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要刷题式教育!科技教育该重视起来了

0
分享至


当AI走入生活,科技早已不是中小学教育的额外选项,而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备素养。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文,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热潮之下,一个核心问题亟待探讨:科技教育该怎么搞?孩子们的期待是什么?家长们的期望又是什么?老师们有着怎样的设想与困扰?本期话题,我们共话近期热点:中小学科技教育。

01

学生:我们想要真正的有趣+有用

我们这的科学课就是给你打印完资料,让你背,完全不知道这样有什么意义,为了考试而背。@momo

我希望我们的科学课也能请一些科学家来讲课,我好想近距离看看科学家是什么样的。@绵绵洋洋

科学课我们一直有,但根本没有什么教具、学具,都是语文数学老师兼任,哪有时间去研究怎么上,有时候学生的问题老师都回答不上来,找个科普视频随便看看就是一节课。@6766A55D

我今年上二年级,平时特别喜欢看科学小实验那类视频,上小学之后,当我得知我有科学课,开心坏了,妈妈果然没有骗我,小学真比幼儿园有意思,竟然有专门的科学课,在幼儿园我只能在延时班里才有。很多同学都非常喜欢科学课,只是可惜一周只有一节,有时候科学老师还会生病,说好的实验做不成,兴致勃勃准备的材料都白带过去了。我希望学校能再多安排几节科学课,真的很有意思啊!@雅雅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科学课是在学校的创客社团上的。我们一起用3D打印机制作了学校的微缩模型,还编程让它能显示各个教室的使用情况,这才是学以致用。如果科学课程都是这样的,我觉得再不喜欢科学的同学也会好奇想动手试一试吧!@野蜂飞舞之小钻蜂

我小时候上过编程班,前面玩小颗粒的时候我还是挺喜欢的,但后期学了其他课程,全靠电脑,老师总是让我们做题库,准备比赛。我升到高年级作业又多,妈妈就让我退出了。说是妈妈让我退出,其实是我也很不喜欢刷题,我想学的是怎么用代码做自己的小游戏,而不是为了考级天天刷题。如果科学是刷题,那我可能真的会不爱科学。@我迪迦在东北

学科学难道不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吗?那能不能日常的课程里就教我们一些跟我们生活相关的“科学小魔法”,通过这些魔法讲现象,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老师不要就拿本书在那里读,开个视频给我们看,我们想自己动手呀!@库洛米飒飒


02

家长:在焦虑与理性间摇摆

我们这没有让孩子做过实验,上课就是放录像,回家就是背知识点,娃啥都不懂。@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希望有一个平台或载体,能把算法等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可视化呈现出来,让孩子通过指尖具象化操作来理解理论知识并进一步激发灵感。@空

给予科技教育更多的时间,积极引导,从小培养科技兴趣。@传播人

说实话,我很矛盾。一方面,看到别人家孩子都在学编程、机器人,我怕自己孩子落后;另一方面,我又担心过度培训会让他失去对科学的兴趣。秋季开学时,我给他选报了个AI启蒙延时班,结果发现就是教孩子们用现成的AI工具画画,感觉好“”,浪费时间了,有学这种“假科学”的功夫,我还不如给他报足球呢,至少还能养养眼睛。@思水榴莲

我是一个程序员,关于科学,我更看重的是思维方式的培养。与其让孩子刷题考级,不如让她学会分解问题、逻辑思考。我带女儿做过“家庭垃圾分类监测器”,用简单的传感器统计每天的垃圾量。过程中她学会了数据分析,还写了一份环保建议书给学校。@格子

我是一名初一学生的家长,也是一名科技企业的负责人。其实,作为招聘方,我们通常更看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不是会多少编程语言。所以我的建议是,科学教育,学生可以多做项目,哪怕是失败的项目,过程中的思考和积累甚至比结果更重要。@登峰

学习科技没有问题,但我觉得更要加强科技伦理教育。有了科技的加持,树人重要性的含金量还在上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除开老师在学校的教育,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要有这个意识。@windy京

我觉得还是需要依托家校社这样一个协同育人的“教联体”,通过教育部门牵头,构建起科技教育合作网络,同时,发挥好各地科技类展馆的作用形成“百城千馆”的发展态势,让更多的科技馆、重点实验室定期向中小学常态化开放,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于科学的兴趣。@绿水

我的建议是:1、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和方向给出国家层面的指导。2、加强对科创类培训班的监管和扶持。3、增加校内科创类课程课时。@LJH


03

老师:在理想与现实间找平衡

乡镇学校硬件、软件设施需要配齐。@诺敏

说真的,我不理解为什么要安排一年级的孩子做有些实验,一个班几十个小孩,有的甚至乱吃实验用的粉末,根本管不住,一眼没看到就偷偷舔一口,真的气死我了。科学可以搞,但是别为了搞而搞,逼迫老师进行不合理的创新,出了事算谁的?@留兰香

我一个教数学的,不仅教体育,还教科学。这下好了,数学不仅是体育老师教的,还是科学老师教的。@Dawnie

我们学校为了响应国家培养科技人才的号召,增加科学为期末考试科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重视?但是学校只有一个里面啥材料也没有的实验室,平常我都是自费上课,尽量让孩子们带一些家里能找到的实验材料。但是,学校不重视很多家长也不重视,孩子们自然也不重视,每次一个班只有一半的孩子能把材料带过来。为了激励大家,我自掏腰包给发奖卡、买奖品,但是照样很多孩子不带材料,工作难搞。今年又搞什么科技节,一毛钱不批,天天去垃圾堆里扒拉材料。期末考不好,我们还得挨批评。这工作真的没法儿干。@星晨漫步地球

小学科学,要专职科学老师来上,有用的。带着孩子满校园上课,学会什么是观察,什么是比较,是让好奇心有了路径和方法的科学启蒙,而不是给一篇复习资料背下来考试,尤其是一年级二年级的科学,真的很重要,好学校几乎都是专业科学老师上的,而不是数学老师兼的。@Momo

我自己学的专业是小学科学教育,小学科学如果能学得比较好,或者说对这个感兴趣的学生,上了初高中学理科方面会没那么吃力,并且科学课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而且科学课也有很多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东西,还是很有用的。@朕乃一果汁君

我就是科学教育专业的,其实小学科学不是说非得让学生学会那些知识、掌握某件事物的原理,我觉得大多就是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比如能对某件事物提出新的想法(所谓的创新),还有就是培养将理论运用于生活的能力,还有其他的一些科学技能。总而言之就是为他们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我就是小学时候喜欢上科学,有段时间还立志要当科学家。@62A4AB3E

有的小朋友其实对这些很感兴趣的,之前跟过几个老师做课外研学课程,三四年级的小孩子对动植物知识侃侃而谈,非常感兴趣。这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支持。如果小孩子感兴趣但是没人引导,那也很难继续发展下去。小学开设这些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小孩子学会观察,学会探究的过程。学会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一个思维过程。@小金鱼

我是初中生物老师,初一每年开学都问学生上过科学课没有,几乎一致回答小学没上过,科学课都是语数英和自习。@吃草莓的生物老师

跨学科融合是个好方向。我尝试把科学、数学、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做“校园气象站”项目。但这对教师要求很高,我自己也在不断学习新技能。虽然难,但好消息是,孩子们真的很感兴趣!@蜜思chen

我心中理想的科技教育应是分阶适配、实践主导、跨界融合且去功利化的生态体系,既能满足孩子的探索欲,又能打消家长的顾虑,具体模样如下:

1.课程按龄设阶,让每个阶段都有适配的探索感:低年级用生活化游戏点燃好奇,比如通过积木搭建认知结构原理、用天文观测小游戏感知星空;中高年级开展机器人搭建、科学实验等“做中学”活动,建立跨学科认知;初高中聚焦真实问题,像用编程设计环保监测小程序,或参与小型工程实践,逐步掌握科研方法,契合不同年龄段的认知规律。

2.教学重实践少功利,让兴趣成为核心动力:摒弃单一理论灌输和考级绑架,多采用项目式、探究式教学。比如设“校园智能改造”项目,让学生用AI知识设计考勤或照明系统;还可开编程闯关游戏课,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自然习得技能。评价上用“科技素养数字画像”记录成长,不依赖考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3.资源开放融合,破解师资与设施难题:校内建科技实验室,引入“科学家+教师”的双师课堂,让专家手把手指导实验;校外联动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开放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开展“小小工程师”等体验活动。同时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共享虚拟实验室、前沿课程等数字资源,缩小城乡校际的资源差距。

4.科技与人文交融,培育全面素养:课程中融入科技史、科学家事迹,还引导学生思考科技伦理,比如AI隐私保护、反思AI的利弊等问题。既让学生掌握硬核技能,又培养社会责任感,避免只重技术而忽略人文底蕴,让科技教育真正成为助力孩子全面成长的养分。@Deserty

记者点评

半月谈评论员 艾福梅

在宁夏,一位物理老师把课堂变成了“魔法课”:从隔空喝饮料到一壶倒三酒,从丁烷水火箭到掌心点火,从“翻滚过山车”到“过路涵洞”……抽象的物理知识融入有趣的实验和小游戏中,在欢声笑语中激发了学生们对未知持续探索的好奇心与科学精神。

这样的课堂谁能不爱?

然而,现实中,尽管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但在应试的指挥棒下,一方面往往偏向于知识的记忆和囫囵吞枣式的理解,宝贵的动手实践机会被无限压缩,甚至变成了“讲科学”“背科学”;另一方面,科技教育又常常被简化为“编程课”或者“竞赛培训”,参与者只想以科技为跳板,考取证书、获得竞赛名次,忽略了科学方法、批判性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此外,我国的科技教育还面临巨大的资源鸿沟,当3D打印和无人机飞行等课程成为众多城市学校“标配”时,一些乡村学校的孩子连最基本的实验器材都匮乏,能够给予指导的老师也是凤毛麟角。

当前,世界科技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深远影响前所未有,中小学生的科技教育也提到了更高的高度。前不久,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将通过“构建阶梯式育人体系”“加强前沿科技成果向课程教学资源转化”“改革评价方式”等措施,办好科技教育,“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实践”。

而在学校教育之外,我们的家庭与社会也需扮演好“兴趣守护者”与“资源支持者”的角色。家长并非只有报班一条路可走,更应带孩子观察自然、拆解旧电器、探讨科技新闻,保护珍贵的好奇心。科技馆、企业应开放资源,让学习从教室走向真实世界。

优秀的科技教育,其核心绝非知识的灌输与技能的速成,而是点燃学生心中探究世界的那束火花。当我们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更关注思维而非分数,才能培养出不仅拥有技术,更具备创新自信与终身学习能力的未来公民。

主持人说

还记得小时候偷拆遥控器的快乐吗?那种跃跃欲试的好奇心,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

无论你心中的科技教育是充满趣味的实践课堂,还是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亦或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鼓励孩子们大胆创新,不怕失败,科技教育都不应该是千篇一律,而应该是多元化、个性化的,既能传授知识,又能激发兴趣,正所谓“玩中学、做中悟”。恰当的教育方式不仅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成就感,还能让他们明白:科技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伙伴。科技教育的目标,不是让孩子成为技术专家,而是让他们具备适应未来的能力——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我们在深圳看到小学生用AI识别植物,在成都遇见中学生开发校园防欺凌系统,这些生动的案例都揭示着:真正的科技教育并非培养编程机器,而正在孕育出一个个未来的创新者。科技教育的路还很长,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社会机构,都需要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

你认为科技教育该如何开展?

留言区说说吧

来源:半月谈

策划:苏娅 张子晴

记者:艾福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快报!日本火了彻底火了,170多栋建筑被烧了!

快报!日本火了彻底火了,170多栋建筑被烧了!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19 22:32:44
越南高颜值女子柬埔寨劫狱引关注

越南高颜值女子柬埔寨劫狱引关注

扬子晚报
2025-11-19 22:37:57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影孖看世界
2025-11-16 20:05:08
国台办:已收到上万封举报邮件

国台办:已收到上万封举报邮件

澎湃新闻
2025-11-19 15:00:03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11 00:20:03
知名平台人去楼空,涉案金额或超亿元,CEO被带走

知名平台人去楼空,涉案金额或超亿元,CEO被带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09:57:42
小米汽车炸翻全场,雷军再度封神!

小米汽车炸翻全场,雷军再度封神!

鸣金网
2025-11-19 12:30:41
沙俄让清朝损失的土地,面积达到330万平方公里,如今在哪些国家

沙俄让清朝损失的土地,面积达到330万平方公里,如今在哪些国家

兴趣知识
2025-11-17 15:39:26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艾米手工作品
2025-11-19 00:45:26
李连杰风波后再发声,动作奇怪口音都变了,外媒披露基因疗法

李连杰风波后再发声,动作奇怪口音都变了,外媒披露基因疗法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7 13:59:26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TVB的四小花
2025-10-22 02:25:03
高处坠落事故致1死,上海竣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8.22事故报告公布

高处坠落事故致1死,上海竣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8.22事故报告公布

中国基建报
2025-11-19 15:19:04
世界杯抽签分档确定:西班牙、阿根廷、法国一档

世界杯抽签分档确定:西班牙、阿根廷、法国一档

体坛周报
2025-11-20 00:26:12
戏剧性,裁判如何冷静地制止湖人队东契奇对争议判罚的抱怨

戏剧性,裁判如何冷静地制止湖人队东契奇对争议判罚的抱怨

好火子
2025-11-20 00:35:12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15 11:51:48
吴艳妮在领奖台失声痛哭引热议,网友:夺冠庆祝动作一个也没用上

吴艳妮在领奖台失声痛哭引热议,网友:夺冠庆祝动作一个也没用上

侧身凌空斩
2025-11-19 23:03:03
高市早苗别光在台海问题上嘴炮了,该低头看看日本内政了

高市早苗别光在台海问题上嘴炮了,该低头看看日本内政了

合赞历史
2025-11-19 14:57:21
哈马斯反对安理会通过的加沙决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表态支持

哈马斯反对安理会通过的加沙决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表态支持

土澳的故事
2025-11-18 23:54:09
A股:刚刚,人民日报释放一个明确信号,周四,将迎来关键变盘

A股:刚刚,人民日报释放一个明确信号,周四,将迎来关键变盘

云鹏叙事
2025-11-20 00:00:03
靠农业农村部来解决农民规模性返乡返贫?让城市民营经济重焕活力才是唯一解决之道

靠农业农村部来解决农民规模性返乡返贫?让城市民营经济重焕活力才是唯一解决之道

虎说八道1
2025-11-19 07:04:50
2025-11-20 03:12:49
学申论的谈妹 incentive-icons
学申论的谈妹
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14538文章数 253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事关学生体质强健 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八方面“二十条”举措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健康
数码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艺术要闻

惊呆了!外国画家如何颠覆水浒108将的形象?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数码要闻

猫头鹰黑化版散热器风扇来袭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