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说说,认真追剧、专注剧评品人生百味,愿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挡万千生活不易。
![]()
刻木像,是唐俪辞在天人境,唯一能抚慰自己的事情。他从出生就被人训练培养,除了无尽的杀戮训练,再无其他。
天人境的圣子计划,就是要打造出一个天人体,来应对整个族人面临的五衰危机。所以,唐俪辞从生命的起点就是计划中的一部分,在天人境族人的眼里,他更像是武器,是被物化的人。
唐俪辞从意志到行动都没有自由,可他也是鲜活的生命。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厌恶这种日复一日的杀戮,伴随着痛苦和恐惧的日子,他想象天人境外万物的样子,然后用刻刀一下一下刻出来。
那刻刀刻在木头上,也刻在唐俪辞懵懂的心上,让自己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具象化。终于有一天,他逃出了天人境,掉落在神州。
![]()
唐俪辞是天人境的圣子,但不是第一位也不是唯一一位圣子,在他之前,还有一位圣子,叫叶摩,也就是后来祸乱神州的一阙阴阳。
在神州,唐俪辞遇见的第一个人是方周,是周睇楼的大弟子。这部剧里,对方周的设定很特别,不再是传统武侠文学里的师父,而是师兄。
周睇楼是神州江湖上的门派之一,方周是楼主,因为他的优秀,让周睇楼在江湖上声名大噪。
唐俪辞掉落神州,浑身是伤奄奄一息,是方周将其带回周睇楼救治,还给唐俪辞取名。
他的母亲给他起名阿吉班尔·唐伽,这是梵文的音译,大概意指破除一切不可战胜的獠牙,这也对应了他出生的宿命。
![]()
唐俪辞把这个名字只告诉了方周,而方周取唐为姓,名俪辞,取自千载逢无俪,断行旧日辞。
这是方周对唐俪辞的祝福,也是方周的智慧,这一点在之后的文里会专门写。
这里要聊的是,方周提出教唐俪辞认字,是从三字经开始的。
人之初,性本善。
这是他在神州学会的第一个认知,也是唐俪辞心中最为疑惑和恐惧的部分。
性本善论,是孟子提出的,也是儒家文化的基础,与之对立的观点是荀子提出的性本恶论。
善恶是人性的一体两面,当你相信什么为起点的时候,事情便会随之从那个起点出发。
在这部剧里,叶摩和唐俪辞的成长经历,精准地诠释了这一点,让这部剧从宏观上进行善恶的思辨。
![]()
如果没有性本善,唐俪辞就不会在天人境中对杀戮起厌恶心;如果不相信性本善,方周不会救唐俪辞,也不会教会他生出爱的能力。
唐俪辞从天人境逃出后,向往神州普通人的生活,他害怕被人发现他与旁人的不同,害怕被说是怪物,更害怕使用武力。
因为,在天人境,他的那些天赋,那些无穷大的武力,都是用来杀戮,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宿命。
可方周用言语和行动告诉唐俪辞,他和旁人是一样的,而且心中是有善意的,这是他的本能。
![]()
唐俪辞发现,自己会和小猫亲近,也越来越喜欢和师兄弟们待在一起,吃饭嬉闹,合奏乐曲练功,曾经那些用来杀戮的力量,也可以成为保护弱小的力量。
可是,这样的岁月静好,随着一场意外、一个误会,方周离世,师兄弟反目,周睇楼人去楼空。
四年后,唐俪辞已是当朝国相的义子,江湖上最富有的万窍斋斋主,一出场就是武力和智慧全是满级的人。
可就是这样的唐俪辞依然有困惑,心魔还是挥之不去。其实,唐俪辞尝遍七情,是从他走出金叶寺开始的。
最让唐俪辞痛苦的事情,就是在方周的教导下,他知道了善是什么样子,方周所做的事情,是善,而他厌恶对抗的一切,是恶。
![]()
看似很好区分的善恶,汇集到唐俪辞的心中,就出现了困惑。
唐俪辞逃出天人境,在方周的教导下,他生出了愧疚之心。
因为方周和周睇楼的其他师兄,让唐俪辞感受到了情义,明白了道义,这是善,但是也知道了背叛和辜负是恶。
那么,他逃出天人境,是不是背叛呢?在他看来,是背叛。
因为天人境的人从他出生就告诉他,他出生就带着使命,就是为拯救他的族人。
他却逃走了,因为他想活,他厌倦了那些杀戮。
可天人境的人告诉他,那些杀戮,是为了成就一个完美的他,就相当于给他厌恶的杀戮一个完美的理由。
![]()
而方周告诉他,杀戮是恶,一阙阴阳手下的那些人,都是一群只会杀戮,没有人性的恶人。
当一阙阴阳手下出现滥杀百姓的时候,唐俪辞的心中更为混乱,他的过去更像是这些恶人,他背叛天人境,又更像是方周牺牲一人成全众生的反面。
怎么看,自己都不是方周那样的善人,可他逃离或者背叛天人境,正是想要远离杀戮,在这一刻,善恶似乎纠缠在一起,无法分辨了。
这样的困惑就像迷雾,让人喘不过气,既不敢正视来路,也无法看清去路。
但是,方周要牺牲自己救百姓的时候,唐俪辞的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念头,那就是他要救方周,他不能失去方周,因为失去方周的世界,唐俪辞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走下去。
这是唐俪辞的执念,也是在很长一段岁月里,支撑他走下去的力量,照亮他前行之路的灯。
![]()
唐俪辞动用了一阙阴阳曾经祸乱神州的往生谱,额间也显现出和一阙阴阳相似的花印,可他和一阙阴阳做的事情完全不一样。
一阙阴阳伤百姓祸乱神州,而唐俪辞救方周安稳众生,这就是恶善的区别。
天人境制造圣子,看似是为了拯救整个族人,可他们要应对的危机,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为了满足他们心中长生不老的欲望。
善如果建立在恶念之上,那便还是恶,因为从起心动念的时候,就错了。
![]()
而性本善论,不仅仅是说人的本性中有善,更是在讲每一次的起心动念、待人做事的发心要有善意。
正如唐俪辞在金叶寺中,和方丈对话的人、瓦、风的禅机。
一切都在一念之间,不知不为因果,可知后因果便起;不起恶念便是善,可善念中夹杂了哪怕是一丝恶意,都会将人推入深渊,善也成了绑架,成了控制,成了伤人的利刃。
(图片均来源于电视剧《水龙吟》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