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5公斤的普通大米,标价居然要4300日元往上,折算成人民币快200块,新米更夸张,直接突破5000日元。
夏天最爱的西瓜,中等大小的就得2000到4000日元,换成人民币100到200块,那些造型特别的方形西瓜,价格能飙到上千块。
![]()
这价格放在咱们这儿,一家人能买一堆水果了,但在日本,很多家庭买西瓜得琢磨半天,不像咱们随手就能拎一个回家大口吃,不少人只能买切块的解解馋。
东京的定食店早就取消了免费添饭,学校食堂也得隔天才能吃到米饭,西瓜在当地彻底成了“奢侈品”。
不光是大米和西瓜,一棵白菜卖1000日元,一个丑橘要500多日元,靠养老金生活的老人都喊着“叶类蔬菜和水果都吃不起”。
本来以为只是单纯的种地难,后来发现背后全是政治算计和贸易博弈的事儿。
日韩农产品高价:选票和贸易绑住了钱包
不光日本,隔壁韩国的餐桌也没好过到哪去。
![]()
韩国人顿顿离不开泡菜,可2010年和2024年两次“泡菜危机”,一棵白菜飙到1.2万韩元,差不多70块人民币,四口之家腌一次泡菜要花2000多块,连总统都得改用洋白菜做泡菜。
日韩这农产品高价的毛病,根源其实挺像的。
先说说日本的西瓜,瓜农平均年龄都超70岁了,年轻人不愿种地,耕地本就紧张,还得搞精细化种植,温室培育、人工授粉,连西瓜的形状和甜度都要严格把控,种植成本本来就高。
但这还不是主要原因,关键是选票和贸易的牵绊。
日本农村选票权重差不多是城市的两倍,农民投票积极,是政客不敢得罪的票仓。
![]()
农协笼络了九成以上农户,和自民党、农林水产省结成了“铁三角”,农协帮自民党拉选票,自民党就用补贴、高关税来回报。
为了保住农民的票,日本对进口西瓜设了多重关卡。
进口西瓜最高关税能到21.6%,超出配额的关税甚至高达60%。
检疫标准也苛刻到离谱,农药残留要查365项,之前还有中国西瓜因为包装箱上有一只蚂蚁就被退回的情况。
再加上运费贵,从中国运到日本得全程冷链,运过去还得被垄断渠道的五大商社扒层皮,交三四成“保护费”,最后进口瓜价格基本和本土瓜没差别,根本没人愿意做这买卖。
![]()
日本政府每年还给瓜农发2000多亿日元的补贴,相当于一公斤西瓜,瓜农能白拿80块,靠补贴就能稳住本土瓜价,自然没必要放开进口。
日本米价高涨,还和日美贸易角力直接挂钩。
美国一直盯着日本汽车市场,还逼日本开放农产品进口,双方谈了八轮才达成协议。
美国答应对日降汽车关税,从25%降到15%,日本则对美取消进口限制,还承诺给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这部分投资90%的收益都归美国。
作为交换,日本得每年多买80亿美元美国玉米、大豆,把美国大米进口量增加75%,挤占了原本从中国、泰国进口的份额。
![]()
可美国大米多用来做餐饮加工、饲料等,再加上配额调整有过程,短期没法填补终端市场的供给空缺,最终就出现了米荒,还带动米价飞涨。
韩国的“泡菜危机”也是一个道理,耕地少、极端天气减产,再加上为了保农民选票严控进口,本土供给只要一断,大白菜就涨价。
无奈之下,还是得靠紧急进口中国山东白菜才稳住市场,这已经是韩国第五次靠中国白菜救急了。
看完美日韩的窘境,再回头看看咱们国内,那差距真不是一星半点。
就说夏天爱吃的西瓜,不管是新疆的甜西瓜,还是山东、宁夏的本地瓜,旺季时几块钱一斤,家家户户都能实现“西瓜自由”。
![]()
中国农业稳价:民生优先才是硬道理
中国农业能这么靠谱,真不是运气,而是国家实打实的农业保障政策在发力。
国家一直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不光主粮够吃,果菜茶、肉蛋奶也样样充足。
针对农业生产,咱们搞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种业振兴,2024年粮食亩产比“十三五”末提高了不少,单产对产量的贡献超60%,让农民实现了多产多赚。
还有种粮补贴、农业保险全覆盖政策,就算遇到自然灾害,农民也不用独自扛风险。
面对小农户种粮不赚钱的问题,咱也有妙招。
![]()
现在很多地方搞“小田变大田”“大田托管”,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降低了机械和灌溉成本。
农民还能靠直播带货、合作社直供超市,减少中间商赚差价。
2025年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明显增长,农产品滞销率降到三年最低点,真正实现了增产又增收。
就算遇到极端天气,咱也能通过跨区域调运、储备投放稳住物价。
如此看来,日韩的农产品高价,是选票博弈、贸易妥协下的畸形结果。
政客为了保住选票,牺牲了市场效率,最后埋单的还是普通民众。
![]()
他们的农业政策,看似保护了本土农民,实则让整个社会承担了高昂成本,并非明智之举。
而中国农业不走这种歪路,始终把民生放在第一位。
既守住了14亿人的饭碗,保证大家吃得饱、吃得实惠,又让农民能赚到钱,有积极性继续种地。
毫无疑问,这样的农业才是真真正正的民生底气。
其实农业发展的核心很简单,就是要让生产者有收益,让消费者得实惠。
日韩的例子已经证明,被政治和利益绑架的农业,最终只会陷入高价困局。
![]()
而中国农业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民生优先,通过政策保障、科技创新、模式创新,才能走出一条兼顾安全与效率的道路,这或许就是中外农业差异背后最本质的真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