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9日讯 “收的苹果有问题咋维权?”“雇人不签合同行不行?”近日,乳山市司法局冯家司法所在苹果交易超市开展了一场针对商户、收购商和务工人员的普法宣传活动。工作人员带着《法治宣传教育法》《民法典》和劳动用工法律知识,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
活动现场,普法工作人员手拎装满宣传资料的蓝色布袋对大家说:“今年是全民普法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已正式施行,让普法工作更规范。这次活动就是要把法律送到群众身边,解决大家做生意、找工作遇到的实际法律难题。”“王姐,这是《民法典》交易篇的折页,收苹果签合同用得上”“李哥,这份劳动用工指南您留好,雇人时照着看准没错”,工作人员一边递材料,一边用方言讲解重点。针对年纪大的商户,工作人员还特意准备了大字版宣传册,逐条念读“苹果质量约定”“工资支付要求”等核心内容,确保大家听明白、记牢固。
“前阵子邻村老张收苹果,没签合同就付了定金,结果对方坐地起价,这钱能要回来吗?”摊位前刘大姐的问题引发一片附和。工作人员立刻接过话头,结合这个真实案例讲起《民法典》:“像这种情况,虽然没签书面合同,但老张的转账记录、聊天记录都是证据,只要能证明双方约定,就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他还拿出案例对比表,一边是“签合同+留凭证”顺利维权的正面例子,一边是“口头约定无证据”吃亏的反面教材,鲜红的对比让在场群众纷纷点头:“以后可得把证据攥紧了。”
“我给超市装苹果,老板说月底结工资,要是拖到下个月咋办?”务工人员小陈的提问,戳中了不少临时雇工的心事。工作人员当即举起印有12333劳动保障咨询热线的宣传页,高声强调:“只要干了活,就该拿到钱!不管是长期工还是临时工,老板拖欠工资都违法。”工作人员还现场手把手教小陈用手机记录务工时间、工作量,“这些都是讨薪的‘硬通货’,一个都不能少。”
生动的讲解让群众热情高涨,不少人主动围拢过来。“以前做生意也好,打工也好,都靠经验,现在有法律兜底,踏实!”在场群众抱着普法资料纷纷说道。阳光下的苹果堆得老高,法治带来的安全感,让这个丰收季更暖心。
此次普法活动精准对接苹果交易中的法律需求,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群众易懂的“生意经”“务工指南”,有效提升了商户、收购商和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与维权能力。下一步,冯家司法所将持续聚焦民生领域,把普法服务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以法治力量为地方产业发展和群众权益保障保驾护航。
闪电新闻记者 赛圆 通讯员 李玲燕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