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绿色、高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潮中,我国面临着双重任务——既要培育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也要推动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绿色金融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建设银行佛山分行扛起国有大行担当,立足本地,紧扣传统产业低碳转型、“无废城市”建设、绿色能源发展及绿色消费四大维度精准发力,为制造业强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金融新动能。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由制造业大市迈向“无废城市”,佛山正经历着从粗放治理向精准调控的转变,这一过程深刻诠释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曾经,铝灰渣是令人头疼的工业危险废物,如今却能“变废为宝”。走进某环境科技公司车间,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叹:铝灰渣经过企业自主研发设备无害化处理后,摇身一变成液体盐、绿氢、氨水、高铝料、活性氧化铝、聚硫酸铝等多种产品,实现99%资源回收利用。在推动先进技术实现成果转化中,建设银行佛山分行运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为该企业提供周转类授信额度4.5亿元,满足企业短期资金周转需求。截至2025年5月末,建设银行佛山分行累计为112家“无废工厂”清洁能源改造、环境整治提供资金支持,授信金额超171亿元。在佛山建设“无废城市”征程中,建设银行佛山分行充分发挥金融赋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着建行的力量。
保障绿色能源发展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可靠保障。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抓手,佛山成为南方五省区首个光伏装机突破400万千瓦的地级市。建设银行佛山分行主动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发挥国有大行职责使命,深度参与工业、民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累计为佛山水业、南方电网、省能源集团等光伏发电项目授信超31亿元,为佛山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
在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六和村,鳞次栉比的大型光伏电板与鱼塘交相映衬,该“渔光互补”发电项目是佛山首个大型集中式光伏地面电站,依托生态水产品养殖基地的资源优势,利用水面发电设备进行发电,在涵养生态的同时最大限度发挥鱼塘的经济价值,实现了“一地两用”。据测算,该项目每年可提供3.22亿度清洁电能,满足约14万户普通家庭的用电量,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69万吨,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自2022年起,建设银行佛山分行参与该项目的评估、授信,从项目前期的资金规划到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拨付,建设银行佛山分行全程为该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截至目前,累计为项目投放贷款4.13亿元,并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支持。项目拟于今年建成并入电网,届时将为发电企业、渔民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更为当地绿色能源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绿色金融与农业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的标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