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硕果盈枝。连日来,大安区牛佛镇陈家村的无花果进入本季最后采收期,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11月18日清晨,种植户们早早穿梭于果园中,仔细采摘最后一批成熟的无花果。据了解,陈家村种植无花果已有三年,通过不断摸索种植技术,如今不仅产量稳步提升,还引进了新品种,其中最高品质的果实售价可达每公斤50元。“我们主打的‘甜城红’无花果甜度高、果型大,很受市场欢迎。”基地负责人王林介绍。该基地种植面积近300亩,依托科学育种与精细管理,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全年总产量约15万公斤,预计实现销售额150余万元。
无花果产业以其高效特性成为当地农业新亮点。王林表示,无花果病虫害少,无需喷洒农药,既节约人工成本,又能保障果品无公害。此外,优质品种采摘期长、投入产出效益显著,无花果已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黄金果”。
记者了解到,2022年起,陈家村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新模式,推行“党支部+集体经济联合社+农户+农业公司”合作机制,构建起“村集体统筹开垦、种植户承包管理、农业公司保价收购”的种产销一体化体系,有效打通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在推进无花果规模化种植的同时,陈家村还引入高粱、大豆等粮食作物,实施无花果与粮食作物间作套种。这一科学的种植模式,既提升了土地生态效益,又实现了“一地多收”,兼顾了粮食安全与经济效益。
产业兴旺直接带动了就业增收。无花果基地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临时性就业岗位,带来务工收入超20万元,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顾家增收两不误。展望未来,王林信心满满:“无花果属于高产高效作物,市场前景广阔,我们将持续加大投入,扩大种植规模。”
从单一的种植业到融合发展的产业链,从分散经营到规模化生产,牛佛镇陈家村以创新模式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用一颗颗甜蜜的无花果,铺就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孙红兰 自贡融媒记者 池莉 刘晓丹
来源:自贡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