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高中学历能站上大学讲台给博士生授课?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郭伟”的闹剧,给中国科研圈来了记措手不及的耳光。
一个连专业术语都可能一知半解的高中毕业生,靠着伪造的学历和成果,顶着教授、博导的光环混了两年,直到参评院士时才露馅。
果然印证了那句话: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
豪华简历:全是“空中楼阁”的造假
2023年,江苏科技大学高调引进“顶尖人才”郭伟,其简历堪称“科研界天花板”。
学校官网介绍,他是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日本九州大学博士,还曾担任德国国家科学院高级研究员、美国金属材料学会杰出科学家,更是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科研成果方面,他号称主持7项国家级项目,发表170多篇SCI论文,拿下68项国际专利,手握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累计科研经费高达3000万美元。
这样的“豪华配置”,让江苏科技大学如获至宝,直接授予他首席科学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头衔,还将其纳入江苏“333工程”高层次培养人才。
![]()
可谁能想到,这份让同行羡慕的简历,从头到尾全是编造的谎言。
网友和媒体核查发现,他所谓的西安交大本科学历、澳大利亚硕士经历、日本博士学位,在相关院校均查无此人;
号称发表在Nature子刊的代表作、170多篇SCI论文,在学术数据库里一篇都搜不到;
国际专利、国家级项目更是子虚乌有,唯一“真实”的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头衔,也被证实是花钱就能买到的“注水荣誉”。
![]()
层层把关:为何成了“形同虚设”
如此漏洞百出的造假,为何能顺利通过学校的人才引进审核,甚至蒙混两年之久?
要知道,普通职场招聘尚且会核查学历真伪,科研圈的人才引进本该更加严谨。
可在郭伟事件中,从学校人事部门到科研管理处,从学院领导到同行教授,没有一个人迈出“核实”这关键一步。
有人说,是郭伟的“头衔光环”唬住了所有人,面对“海外著名科学家”、“院士”这样的标签,审核人员可能连基本的背景调查都省了,默认“名头大=实力强”。
![]()
也有人猜测,其中可能存在利益输送,部分人员为了“引进高端人才”的政绩,对明显的疑点视而不见。
更讽刺的是,郭伟主讲的《位错理论》《晶体塑性强化机制》等课程,都是材料科学领域的高深内容,一个高中生即便提前做功课,也难免露出马脚。
可两年间,无论是听课的博士生、共事的同事,还是指导的学生,竟没人公开质疑过他的专业能力,这背后的“沉默”,比骗局本身更让人费解。
圈内怪象:“名头崇拜”滋养了骗子
郭伟的骗局能得逞,除了审核缺位,还离不开科研圈盛行的“名头崇拜”。
在不少评审和引进环节,比起实打实的科研成果,“头衔”“履历”往往更有说服力。
![]()
一些评审专家拿到项目申请书,先看申请人是不是“院士”、“杰青”,是不是有海外名校背景,至于申请书的内容质量、研究可行性,反而成了次要考量。
这种风气让真正踏实做研究的青年博士屡屡碰壁,却给了郭伟这样的骗子可乘之机。
他正是摸准了这个“套路”,把简历包装得天花乱坠,靠着一堆虚假头衔,不仅顺利入职高校,还轻松拿到国家级项目和巨额科研经费。
更荒唐的是,他指导的博士生还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生”,这不禁让人质疑,这样的“优秀”到底是靠真才实学,还是靠导师的虚假光环?
科研圈的“山头主义”“利益捆绑”,让本该纯粹的学术交流,变成了互相抬举的“名利场”,也让骗子得以在其中游刃有余。
![]()
骗局落幕:最受伤的是谁
如今,郭伟已被带走调查,这场持续两年的荒诞剧终于落幕,但留下的“烂摊子”却难以收拾。
最无辜的莫过于他指导的硕博士生,寒窗苦读多年,好不容易考上名校深造,却发现导师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他们的研究方向可能根本不具备可行性,已完成的科研成果可能存在严重漏洞,毕业、就业都将受到直接影响,两年的时光和心血几乎付诸东流。
而对于国家和纳税人来说,被郭伟骗取的巨额科研经费,本可以用来支持真正有价值的科研项目,培养真正的科技人才,如今却可能流入个人腰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江苏科技大学也因这场骗局沦为笑柄,学校的声誉受到重创,未来的人才引进和科研合作都可能受到影响。
![]()
结语
这场闹剧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近年来类似的学术造假、履历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它不是提醒我们“骗子太狡猾”,而是警示科研圈该醒醒了。
与其追捧虚无的头衔,不如回归学术本身;与其搞形式化的审核,不如建立实打实的能力考察机制。
只有让真正有才华、肯钻研的人得到机会,让造假者无处遁形,科研圈才能摆脱浮躁,回归初心。毕竟,科学研究容不得半点虚假,纳税人的钱更不能成为骗子的“提款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