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以“数字技术促进极地前沿探索”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数字极地大会在腾冲开幕。来自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及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话数字技术赋能极地研究的新路径。
![]()
大会开幕式由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施建成研究员主持。中共腾冲市委书记马子兴到会致辞,向与会人员介绍腾冲市情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衷心希望与会专家学者持续关注腾冲、选择腾冲,让数字极地大会这一高端平台继续扎根腾冲、花开边陲,携手將极边之城打造为科学精神的传承高地、创新火种的燎原热土。
开幕式上,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郭华东院士、科委会主席秦大河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北院冯起院士、国家极地办杨雷、云南大学段兴武等领导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先后致辞,围绕极地科学研究的战略意义与国际合作前景展开交流。
![]()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亮点纷呈。郭华东院士以“全球变化观测:从ABCC到三极对比”为题,分享极区观测技术发展脉络;姚檀栋院士线上解读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深入剖析亚洲水塔失衡的科学新认知。康世昌、程晓等专家分别就冰冻圈致灾效应、极地立体观探测体系建设等主题发言,施建成则聚焦卫星遥感积雪研究的实践应用,展现数字技术在极地研究中的创新突破。
下午的大会上,丁永建、陈显尧、李新武、潘洁、张小红、丁明虎、牟翠翠、张泰华等八位专家学者先后围绕冰冻圈学科体系、北极海洋变暖、地球三极环境对比与关联、GNSS散射遥感技术等前沿议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涵盖极地观测技术、环境变化、数据智能处理等多个核心领域。
![]()
据悉,此次全国数字极地大会为期三天,期间还将通过分会场研讨等形式,进一步探索极区科学研究的新理论与新方法。本次大会以数字极地为核心,搭建起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集中展现我国在极地探测、大数据应用等领域的科研进展,将为推动极地研究数智化转型、深化国际合作提供重要契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