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产“水果之王”榴莲的泰国,一直是中国游客钟爱之地,许多人冲着“榴莲自由”到此游玩。
但如今,泰国榴莲已不似以往畅销,街头榴莲摊时常散发出腐烂酸馊味,摊主看着人来人往却无人驻足,只能无奈叹气。而这一切,都源于水果摊上刺眼的中文标语。
![]()
曾经曼谷夜市的榴莲摊前,常年围着一群拿人民币扫货的国人。摊主们连中文都练出来了,“甜过初恋”“包熟包甜”张口就来,句句冲着中国人的钱包去。数据显示,泰国60%榴莲靠中国人消费,他们自己都承认:“中国消费者打个喷嚏,果农就得感冒。”
随着今年赴泰旅游回暖,泰国摊主们却亮出了警示牌,用大大的中文字体写着:“别碰榴莲,一碰就得买!”更夸张的是,这类告示还在“升级”。曼谷有摊位直接挂出:“摸一下罚100泰铢!”
还有人扒出旧事:当年爆火的“水果西施”,对中国游客饮料加价一倍,拍照还得先付钱。有网友在Facebook吐槽,自己在夜市点了一份60泰铢的盖饭,只因讲了句中文,竟被收了150泰铢。
在国内,挑西瓜还得敲两下听声,如今在泰国却被用中文“点名提醒”,明摆着:这条规矩,就是冲你中国人来的消息传回国内,“泰国水果碰不得”迅速冲上热搜。网友玩梗:“摸一下就得买?那我多瞄几眼是不是得领证?”还有不少旅游博主前往“探店”,看看摸一下到底会不会被强制买单。
![]()
事情发酵后,国人对泰国榴莲的抵制来得又快又狠。泰国农业部数据显示,部分水果摊销量暴跌三成,仓库里榴莲堆到发霉。果农急得开直播,硬是把“榴莲泡面”“山竹炖鸡”端上屏幕求关注。
不过,泰国榴莲虽好,但被人这样羞辱,实在不值得,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种呢?
行动派早就动手了。自2018年起,我国科研人员潜心钻研种植技术,播下40颗榴莲树种。在严格把控土壤、嫁接、灌溉和日照等培育环节后,榴莲幼苗的成活率大度提升至98%。不仅成功引种“猫山王”东南亚名种,还育出“香草榴莲”等本土新品。
如今,海南榴莲的种植面积已超过5万亩,预计总产量将突破5000吨。明年6月首批果实将上市,整体产值预计冲上亿元大关。相信“榴莲自由”的梦想很快就能在国内实现。
![]()
![]()
另一边的泰国水果摊上,虽然还有中文提示,但已悄然换了语气,有的写着“请轻拿轻放,谢谢”,有的配上笑脸表情,还有摊主挂出“中国游客免费试吃”的中文招牌。
可惜,这些努力来得太迟了。
据10月28日,泰国旅游部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1日至10月27日,泰国游客较去年同期减少7.25%。曾经走几步就听见普通话的泰国街头,也不似过去那么热闹了。曼谷夜市榴莲摊主直叹气:“以前一天卖500公斤,现在50公斤都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