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立近12年的“信托系”公募北信瑞丰基金迎来重大变局。
11月19日,北信瑞丰基金发布更名公告,自11月17日起,该公司名称由 “北信瑞丰基金”变更为“华银基金”。根据公告,该公司名称变更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同时公司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更换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
对于北信瑞丰基金此次更名,业内普遍将此视为华夏银行入主前的重要信号。此前业内已多次传出华夏银行拟收购该公司的消息,而此次更名同步采用的红色Logo——与华夏银行标志性的“龙形方孔钱”造型一致,进一步强化了市场预期。
迈向“银行系”?
11月19日,北信瑞丰基金公告称,公司名称变更为“华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记者注意到,天天基金平台上,原北信瑞丰基金的财富号名称已同步变更为华银基金,公司Logo也变更为华夏银行的龙形方孔钱图案。
公开资料显示,华银基金(原北信瑞丰基金)成立于2014年3月17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由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与莱州瑞海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分别持股60%和40%。公司注册资本为1.7亿元,主要业务涵盖基金募集、销售及资产管理等领域。
此前,业内一度流传着关于华夏银行收购北信瑞丰基金的传言。今年8月,北信瑞丰基金迎来新任总经理,由华夏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委员、中山分行行长、总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宣学柱担任,这一人事变动进一步引发市场对双方关系的关注。
而随着此次名称与Logo的同步变更,市场普遍将此视为华夏银行即将入主该基金公司的实质性进展。对此,华银基金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回应称:“此次更名主要是基于品牌升级和品牌定位考虑。华夏银行对公司业务开展、渠道拓展以及投研合作方面给予了很多支持,但目前公司与华夏银行还没有股权关系,如果之后有进展我们会及时公告。”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华银基金旗下公募管理规模为207.9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管理规模为202.23亿元,公募总规模行业排名第118名。而在今年二季度末,华银基金的公募总规模仅27.06亿元。这意味着,在获得华夏银行的资源扶持之后,其管理规模在三季度实现约7.5倍增长。
管理层“大换血”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更名前,华银基金刚刚经历了一轮高管更迭。
11月18日,华银基金发布三条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副总经理王乃力、首席信息官魏红生因工作原因离任,赵伟婧新任公司督察长,王博新任公司首席信息官。
履历显示,王博自2004年参加工作,历任北京银行信息技术部职员、中加基金信息技术部副总监、北信瑞丰基金信息技术部总监,在信息技术治理、系统建设与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经验丰富。
赵伟婧于2006年参加工作,曾在北京银行总行营业部、北银金融租赁、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等机构担任风控、法律合规等职务,加入北信瑞丰后负责监察稽核与首席风险官工作,具备基金托管、法律合规及内控稽核等复合背景。
此前,今年8月份,刘彦雷接替夏彬出任华银基金董事长,代任公司督察长;宣学柱接替刘晓玲出任华银基金总经理。
在华银基金完成更名与高管更迭后,其未来发展战略备受市场关注。华银基金向记者表示,立足全新发展起点,管理层已明确将“精品化、市场化、数字化、合规化”作为四大核心战略方向。新管理层上任后,公司在投研结构建设方面着力推动“平台化替代个人化”的转型,同时已完成薪酬与考核体系的修订。在渠道布局方面,一方面深化与传统银行渠道的合作,另一方面强化布局互联网平台。
随着品牌焕新与管理重构逐步落地,华银基金正步入新发展阶段。未来,该公司在战略执行、渠道整合与投研体系转型等方面的实际成效,仍需持续观察。
(作者 陈姗)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
陈姗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 主要关注金融衍生品领域,重点报道期货、大宗商品、租赁、信托等市场动态。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chenshan@eeo.com.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