酮全部做完,报告送回会诊室时,数值全部落在参考范围内,连轻度偏移都挑不出。内分泌科医生只能摇头:“不像激素导致的。



血液科接着介入,他们怀疑的是轻度贫血、缺铁或隐匿炎症引起的慢性灌注不足,虽不常见,但在耐力型训练人群中并非完全不可能。他们安排了血常规、铁蛋白、CRP,全都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只是铁蛋白略往下靠,却不足以解释严峻那种瞬间失控的发作。血液科医生翻着报告说:“这些波动太轻,解释不了他的症状。”

睡眠医学科随后提出另一种可能:高强度训练者夜间呼吸不稳、间断低氧,有时也会造成白天短暂的眩晕和断片感。严峻被安排做多导睡眠监测,一夜下来,血氧曲线平稳,没有异常呼吸,也没有可疑的暂停事件。睡眠科医生看完监测图后,轻轻叹了口气:“夜间低氧不是原因。”

三轮排查结束,所有结果仍然“正常”。这对场内的医生来说并不是好消息,反而让这病例显得更加棘手。每一科的医生都在翻资料,却翻不出任何足以串联全部症状的线索。

坐在会诊室另一侧的一名主任一直未发言,只是慢慢翻看严峻的记录。他的手指轻敲着桌面,每敲一下,其他人就更沉默一分。等所有科室都发言完,他才抬眼,目光落在那份几乎被翻皱的病例上。他缓缓合上资料,说了一句让整个会诊室都静住的话:“他的检查太正常了,正常得不像是前庭、心脏、神经的问题。”

有人抬头:“您意思是……方向错了?”主任没有立即回答,只把报告重新摊开,指着严峻几次发作的共性:体位变化快、症状突发、恢复慢、强度高时更明显。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忽视的确定:“你们都盯着头部和心脏,可他的核心问题,很可能根本不在上半身。”



主任把病例重新整理了一遍,随后亲自去到病房找严峻。严峻本来靠在床头休息,看到主任进来还以为是来确认骨折恢复情况。主任却没有先看他的肩,而是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问了一个之前没有任何医生提过的问题。那个问题与头、耳、心脏都无关,甚至和他这次的发作听上去没半点联系。严峻被问得一愣,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主任的眼神却在那一瞬变得非常确定,像终于找到了一条被所有人忽略的线索。

他马上把一张单子放到严峻床边,上面列着几项新的检查。严峻刚扫了一眼,整个人的情绪一下炸开:“这些查的是什么?跟我晕倒有什么关系?我那天在岩壁上差点摔死,你让我查这个?”他的声音压得低却硬,右肩固定住不能乱动,但下颌已经因为愤怒绷得发紧,“我已经做了几十项检查,花了多少钱你们知道吗?结果全都是正常!你们现在又给我开这些?再查不出来,我真的要投诉了。”

检查结果出来得比预想快,几份影像和化验被送进医生办公室时,走廊外还能听见严峻低声抱怨的余音。主任拆开第一份报告时,原本平稳的眉线一下沉下去;第二份递到他手上时,他的指尖明显顿住了;等第三份结果摆到桌面,几名参与会诊的医生已经交换了眼神,表情从疲惫转为一种不加掩饰的凝重。

严峻被叫进办公室时,一脸莫名其妙。他看见医生们的神情,心里却还没反应过来,只觉得空气比之前沉得多。他皱着眉问:“不会又是正常吧?”没人回应他,主任只是把那叠报告推过来,让他自己看。



严峻低头读了第一行,整个人像被钉住一样僵在原地。他的眼睛骤然睁大,呼吸一下乱掉:“这……这怎么可能?我怎么会是这个病?我又不抽烟不喝酒,身体一直都很好,我怎么会……”话说到一半,嗓子像被卡住了,说不下去了。

主任没有让他继续往下猜,语气比任何一次都更严肃:“这不是能拖的病,也不是靠休息就能稳住的情况。你的眩晕发作、你的摔落、你那几秒的意识闪断,全都不是偶然。现在必须马上开始治疗,再拖下去,不只是摔断锁骨的风险,而是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严峻坐在椅子上久久没动,主任把那几份报告重新理顺,指着最关键的一项:“这是你做的腹部 CTA。”严峻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一项和肚子相关的检查会跟眩晕扯上关系。主任继续往下翻,“这是肠系膜动脉和腹主动脉的重建影像,还有你的血乳酸、二氧化碳结合力和动脉血气。”严峻越听越困惑,他从没听说这些检查和他在岩壁上突然发黑有任何关系,可现在三份报告就摆在眼前,影像中的那条血管出现清晰的内膜分离,旁边的箭头标示得毫不含糊。

主任把纸推到他面前,语气沉得几乎没有起伏:“你这是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血管内膜撕开了一道口子,血流在真腔和假腔之间分散,导致下肢与腹腔的血液回流不稳定。”严峻握着报告的手抖了一下,他从没有听过这个病名,却能感到这三个字背后的重量。主任继续说:“你的发作不是头部问题,也不是前庭、心律的问题——是血管突然无法把血流稳定送回心脏。你在体位快速变化时,脑灌注会瞬间掉下去,所以才会眼前发黑、手抓不住、整个人脱力。”

严峻几乎不敢相信:“可我才三十多岁,我又不抽烟不喝酒,怎么会有这种病?”主任没有回避,只是直接告诉他:“你属于非典型的运动诱发型夹层,强度大、体位转换快、腹压变化明显,会让这类病在年轻人身上被触发。”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是一类腹部大血管的结构性损伤,血管内膜出现裂口,使血流在真腔和假腔之间分散。真腔的有效流量下降,会让腹腔脏器和下肢回心血量不稳定。轻者只有短暂的不适,重者会在体位变化时突然出现供血下降,造成眩晕、视野发黑、心慌、失力甚至短暂意识受损。由于早期血流可能暂时代偿,大量指标都可能正常,所以常被误认为是疲劳、前庭问题或心律问题。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在年轻人中非常罕见,且早期症状并不在腹部,而是表现为“灌注性眼前发黑”“力量瞬间脱空”“体位变化后几秒的发飘”,因此极容易被误判为心源性、神经性或耳部的问题。常规的 CT、心电图、脑 MRI 都查不出异常,只有做腹部 CTA 或大血管重建才能看到内膜的裂口。此外,运动型患者的血管代偿能力强,即使真腔被挤压,仍可能维持一段时间的正常血流,使症状出现和检查结果之间呈现“完全对不上”的情况。

一旦裂口扩大、假腔压力升高,可能导致肠系膜供血严重不足,引发急性肠缺血,进展速度非常快,严重者可导致休克或血管破裂。对运动员来说,高强度训练、突然加压、快速起身、呼吸节律被打乱,都可能触发血流不稳定,使症状变得更频繁、更凶险。及时治疗能稳定内膜、改善灌注,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上海一登山队员频繁眩晕,多次检查难寻病因,主任一句话揭开真相》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曝罗志祥已立好遗嘱,每次治疗都强撑笑容,只愿妈妈能好好活下去

曝罗志祥已立好遗嘱,每次治疗都强撑笑容,只愿妈妈能好好活下去

梅亭谈
2025-11-19 15:40:25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1 09:24:49
近4届首次无缘世界杯!哥斯达黎加全队颤抖痛哭 38岁皇马传奇谢幕

近4届首次无缘世界杯!哥斯达黎加全队颤抖痛哭 38岁皇马传奇谢幕

我爱英超
2025-11-19 12:03:00
印度富豪又自嗨了,扬言要超越中国

印度富豪又自嗨了,扬言要超越中国

陆弃
2025-11-19 08:25:03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影孖看世界
2025-11-16 20:05:08
为什么越来越多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工资发不出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工资发不出了?

细说职场
2025-11-19 23:26:19
美大使声称希望中企撤出希腊最大港口,希腊回呛:只有中国救了我

美大使声称希望中企撤出希腊最大港口,希腊回呛:只有中国救了我

三毛看世界
2025-11-20 08:34:34
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等人反对修改“无核三原则”

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等人反对修改“无核三原则”

新京报
2025-11-19 09:15:04
重大转变!“中国:0→47%,美国:88%→9%”

重大转变!“中国:0→47%,美国:88%→9%”

观察者网
2025-11-18 08:39:03
老干部卸磨不杀驴劝退汪东兴、不发文件不降低待遇,还配备警卫员

老干部卸磨不杀驴劝退汪东兴、不发文件不降低待遇,还配备警卫员

阿莱美食汇
2025-11-15 11:44:03
最隐蔽的“合法”裁员套路:专坑无固定期限老员工,这3招得防

最隐蔽的“合法”裁员套路:专坑无固定期限老员工,这3招得防

时尚的弄潮
2025-11-20 07:23:40
全运会最夸张比赛,一个人投篮48次得52分,队友都快冻冷了

全运会最夸张比赛,一个人投篮48次得52分,队友都快冻冷了

宗介说体育
2025-11-19 12:04:25
郎平做梦也没想到,远走国外仅1年,31岁的朱婷早已走上另一条路

郎平做梦也没想到,远走国外仅1年,31岁的朱婷早已走上另一条路

削桐作琴
2025-11-18 23:01:09
有文化就是不一样!看看喻恩泰的回应,短短几句话就让他口碑逆转

有文化就是不一样!看看喻恩泰的回应,短短几句话就让他口碑逆转

小娱乐悠悠
2025-11-20 09:08:53
不管卤什么肉,只要放3克它,卤肉出锅十里飘香,肥而不腻

不管卤什么肉,只要放3克它,卤肉出锅十里飘香,肥而不腻

美食格物
2025-11-18 20:35:19
猎鹰9号最新迈入「500复用时代」

猎鹰9号最新迈入「500复用时代」

三体引力波
2025-11-18 13:15:42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艾米手工作品
2025-11-19 00:45:26
原来她是富士康二千金,出生100天被郭台铭送养,如今成全家团宠

原来她是富士康二千金,出生100天被郭台铭送养,如今成全家团宠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2 12:38:50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这个时代留给普通人的机会窗口,真的不多了

这个时代留给普通人的机会窗口,真的不多了

壹周进步
2025-11-19 22:41:08
2025-11-20 10:07:00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关注
186文章数 103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荷兰暂时服软了 给出的理由让全世界哭笑不得

头条要闻

牛弹琴:荷兰暂时服软了 给出的理由让全世界哭笑不得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英伟达财报,超预期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游戏
教育
时尚
旅游
房产

《潜行者2》发售一周年Steam七折促销 现已登PS5

教育要闻

周成刚对话西澳大学校长:百年名校如何为国际学生打造终身伙伴关系?

入冬时节,高雅人士都在品鉴什么好东西?

旅游要闻

落叶缤纷美如画 在“古银杏之乡”邂逅金色浪漫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