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贾跃亭再次登上热搜——他宣布成立第二个债权人信托,加速偿还国内担保债务,并重申“尽责到底,早日回国”。这已是其自2017年乐视债务危机后,第N次高调承诺还债。从“为梦想窒息”到“下周回国”,贾跃亭的承诺与FF的股价一样,始终在“希望与破灭”间反复横跳。
![]()
一、信托还债:画饼还是实质进展?
贾跃亭称,新信托资产来自两部分:
- FF股权激励的50%:其持有的“股东股民First”股份中,50%注入信托,剩余50%继续投入FF的EAI业务;
- 纳斯达克上市公司AIXC股份的50%:该投资本金来自FFGP借款,对应AIXC约7%股权。
- 值得注意的是,AIXC将于北京时间11月21日更名挂牌,贾跃亭将其称为“FFAI+Crypto双向赋能”的关键布局。
质疑点:
- FF当前市值不足1亿美元,股价长期徘徊在1美元左右,股权激励兑现可能性极低;
- AIXC更名后能否扭转FF颓势仍是未知数,此前FF已烧光10亿美元融资,2025年Q1净亏损4380万美元。
![]()
二、八年漂泊:从“老赖”到“创业者标杆”?
贾跃亭自述:“到美国创业已3000多天,无时无刻不想还债回国。”他强调还债是“道义与信念”,并称:
- 美国法下已无债务:2019年通过第一个信托解决美国债务,但国内仍为失信被执行人;
- 法律与信任困境:国内法院数据显示,其未履行债务超102亿元,近期北京金融法院刚恢复执行8.3亿元。
争议焦点:
- 网友翻出旧账:“2017年说‘下周回国’,2025年还在画饼”;
- 法律界人士指出:即使信托资产到位,需中国法院解除出境限制,程序复杂。
![]()
三、FF现状:PPT造车还是逆袭在即?
贾跃亭近期密集宣传FF动态:
- 量产进展:首批FX Super One零部件从上海港发往美国,计划年底试生产;
- 合作与订单:与特斯拉达成充电接口合作,获加州车企100台预订单;
- 资本市场:AIXC更名后或推动FF估值修复,但当前FFGP合伙人公司借款能否转化为实际收益存疑。
行业评价:
- 造车新势力已进入淘汰赛,FF累计交付仅20辆,技术、供应链均落后头部玩家;
- 分析师直言:“FF若想翻身,需年销超10万辆,目前看毫无可能。”
![]()
四、公众态度:从嘲讽到麻木的“狼来了”
社交媒体上,网友反应两极:
- 悲观派:“贾总每次都说破产重组、股权变现,结果呢?”“建议改名‘下周回国贾跃亭’,直接注册商标”;
- 观望派:“信托若真能落地,或能部分清偿债务,但别指望他能全身而退。”
深层矛盾:
- 债权人需在“赌FF翻盘”与“及时止损”间抉择;
- 贾跃亭将个人信誉与FF绑定,但FF的失败已消耗市场耐心。
![]()
结语:创业者的执念与时代的代价
贾跃亭的故事,早已超越个人成败,成为观察中国商业生态的标本:
- 资本游戏的代价:从乐视生态化反到FF造车,其模式始终依赖融资而非盈利;
- 法律与道德的边界:创业者责任如何界定?债权人的权益如何保障?
当贾跃亭第N次喊出“还债回国”,我们不禁想问:这一次,是绝地反击的开始,还是又一次“狼来了”的预演?
![]()
互动话题:你认为贾跃亭能兑现承诺吗?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数据来源:贾跃亭公开信、猫眼专业版、北京金融法院公告、FF官方声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