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时节,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万兴乡的群山层林尽染,成片的柿子树上挂满金黄果实,与穿梭林间的山雀构成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近年来,当地村民在丰收时节主动将部分柿子留作鸟群食物,以自然智慧推动人与动物和谐共生,成为乡村振兴中一抹亮丽的底色。
![]()
柿熟雀来,共享自然馈赠
走进万兴乡的温凉山区,柿叶落尽的枝头缀满晶莹透亮的柿子,香甜气息萦绕山野。村民们在秋后采摘九分熟的柿子,经简单捂存后分批处理:一部分自家食用,一部分馈赠亲友,更有一部分特意留在枝头,作为越冬鸟类的“粮仓”。
![]()
视频画面中,两只成鸟围着树梢顶端已熟透的柿子,上下翻飞啄食后,反身再喂给身旁的小鸟;两只小黄鹂鸟吃饱后,躲在树荫下互相梳理着羽毛,一幅温馨的画面尽显眼前。
![]()
“这几年日子红火了,柿子多得吃不完。”东安村松坡村民小组村民杨建锋笑着指向枝头的山雀。“留些给它们,地里的玉米、豌豆反而少被啄食,粮食收成更稳了。”
![]()
生态智慧,涵养护鸟新风
这一做法如今已蔚然成风。据万兴乡林业部门负责人介绍,全乡千余棵柿子树的柿子近年逐渐淡出交易市场,转而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环节。
通过持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村民逐渐形成“留柿引鸟、以鸟护粮”的良性循环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鸟儿吃饱了柿子,便少叨扰庄稼。既减少了农药使用,又守住了粮食收成。”该负责人表示,这种质朴的生态智慧正转化为全乡村民自觉的爱鸟护鸟行动。
![]()
和谐共生,描绘乡村新景
夕阳下,金色的柿子与翩飞的山雀相映成趣,村民们的笑语伴着鸟鸣回荡山间。这份“柿子吃不赢就留给鸟儿”的慷慨,不仅维系了农田生态平衡,更折射出乡村振兴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升华。
![]()
万兴乡的柿子树,如今已不仅是果树,更是串联起村民、鸟群与土地的绿色纽带,书写着“仓廪实而知生态”的现代山村故事。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苏正强 摄影报道
视频制作 苏正强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吕世成 严云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