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蚌埠新闻网)
转自:蚌埠新闻网
![]()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 (记者 陈瑶 通讯员 方三档)一条条道路,如同城市的“血脉”,串联起发展的脉搏,承载着市民出行的脚步。近日,我市重磅发布《蚌埠市骨干路网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未来十余年城市交通描绘出一幅“骨架强、脉络清、衔接畅”的生动蓝图。
“三横三纵”织就快速网,城市奔跑更有力
根据《规划》,蚌埠将构建“三横三纵两联”的快速路网格局,总里程达120.3公里。“三横”包括世纪大道、东海大道、芦山大道;“三纵”包括大庆路、解放路和老山大道;“二联”包括长淮卫快速路、迎宾大道(南环线-G3)。这张快速路网如同城市的“主动脉”,纵向间距约5公里,横向间距约7公里,将有效疏解跨区域长距离交通,让城市“奔跑”起来更轻盈、更高效。其中,芦山大道(东海大道-大庆路)段将“转换角色”,调整为城市主干路,更好地服务于沿线片区。
“七横七纵”夯实主干网,城市肌理更通畅
主干路网则升级为“七横七纵”的结构性格局,它们如同城市的“核心静脉”,深入城市肌理。“七横”为龙华路、淮上大道、治淮路、胜利路、涂山路、燕山路-学苑路、黄山大道;“七纵”为黑虎山路-秦集路、江淮路-天河路、华光大道-长征南路、朝阳路、延安路、曹山路、司马庄路-高铁东路。城市开发边界内:长征北路、涂山路升级为主干路。长征北路(正街-世纪大道)调整长度2.5km,涂山路(宏业路-雪华山西路)调整长度0.5km,合计3km。城市开发边界以外:延伸龙华路、淮上大道、司马庄路三条道路作为远景规划主干路。龙华路(中心城区边界-司马庄路)延伸长度2.1km,淮上大道(盛泽路-老山大道)延伸长度3.3km,司马庄路(淮上大道-世纪大道)延伸长度2.5km,合计7.9km,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充足空间。
高速国省道优化,出入城更便捷
在市域层面,高速公路将形成“五纵五横”,国省干道形成“八纵八横四联”的体系。
“五纵五横”高速公路网,“五纵”分别为京台高速(G3)、徐固蚌高速(S15)、蚌武高速(S63)、徐明高速(S07)、蚌五泗高速(S06);“五横”分别为宁洛高速(G36)、蚌淮高速-凤阳连接线(S95)、五蒙高速(S08)、阜阳-淮南-蚌埠高速、北沿淮高速,其中蚌五高速、五蒙高速、阜阳-淮南-蚌埠高速和北沿淮高速为新建高速公路。
未来,《规划》增设城区外围大庆路快速路-G3京台高速(秦集)收费站。远期,城区高速出入口将增至10处(不含刘府出入口),市民上下高速将更加便捷。同时,G206、G345、G329等国道的线位也将进行优化调整,如同为城市系上更顺畅的“交通纽带”,有效引导过境交通分流,减轻城区压力。
跨河湖通道扩容,天堑变通途
在水系通道方面,《规划》明确将维持现有跨淮河通道数量。未来,中心城区将维持现状,拥有7处跨淮河通道(共40车道)和3处跨湖通道(共22车道),跨湖通道3处,共计22条车道,规划新增燕山路-学苑路的跨湖通道,让“天堑”真正成为促进融合发展的“通途”。
衔接机场港口,融入区域发展
《规划》还特别注重与重大交通设施的衔接。通往滕湖机场将拥有2条高快速通道和3条常速保障通道,确保市民“飞”得更顺畅。中心城区规划的5处港口,也将通过临近主干路和快速路高效疏解交通。对接外围市县的通道则将形成“三横三纵”高快速和“两横两纵”常速的“双保险”网络,让蚌埠更好地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
节点精细优化,堵点变通途
针对市民关心的交通节点问题,《规划》也对解放路、大庆路等快速路立交,以及延安路、朝阳路等重要主干路平交路口进行了精细化研究,通过优化设计,力求让每一个交叉口都“畅通无阻”,告别“肠梗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